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刺史府,議事庭內。
劉表跪坐於主座之上,看向庭下眾多文武將才,心中不禁有些自得,嘴角也帶起了一絲微笑。但此時腦中又想到昨日那不速之客的話語,心下一動,瞟向蔡瑁,眼神也有些深邃了。
蔡瑁此時低頭想著昨日之事,對劉表眼光的注視毫無所知,神色也是變換不停。他心中此時正天人交戰,也顧不得此舉多麼失禮了。
昨日擊掌結盟之後,蒯良與他提了那五條計策,每條都有其的道理。但其中好幾條計策都頗為凶險,讓他心中還是有些擔心,怕若是實行之後,會有變數,所以此時心中也是猶豫不決。
劉表見蔡瑁低頭沉思,絲毫沒有覺察到自己的目光,心下有些惱怒,心中暗道“看來昨日那女子說的確有其事了。這蔡徳珪果然有些異樣,昨日蒯良也從遠處匆匆歸來,現在看來,似乎確有事情發生啊。哼,若是讓我掌握你等私下聯結之實,必讓你等好看!”
劉表心下惱怒,麵上卻無絲毫表露,輕聲咳了一聲,說道“眾位,此次荊襄平定,可謂全賴眾位將士一心,群策群力,表才可如此迅速平定叛亂,在此表也要多謝眾位不吝相助之情”
說完,劉表站了起來向四下一鞠,庭下各位文武也不敢怠慢,紛紛回禮。蔡瑁此時也早已反應過來,連同其他文武都趕忙還禮,連說不敢。
劉表拜完,重又跪坐下來,沉聲道“各位勞苦功高,表這一拜乃是為了百姓,此拜眾位卻是理應受得。今日堂下眾人,皆是吾之股肱之臣,今日在此,表征召各位前來,也是為了荊襄之後的治理,百姓之安居,共商良策”
說完,看向了一旁神情坦然的蔡瑁,麵帶微笑說道“蔡將軍為此次平叛可謂居功至偉,麾下軍士在其指揮之下也是捷報頻傳,立下了赫赫戰功,實乃吾之臂膀也”
庭下文武紛紛附和,為蔡瑁大頌讚歌,說的蔡瑁統兵之能天下少有,地上無雙,就差比肩孫武吳起了。
唯獨蒯越蒯良在其位置之上毫無反應,既不讚成也不反對,就如老僧入定一般。
此時降將張虎站了出來,對蔡瑁恭敬一鞠,麵帶諂媚說道“蔡將軍統兵之能確是高明,我張虎當初不懼他人,唯懼蔡將軍,這不,蔡將軍大將一到,我也隻好開門投降了”
蔡瑁麵色一變,眼神望向劉表,卻看不出其臉上的喜怒,心中暗罵張虎此人太不會說話,此語一出,卻是將劉表置於何地啊。
急忙出列,拱手向四下作了個揖,沉聲道“蔡瑁何德何能,不敢當此謬讚。此次之功,全賴三軍用命,張虎將軍改投我主,卻也是靠得異度三寸不爛之舌罷了,除此之外,還賴……”
蔡瑁還未說完,另一位降將陳生便站了出來,嘿嘿一笑,也附和道“蔡將軍不可過謙,我與張虎平日喝酒,評價這荊襄英雄,論統兵之能,蔡將軍可算是無人能比啊”說完,便和張虎對了個眼色,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陳生和這張虎均是降將,將來若在軍中任職,自然想要討好蔡瑁,蔡瑁乃是堂堂統兵大將,此時討好一番,此後也好相處。
“是啊是啊,蔡將軍不可過謙”“荊襄七郡之地,今後可托付給蔡將軍駐守了”“有蔡將軍,卻又何愁宵小縱橫啊”庭下文武絲毫沒有注意到蔡瑁已變得鐵青的麵色,開始新一波的讚頌之勢。
蔡瑁此時後背已是冷汗淋淋,他根本不敢回頭看向劉表,但卻能清晰的感覺到後背那一道如同實質的目光正遙遙望向他,仿佛要將他吞噬似的,心中不禁暗暗叫苦。
蔡瑁正要再次推脫之時,蒯良卻站了出來,看向四下喜笑開顏的文武,沉聲喝道“各位心中還念得誰是你等之主乎?”
說完,回身拜倒在地,躬身說道“主公,此次蔡將軍雖有功於平亂,可算勞苦功高,但此刻叛亂已平,各郡之中卻有餘孽,再集兵於一處卻是頗為不妥。”
劉表跪坐於位置之上,麵色不變,心中卻頗為疑惑,心中暗道“此事卻是為何?難道昨日這三人有了間隙不成。”目光也在蒯氏兩兄弟與蔡瑁之間不斷移動,若有所思,隻是不語。
此時,蒯越也是站了出來,目光直視向低著頭麵色變幻的蔡瑁,冷笑道“蔡將軍,這個建議不知你意下如何啊?”見蔡瑁還是不語,一聲冷笑,接著說道“莫不是蔡將軍自視頗高,勢要將這軍隊之權,握在手中不願放手了?”
庭下文武早已安靜下來,看今日的情景,劉表必然站在這蒯氏兄弟一邊了,此時再為蔡瑁歌功頌德,乃是將其往死路上再推那麼一把了,若是自己再不閉嘴,怕是也要慘遭奪權之禍了。
陳生和張虎此時對視一眼,暗自苦笑,他們算是知道自己今天拍馬屁拍到了這馬腿之上,真是晦氣。
劉表的神色業已變冷,看向蔡瑁的眼神也開始有些不善了起來。
蔡瑁咬了咬牙,望向蒯氏兄弟的眼神已是頗為憤懣,轉身向劉表拜倒,沉聲說道“主公明察,屬下絕無貪戀權勢之心,請主公明察,若是屬下有此心,來日必死於刀劍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