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洛河支流末端。
為了消滅在洛河猖獗的巨蛇,長孫瑾調動了將近八百人的軍隊,兩千個民工,二十架巨型弩箭,五十架拋石車,並提前準備了無數若幹的巨型石塊,雄黃、硫磺,甚至還有之前被巨蛇攻擊而損壞的幾十艘運輸船。
除此之外,眾人還準備了一種秘密的武器,也是對付巨蛇的終極武器——噬心蟲,這是嘻哈道人在關西時遇到的一種專門咬噬人和動物內髒的毒蟲,被此噬心蟲攻擊者痛苦無量無邊、難以言語描述,如非迫不得已,嘻哈道人也不願用此有損陽壽的毒招。
為了防止噬心蟲外溢對軍、民的傷害,長孫刺史又花巨資購買了無數若幹的白灰。據神丐所說,這種白灰遇水便會翻泡、散熱、凝固,這是對付噬心蟲的絕佳克星——以前神丐在中原北部行走江湖時,見過百姓蓋房子用過此種白灰。
一切準備就緒!
嘻哈道人小心翼翼地將噬心蟲從陶瓷瓶裏逐步挑出,然後將它們封入事先準備好的蠟丸裏,繼而又將這些蠟丸裹在麵團裏,混入飼料裏給家禽等活物吞下。
當巨蛇吞下身有噬心蟲的家禽活物後,兩名胡人利用他們的控蛇術,操控巨蛇來到洛河的一支分流河,此處的河水稍淺,長孫刺史已在四周布下了層層埋伏。
消滅巨蛇的計劃很周全,他們先是利用廢棄的運輸船、巨大的石塊以及硫磺等物,將巨蛇層層困陷在河流中央,以保證吞下噬心蟲的巨蛇不能四處遊動,接下來,他們將白灰全部拋撒到包圍圈內,利用白灰在水中的高溫以及凝固後的白灰,抑製並殺死從巨蛇體內外溢的噬心蟲。
這個計劃完美無缺,是長孫瑾和神丐、嘻哈道人,以及龍清川等人反複推演過後的結論,雖然耗資頗多,卻是目前最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如果順利的話,預計大半天的時辰,他們將會解決掉禍害洛陽將近一年的妖蛇。
他們還樂觀地給這個計劃取了個文雅的名字——泰山壓頂!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巨蛇被兩個胡人趕到洛河外沿時,正在吹著笛子駕馭巨蛇的兩名胡人,忽然口吐白沫,繼而狂性大作,在人群中搖頭擺尾、手舞足蹈。
眾人在一瞬間被他們倆搞懵了,很快神丐便提醒他們倆可能中了毒,回過神的龍清川和吳大財幾乎同時出手,將兩名癲狂的胡人迅速控製住。
這兩個胡人可是這次計劃中的關鍵執行人,萬萬不能有失,長孫刺史焦急地請來洛陽的大夫,疾速為他們二人診治。
根據押送他們的官兵所說,這兩個胡人一路上特別興奮,走一路吃一路,還不停地與圍觀的洛陽百姓打招呼,儼然就像家喻戶曉的俳優。對了,他們跟玩雜耍俳優的關係很密切,一路上還跟他們飲酒逗樂了。
沒了馭蛇人的笛聲驅趕,洛河裏的巨蛇便失去了目標,慢悠悠地晃蕩,甚至是停止不前。
長孫瑾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如果原先的計劃不能有效實施,任由巨蛇肆意地東遊西竄,勢必會對洛河沿岸、甚至洛陽的百姓帶來極大隱患,更何況,如若巨蛇腹中的噬心蟲外溢,那這隻毫不起眼的噬心蟲的破壞力更加恐怖。
此時吳大財自告奮勇地站出來,他願意試試三天就學會的馭蛇術,他認為活人總不能被尿給逼死,興許他吳大財會成為這次行動的關鍵英雄。
吳大財的笛聲同樣地雜亂無章、刺耳難聞,但至少洛河裏的那條巨蛇有反應了,那條蛇居然調轉蛇頭往後遊了幾丈。龍清川趕緊提醒吳大財,目標是將巨蛇沿著洛河向前驅趕,而不是讓它退著回蛇窩。吳大財甩了甩頭上的一把汗,說他又何嚐不知,隻是他明明是將巨蛇往前方驅趕的呀。
爾後,吳大財忽然靈機一動,既然這條蛇倒著往回走,那他何不嚐試下轉過身子,反方向吹奏笛子了,說不定會有奇效。
說幹就幹,吳大財又重新做了一次嚐試,結果令人啼笑皆非——這條巨蛇竟然躍出水麵,就跟那鯉魚跳龍門似的,在空中劃了一道完美的弧線後,又重重地摔落到洛河裏。
這次出乎意料之外的舉動,竟然獲得了沿岸圍觀軍民的陣陣掌聲,不明真相的他們以為是在“耍蛇”了,有人甚至扯著嗓子高呼“再來一個!”
吳大財的臉色煞白,顯然這條巨蛇不在他的控製之中,他三天學來的馭蛇術不是那麼完美。但他不甘心在大庭廣眾之下出醜,於是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將馭蛇術的音律倒著吹一次,興許機會總是青睞堅持不懈的人了。
奇跡並沒有出現,那條巨蛇並沒有如他所願,反而昂著頭慢悠悠地遊上了岸,“絲絲”地不停吐著信,兩隻燈籠大的眼睛冒著綠光,死死地盯著洛河岸邊的上千人,似乎這些人遲早都是它的腹中之餐。
吳大財終於無計可施,他已經確定那兩個狡猾的胡人,根本沒有傳授給他真正的馭蛇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