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雖然過去,但曹操仍然驚魂未定,總是難以忘記許昌以南一起背叛的場景,晚年的他,猜忌多疑而且有仇必報,為了確保中原的安定,曹操認為,應該把許昌以南的所有百姓全部遷走。
這是一項荒唐透頂的規劃,如果真的實施,立刻就會再次引起大規模的動亂。因為關羽事件已經表明,曹操雖然貌似強大,但他並不是那麼得人心,即使他統治中原已經將近二十年,希望變天的人仍然很多。如果強行遷移,無異於火上澆油,恐怕劉備、孫權還沒打過來,中原就已經再次暴發起義了。
在這個時候,司馬懿又出現了,他對曹操說:“荊州這裏的人民風彪悍,容易搞事兒還不容易安撫。關羽被擊敗以後,各種心懷叵測的人仍然躲在暗處觀望,如果不論是否無辜都一律遷走,不僅傷害了平民的心,也讓那些隱藏在平民裏的壞人再次作惡。”曹操不愧是一個傑出的領袖,雖然經常犯渾,但隻要一聽到正確的意見,立刻就能改正過來。在官方的安撫之下,老百姓很快擺脫了大戰亂帶來的動蕩,很多當初因為起事而逃跑的人,也都陸陸續續回到家鄉,重新做起正常人的生活了。
根據《晉書》記載,曹操雖然重用司馬懿,可是對他總是非常防範,甚至幾次都想要殺掉他。說起原因來,就是擅於觀察人的曹操發現司馬懿的誌向過大、能力過強,漸漸就對他心存戒心。後來有人造謠,說司馬懿走路回頭的樣子很像一頭狼,隻轉腦袋不轉身子。那狼是什麼東西呢?曆來是象征殘忍、狡詐、沒良心的動物。說司馬懿是狼,明顯就是害他。曹操聽說以後,還專門把司馬懿叫來,讓他走路的時候回一下頭,結果司馬懿果真就像狼一樣,身子衝前,隻轉過個腦袋看著曹操。其實我個人認為,這隻能說明司馬懿脖子長,並不能說明其它問題,可關鍵是曹操從此就相信了司馬懿不是個好東西。
據說到了後來,曹操又夢到了三匹馬在一個槽裏吃草,古人認為夢能預示未來,曹操認為這個夢裏的馬就是司馬懿,草就是曹的意思,這不就是司馬懿將要吃掉曹家的意思馬?曹操對他的繼承人曹丕說,司馬懿恐怕不甘心隻做大臣,將來咱們的基業恐怕要會在他手裏。司馬懿把曹丕伺候的很舒服,曹丕就總是給司馬懿說好話,而司馬懿自己本身就很小心謹慎、勤勤懇懇,曹操對他的態度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實際上,我倒認為曹操非常重用和信任司馬懿。司馬懿的老爸司馬防,就是曹操的老上司,而他的大哥司馬朗,又是曹操非常器重的封疆大吏。在曹操時代,司馬懿大部分時間都跟在曹操的身邊,像曹操這麼猜忌人的人,如果把司馬懿看做是個禍害,又怎麼會一直讓他呆在自己身邊,並且對他的意見那麼重視呢?而且最能看出曹操喜歡司馬懿的一件事兒,就是他讓司馬懿一直跟隨繼承人曹丕混事兒,如果曹操敵視司馬懿,又怎麼會把自己的兒子交給他呢?
曹操死的時候,司馬懿隻有41歲,這種年齡差距,相當於老子輩兒和兒子輩兒,對於擁有許多優秀人才的曹操來說,司馬懿年齡相對年輕、加入時間又晚、加入態度又不積極,所以不管是他的經驗能力也好、還是資曆人望也罷,都不可能在曹操這個時代就超越那麼多優秀的老前輩們。而且,曹操手下又那麼多的人才,也不可能單單對當時還算是老小夥兒的司馬懿那麼重視甚至忌憚。《晉書》因為寫的是司馬家族,所以難免吹噓了一下司馬懿,弄得他好像是多麼了不得的人物,連曹操都把他放在眼裏不敢拔出來。
曹操在他的人生後期,先後殺掉和罷黜了很多大臣,說起根本原因,其實是這些人或明或暗的不支持他走到最後一步,篡奪漢朝的江山。雖然說全靠曹操,漢朝的那張皮才又勉強的掛了將近三十年,但很多曹操手下的大臣,卻仍然對漢朝念念不忘,當然,也可能確實是有感情,也可能是利用支持漢朝的名義來反對曹操。在這個時候,司馬懿卻明確的支持曹操稱帝,雖然曹操因為各種原因一笑而過,但他已經在心裏把司馬懿劃入親信的陣營裏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曹操把司馬懿介紹給了他事業的繼承人曹丕,正是借助曹操的恩惠,司馬懿才有機會成為曹丕的親信,成為了誰都不敢小看的、一顆耀眼的政治新星。
關羽事件,耗盡了曹操最後一絲精力,在關羽死後不到兩個月的公元220年1月23日,這位左右中國形勢長達三十年的絕世英雄,就在洛陽與世長辭了。曹操時代結束不久,他的繼承人曹丕就把漢獻帝趕下了台,自己當上了皇帝,之後,劉備、孫權先後稱帝稱王,司馬家族也隨著他的鐵上司曹丕,正式步入了三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