正文 第336章 爭奪益州(2 / 2)

收複益州後,對徐州影響亦很大,因為益州人口眾多,人口多就需要商品,而徐州生產的商品正好可以輸送到益州,讓益州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豐富起來。

時間飛逝,很快就兩年過去了,這兩年裏曹彰在兗州已經越來越穩定。在司馬懿等人的治理下,兗州元氣漸漸恢複了過來,恢複過來後,曹彰便欲對外用兵。如今兗州周圍多為陶應的地盤,而兗州周圍又有汴京三城和巨野等大城,這些大城都是兗州豪門逃難而去的,席卷了過半兗州的財產,所以曹彰便欲對這些城市下手。一旦攻下了汴京三城,曹彰便有了足夠的軍費和糧餉前去收複北方或者南方的土地。

曹彰將自己的想法跟司馬懿一說,司馬懿卻搖了搖頭。曹彰問司馬懿為何搖頭?司馬懿道如今這幾座城池都已經是重兵把守,兗州在發展,但是彭城發展的更快,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彭城早已不知道裝備上了多麼變態的武器,所以此時若攻徐州之地無異於以卵擊石也!

曹彰又問司馬懿那如今該攻哪裏?司馬懿取出地圖,指了指汝南。汝南郡土地遼闊,最重要的是袁尚這些年驕橫跋扈,百姓過的民不聊生,袁尚又為了生存一心從徐州買裝備,所以最不得民心,不如先取汝南,到時候聯合孫權,定能與陶應一戰。

司馬懿與曹彰獻計之後,曹彰便開始準備南下取汝南郡來。為了麻痹袁尚,曹彰便向孫權上表,表奏袁尚為汝南公。一邊著力升袁尚的官,曹彰又令人出使汝南來穩定袁尚的心,又與其結成聯盟共同抵抗徐州陶應。袁尚甚至自己若不同孫權與曹彰結盟便會被陶應吃點,所以隻能答應。

明著曹彰安撫袁尚,背地裏曹彰卻四處收買袁尚手下將領的人心。公元223年,曹彰出其不意率軍攻打汝南,當司馬懿帶兵席卷了半個汝南時,袁尚才突然反應過來。反應過來後袁尚忙率領兵馬迎戰司馬懿,二人兵馬在固始相遇,一場遭遇戰打下來,袁尚大敗,隻好南下欲求助於孫權。

袁尚兵敗後,手下謀士勸袁尚不如投彭城,畢竟彭城有他的兩個哥哥在,到時候跟彭城王美言幾句,定能收留自己,還有望借助彭城王的勢力來收回汝南。提到彭城王,袁尚不以為意,袁尚言如今彭城王正是最強大的時候,彭城人才輩出,自己去了肯定不得重用,不如南下投孫權。

於是袁尚便領著殘餘兵馬攜帶著自己這麼多年的積蓄南下投了孫權。孫權正在尋求壯大自己的力量,更何況袁尚這樣四世三公的人投靠自己呢?於是孫權便在廬陽收留了袁尚,收留袁尚後孫權便以漢帝的名義下令讓封曹彰為魏王,讓他承襲曹操爵位變得名正言順起來。

司馬懿領兵一直攻下汝南,這才令郭淮鎮守汝南,自己領兵趕緊回了兗州,生怕陶應會趁機來攻打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