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造北宋版黃包車的時候,李民做了很大程度上的修改簡化。比如用木質車輪替代了橡膠輪胎,取消了擋雨的車棚。整個黃包車就是一根車轅加上兩個輪子,再加上一塊有傾角的厚木板與固定在上麵的椅子。整車的工本費用不過三百多文,車子做完,李民突然有了駱駝祥子的感覺。
然而李民的黃包車生意卻沒有想象當中的順利,黃包車周圍永遠都是看的人多坐的人少,所幸的是李民拉車的那幾天裏沒有碰到衙役驅趕和訛詐。
之後李民遇到了潘樓酒店的蔡掌櫃,蔡掌櫃沒有坐上李民的人力車,卻看到李民的人力車正好可以送外賣。
打從唐朝時候起,中國的酒店飯莊就開始經營外賣的業務了。到了宋代,外賣更加流行,上至權貴的百味筵席,下至一般階層的羊湯麵,都能夠招呼店小二送過來。但是送外賣的形式卻不過店小二提著一個不大的食盒撒丫子滿街跑。到了冬天剛出鍋滾燙的熱食送到客人那裏也變涼了,菜品一多酒店飯莊就得雇傭街上幫閑的一塊送,花費了成本不算,還經常出錯。所以身為飯店經理人的蔡掌櫃一見到李民的黃包車就想到了可以用這種輕便的人力運載工具送酒店的外賣吃食。
麵對蔡掌櫃的邀請,李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不說別的,有一份穩定工作就是此刻李民的最大夢想,再說後世的大街上不都是騎著電動車送外賣,送快遞的。幹這行,對於初來乍到的李民來說不吃虧。
古代飯店收夥計規矩大,新來的學徒隻能幹打雜的,沒什麼收入,晚上也隻能打地鋪,熬過幾年才能進大堂或者進廚房,要有二三十年的曆練,才有資格當上獨當一麵的飯店掌櫃,五十多歲依然精明幹練心寬體胖的蔡掌櫃就是如此這般鍛煉出來的。
饒是蔡掌櫃頗為看重李民,也斷不會壞了行當裏幾百年流傳下來的規矩。所以李民也和其他兩個新來的夥計一般待遇。有活的時候送外賣,沒活的時候就在後院當中劈柴火,從天明幹到掌燈時分,晚上和幾個夥計一起在大堂裏打地鋪。閑暇之餘,李民盡可能的多了解一下自己所在的社會環境。
如此這般李民又在潘樓酒店裏呆了半個月,漸漸適應了這種節奏的生活,也與這個九百多年前的社會熟悉起來。
擺脫了王五郎的糾纏,李民拉著黃包車向遠處的燈火通明快步跑去。三月的河南開封還有絲絲涼意,李民衣衫穿得單薄,不覺起了雞皮疙瘩。好在這是今天最後一筆生意,送完了自己就可以回到店裏睡覺了。
其實李民並不太樂意稱呼那個客戶為高相公,前幾次送外賣已經搞清楚了所謂的高相公是何許人也,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殿前司都指揮使(俗稱殿帥)領太尉銜的高俅,當今宋徽宗的足球伴侶兼禁軍首領。
高俅並非《水滸傳》當中虛構的人物,而確實有曆史原型,隻不過曆史記載語焉不詳,故被施耐庵寫入筆下,重新進行塑造。
人說京民三品官,李民不過一個酒店送外賣的,居然也能混進國防部長的官邸。雖然還是那種下人身份,卻讓李民有了更為開闊的見識。
殿帥府距離潘樓酒店也不算太遠,李民花了二十分鍾就來到了殿帥府的後門,站在門邊上就能夠清楚的聽到前院傳來的陣陣鶯聲燕語,好似眼前就是那般花團錦簇,觥籌交錯。
“李二。”後門旁邊的張管事叫住了李民。
李民點了點頭,趕緊提著車轅靠了過去,兩個府裏的小廝一擁而上,掀開保溫的被褥,從黃包車裏取出還熱乎乎的吃食。
“李二,你跟我進府裏結算一下這個月的帳。”張管事仍舊是一副僵硬著麵孔不溫不火的說道,但是挺直的腰板,寬厚的雙手卻不敢讓人有任何放肆。
雖然高太尉不是什麼正途出身的好官,但是府裏的下人卻少有狐假虎威的破落習氣。李民起先還有些奇怪,後來才知道府中不少管事,都頭,虞侯,典目都是老軍人出身,據說有的還上過西夏前線,和黨項橫山步跋子死磕過。出生入死過的人,自然不會有那些庸俗的市井之氣。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