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仁繼續聲淚俱下道:“丞相,家父當年偶見丞相風采,念念不忘,常對我說,諸葛丞相學究天人,胸懷豁達,乃是人中龍鳳,前後千年無人可及。下官本來不怎麼相信,但是如今一見丞相,就覺得家父說的還不夠,丞相您就像天空的太陽,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我相信諸位謀士、將軍也是這樣想的!各位,你們說是不是?”這廝已然泣不成聲,但是沒有一點眼淚,隻是低著頭,別人看不到罷了。
在座的謀士、將軍一聽這問話臉都綠了,心道你拍馬屁就拍馬屁,還帶上我們做什麼?但是還能說啥?難道說不是?那不是找抽麼,隻能一個個幹笑著說“諸葛丞相那是我蜀國良才”“丞相肯定不是凡人”等等等等,這馬屁拍的比李劍仁還狠。
李劍仁卻嘿嘿而笑。心道,還拉不了你們下水?諸葛亮睿智一生,什麼馬屁恭維全部免疫,可是我先說就是真心,你們後說就是跟風,諸葛亮怎麼想,還不是一目了然?不過這下貌似把這一群人都得罪了,嘿嘿,沒關係,都是些小蝦米,誰巴結誰還不一定呢。
這些將軍、謀士還在盤算著怎麼給李劍仁下馬威呢,現在卻被李劍仁算計了,一個個恨不得把他活扒了,隻是現在冒頭,諸葛亮指不定把他拍下去。隻能一個個默默的在心裏,把李劍仁恨的咬牙切齒。
諸葛亮依舊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羽扇輕搖,臉上還是那一副悠然之色,隻是心裏卻算計開了,這些個將軍、謀士一天不好好想想怎麼強大蜀國,光在這裏拍馬屁。看看人家這李恢後人,頗有乃父之風啊,我喜歡。
諸葛亮道:"原來是功臣後人,這卻是我們疏忽,讓功臣受了委屈。還望令尊見諒。嗯,李劍仁是李恢後人,又在新城郡之戰中立下大功,參將卻是委屈了,這樣,你以後跟在我身邊,做個謀士吧。”這諸葛亮確實偏心了,別看這謀士沒什麼實權,可架不住在諸葛亮旁邊啊,這耳邊風吹吹,就可能決定多少人的生死。
諸葛亮這話一出,所有人吃了一驚,這也太那啥了吧,剛來就成親信了?許多將軍站起來就要說話,諸葛亮手一擺道:“大家先不用恭喜我們的李謀士,現在先談正事,關於如何出兵的問題,大家有什麼意見都商議下吧。”
下麵將軍、謀士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諸葛亮淡然的看著這烏煙瘴氣,轉頭看了看李劍仁這位新謀士,卻看見人家坐在那老神在在,雙眼微瞌,入定去了。諸葛亮眼神中閃過一絲異樣,嘴角掀起笑意,看了一眼那些將軍、謀士,也閉目養神去了。
眾人討論了 1ff8 一陣,見諸葛丞相似乎入定去了,聲音漸漸低下來。馬謖站起來抱拳道:“丞相,屬下以為,兵出祁山,以斜穀誘敵可。隻需給我三萬精兵,我便能拿下隴上,整個西北盡入囊中。”
諸葛亮眉頭動了動,睜開眼睛看著馬謖,示意他繼續說下去,馬謖受了鼓舞,更是大聲道:“現在東吳與魏國大戰一觸即發,我們正好趁魏國無法西顧之機,出兵祁山,此乃天賜良機!”
諸葛亮笑了笑,又看向其他人。其他將軍、謀士裝作一副低頭商議的樣子,唯有魏延道:“丞相,屬下以為,如此良機之下,若僅僅是拿下西北蠻荒之地,恐怕得不償失。現如今魏軍被牽製,我們應該想辦法獲得更大的戰果。”
馬謖見魏延反對他的意見,冷哼一聲,道:“不知道魏將軍有何高見?以我軍兵力,最多隻能拿下隴上,然後在各關口防禦,方能紮穩,難道魏將軍還有更好的辦法?”
魏延不理他,對諸葛亮抱拳道:“丞相,屬下曾派斥候探測過終南山各穀道,以及關中各城太守縣令有過了解,現如今長安太守乃是夏侯楙,這夏侯楙沒什麼本事,不過靠著關係在長安掛個職而已,並且長安的守軍很少。屬下以為,可著五千精兵、五千糧草兵,突襲長安城,必定一戰得定。而城鄉則出斜穀,過陳倉、扶風等,一路摧拔,會合於長安,然後合力攻下潼關,則關中可定。”
諸葛亮皺眉道:“魏將軍,子午穀我知道,但是這子午穀崎嶇難行,深淵高山橫行其中,恐過於危險,損失會太大,而魏軍守城。兵力不下一萬,五千如何能奪?魏將軍此計過於冒險,還是馬謖建議較為穩妥,與我心中所想謀和!”
魏延急忙道:“可是,丞相,隴上險要不足以抵擋魏國大軍,出祁山恐為無用之功,還望丞相三思。出兵子午穀雖然凶險,但是若是不博一次,我蜀國想要拿下中原必定耗時日久,常年戰爭,百姓民不聊生,於社稷不利!”
諸葛亮微微搖頭道:“容我思考一番。諸位將軍有何意見一並說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