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基本各有輸贏。贏得也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勝利的小國家,希望無名道人將鬼魂收回。
因為戰爭已經結束了。收回沒有靈智的鬼魂不是易事,需要用無數的祭品安慰。這之中的祭品,我們不得而知。
資源動人心魄,權利也是。有人想效仿小國家,誠心祈求。
又要生靈塗炭,好在無名道人已不得所蹤。
無名道人的出現永遠伴隨著生命的逝去。
最近收到的故事到這就結束了。
宋平生和宋子元等先生平緩些,上前詢問。
“苗族?距離這百裏的苗族?”說書先生舉起水杯又放下。
是苗慧慧一家不惜走上百裏也要離開的苗族。
看來先生有些印象,不知道是什麼故事。或許跟苗五娘有關,又或許就是她的生平。
先生聽到我們問有什麼故事發生在那。搖搖頭,緩緩開口;“不算是,更像是一個風俗。”
風俗?看我們有些疑惑,似乎在想這世界如此之大。不同的風俗很多,但是為什麼會流傳至此。
原來這個風俗一半人羨慕,另一半人不屑一顧。
挺離奇的,在苗族有一個節日,家中有成年的姑娘都需要出門逛。
為了方便相看。不是說雙方看對眼就可以。而是男方看對眼就可以不顧對方的反抗,強行帶回家成婚。
啊這!怎麼會有這麼惡心的事情。人也天差地別。
那如果女方有心上人?那也做不的數,除非對方也願意。不然就認命。那是所有人都可以去參加嗎?
不是的,隻有當地的人。愚昧封建的人生活在一起,隻會更加愚昧不堪。
不過按照苗慧慧一家來看,好像金錢的力量也是可以阻止的。
苗盼娣就是沒有和同鄉人一起。莫非這就是他們離開的原因?
苗慧慧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小姑娘,誰看了不說一句果然是爹娘的小寶貝。吃穿用度都是在家中數一數二的。
那把這件事安在苗五娘上?那還有一些想不通。明明他們自己挑選女婿,可以更好的拿捏這對小夫妻。讓苗五娘作為賺錢工具,一直趴在她的身上吸血。
她後來得到夫家對其也不好,不然為什麼賺錢的手指成了那般模樣。
總感覺遺忘了一些,明明線索已經開始有交集了。
宋子元和宋平生一直在交流。順帶也和先生一起。他見識的書籍更多,知道的麵更廣,思路廣的呀!
當然還是用寫小說的法子。說小說現在不連貫。以縣城裏麵銀子失蹤為引子的小說。
先生竟然很感興趣,認真的聽他們交流。
人多力量大,人多腦子好使。
先生說其實很簡單,人這一輩子都圍繞著銀子而活。刺繡是為了銀子,嫁人後婆家娘家爭吵也是為了銀子。
銀子已經成為她的執念,繞不開的執念。尋常百姓的生活比較拮據,這也就是為什麼她收手快,數量不多。目標也都是那些富貴人家。
宋子元和宋平生解開腰間的荷包,拿給先生看。向其描述苗五娘的繡工。
“如果是按照你們說的。這繡工確實值錢。後期手指就有些離奇。”先生看了看荷包,回想了一下東市相同的繡工的價格。
先生想起什麼,他讓宋平生在描述一下他們想象中小說人物苗五娘的樣貌年齡等。
聽著描述,在腦邊幻想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