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歌站起來一瘸一拐的走了過去,逢人一打聽,不要緊,一泡稀屎全拉在了褲兜子。
沒錯!確實是越了,從下水道走的。
這世界上,有些事還真的不能以常理度之,有的人買了票坐不上車,有的人沒有票,卻坐過了站。朱歌沒票也沒買票,直接坐到一千八百年開外去了。
東漢!朱歌問了村子裏一位老伯現在的年號後,腦袋瞬間大了一圈兒,按照老爺子說的年號,這應該是東漢末年了。雖然是末年,但TMD的也是東漢啊。
朱歌牛似的噴了口氣,“家裏還有未婚妻啊,自己就這麼不明不白的從下水道來到了東漢,這算逃婚?這回去交待不了啊!”朱歌發愁。
怪月黑風高?罵霧霾罪孽深重?還是應該詛咒那個偷井蓋兒的無良小偷?朱歌想了一圈兒,最後憤怒的隻得出了個讓自己更憤怒的結論,“就TMD的怪自己不長眼,跑那麼快不是自找投胎麼。”
還有可能回去麼,基本沒什麼可能。朱歌腦子嗖嗖的轉,大概估摸了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隻好暫時做了先生存下來,再謀圖尋找穿越時光辦法的戰略性決定。
畢竟做為一個正常人,一個有七情六欲的卻不小心穿越了的正常人,想辦法回到屬於自己的時代,跟自己的親朋好友父母兄弟團聚才是最正常不過的想法。
…………
村落裏的人都善良淳樸,雖然見朱歌渾身打扮奇怪,但還是勉強留他在村子吃住了下來。村民們的生活極其簡樸,每天都隻吃兩餐,每餐隻有兩種食物,一個是用麥粉蒸熟的麥飯,一個就是大白蘿卜。起初幾天朱歌還覺得新鮮,幾天過後,新鮮勁兒一過,朱歌開始受不了。
這天晚上,看著收留自己的阿婆又在清蒸麥飯,朱歌忍不住了,“阿婆,咱又要吃麥飯啊?”
幾日下來,阿婆已經跟朱歌很熟悉了,雖然朱歌跟她說自己來自未來,但阿婆一點兒都不覺得意外,朱歌覺得這個老太太可能沒弄明白什麼叫未來。
阿婆歎了口氣,說道:“啊,不吃麥飯咱還能吃什麼,今年已經是大旱的第三個年頭了,眼看連這麥飯都吃不上咯。”
朱歌這幾日閑著沒事就在村子裏轉悠,一來熟悉這個年代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二來也順道打聽打聽外麵世界的一些情況。
確實如阿婆所言,自漢獻帝劉協繼皇位之後,已經連續三年大旱,黃河以北地區尤為嚴重,哀鴻遍野。阿婆靠祖上的幾畝風水田每年還能收獲一些小麥,但是一年不如一年。連年災荒加上朝政腐敗奸臣橫行,民間聚首起義不斷,其中尤以張角、張梁、張寶為著。阿婆的兩個兒子都已參軍入伍,在災年為家裏減了口糧,但是朱歌的到來,又加重了阿婆家的負擔。
朱歌自己也覺得就這麼吃住在一位素不相識的好心的阿婆家,實在有些過意不去,但是自己猛然跨越了千年,一時間又不知道能在這裏做些什麼才能養活自己,自己最擅長的計算機專業就算再往後推一千年也是沒有用武之地。朱歌一想就發愁。
“阿婆,今天別做麥飯了,我給你蒸饅頭吃。”朱歌覺得這是他眼下唯一能做的事了。
“你說啥?”阿婆放下手中的麥粉,問朱歌道,“啥是饅頭?”
“饅頭,你不知道?就是用麥粉做的那個圓圓的,吃起來很鬆軟的……那個東西。”朱歌一時還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什麼是饅頭。
“你做,我看著。”阿婆也很爽快,她不信自己吃了快一輩子的蒸麥粉還有其他的做法。
“好!那你稍等。”朱歌一擼袖子,把阿婆讓到了一邊兒。
舊瓷盆,撒入麥粉,注水和麵,揉麵團麵,起灶架火,……,朱歌一氣嗬成,將他從自己奶奶那兒學來的十八般廚藝全部使了出來,看的旁邊觀摩的阿婆目瞪口呆,一直在旁嘖嘖稱奇。
半個鍾頭過後,熱氣騰騰的饅頭以其驚世駭俗的橢圓形形象出現在東漢末年的一個未知的小村莊。
朱歌抓出一個饅頭遞給了阿婆,阿婆懷著虔誠的心對著眼前這個冒著熱氣的圓包包咬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口——鬆軟,清香,略帶有淡淡的甜味兒,阿婆憔悴的臉浮上了久違的紅暈。
“咋能這麼好吃!”第一次吃饅頭的阿婆三下五除二解決了一個饅頭,伸手又抓了一個。
“好吃麼,那我教你吧!”朱歌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找到了生存在這個時代的價值。
PS:新書新地兒新氣候,新書上傳,希望各位讀者多多推薦,奔走相告。
——天馬行空5-2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