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豪強的勢力滲透進入中央,直到控製中央,是必然的。他們有地、有人、有錢,大部分甚至還有自己的武裝,無論是為了麵子,還是為了更大的實惠,他們都希望在更大的空間施展拳腳。因此,越來越多的地方豪強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子弟成為孝廉,然後混入中央,成為高官。
這樣,地方豪強就成為了更厲害的家族,他們在地方上有家產,在中央裏又有人做官,他們龐大的家產,可以用來資助他們的家族子弟世世代代做官,而世世代代做官,又幫他們弄來更多家產,這種黑白通吃、上下通神的家族,學名就叫名門望族。也可以說,地方豪強是名門望族的初級階段,名門望族是地方豪強的升級版,從本質上來說,他們是一樣的,都是地頭蛇。
在地方豪強和名門望族的控製下,從中央到各個地方,都逐漸形成了公認的大家族,他們像輪流做莊一樣輪流做官,而平民就算費盡了千辛萬苦學到文化,還是難以平地一聲雷進入官場,改變自己的命運。
可能各位會想:不能通過考試去當官兒嗎?
開玩笑您哪,小老百姓大規模的憑考試去當官的情況,在幾百年以後的隋朝才會出現的。
說白了,什麼丞相、將軍、刺史、太守,都是少數幾家兒的專門買賣。
有了這麼一群官兒來支撐,您覺得這樣的政府能好得了嗎?
到了東漢末年,國家已經被這些比黑社會還霸道、比吸血鬼還貪婪的職業流氓們折騰的奄奄一息。由於連續不斷的天災人禍(個人認為其實就是人禍),東漢中央政府終於在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和比農民起義還要激烈的內部鬥爭中轟然崩塌。之後就是中國最混亂的一段時期之一,東漢末年軍閥混戰。這個時期,伴隨著老百姓過半死亡的同時,中國由南至北,打得一團亂麻,簡直都到了有槍就是草頭王,有幾把菜刀就敢當土匪的程度。
可是曆史規律一再告誡我們,想統一中國,可是不能隻靠槍炮和菜刀。當然,你剛混起來的時候可以隻靠菜刀,然後為了打勝仗,就要換長槍、軍馬,到了有好幾個城池的時候,光靠會砍人的大老粗還是不行,必須還得靠有管理經驗的知識分子。
當時最受歡迎的知識分子,還得首推那些名門望族的大爺們,因為他們不光有知識,還世世代代都做官,在地方上又有權有勢,得到了他們,就等於同時得到了謀略上、政治上、經濟上、地盤上的幫手。實際上,像曹操、劉備、孫權等這些知名的英雄們,無一不是大量的招攬名門望族裏的知名人士,對知名人士尊敬有加,甚至名門望族得罪了他們也盡量寬容對待。更何況,東漢末年最著名的幾個軍閥,像人家統一黃河以北的袁紹、過了一回皇帝癮的袁術、占據湖南湖北的劉表、割據四川的劉焉劉璋父子,本身就是名門望族甚至是皇族出身。
東漢末年混戰結束以後,剩下了三家軍閥:曹操、劉備、孫權,而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其實並不是他們的,他們隻是為名門望族們重新順利而悠閑的做官掃清了道路,這些浴血奮戰的英雄們,最終在實際上,成了他們占領地各色名門望族和地方豪強的盟主和代言人。
最終,英雄的事業被普通人組成的利益聯盟全盤接收,當時實力最強大的曹操集團,反而首先和名門望族們達成了妥協:為了更好的保護名門望族把當官作為一種家族行業,為了更緊密的吸收和團結勢力強大的名門望族同胞們,東漢末年最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魏帝國的實際建立者曹操的兒子曹丕,在老爹死的當年,出台了九品中正製(又叫九品官人法),正式確立了名門望族們壟斷國家官職的特權,名門望族這個階層也最終正式的被官方以法律形式得以承認,成為士族。
有了九品中正製保證的士族,逐漸的利用這種政治製度控製了國家的最高權力,最終從後台轉到了前台,由皇帝重要助手的角色變成了皇帝。
而使士族最終轉入前台的猛人,就是西晉的實際開國者司馬懿。司馬懿這個老猛人死了以後,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兩個大猛人繼續積極架空皇帝,在這期間還順便滅掉了蜀國。到了他的孫子小猛人司馬炎的時候,幹脆把已經說話不算數的魏國皇帝一腳踢出去,自己單幹做了皇帝。
這位小猛人司馬炎,趁著吳國出現中國曆史上最無人性的皇帝之一孫皓,導致吳國士族和東吳皇族決裂的大好機會,一舉滅掉了吳國,統一了中國。
如果您看的是三國演義,恭喜您,這簡直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結局啊,中國人民從此走上了統一與和平發展的道路,從此幸福的生活下去。
然而曆史不是演義,除非人類滅亡,曆史是沒有結局的。
三國之後,是西晉王朝。
中國曆史上最為混亂、黑暗、瘋狂、短命的統一王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