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燮此時心喜若狂,恨不得手舞腳蹈之,一時也沒有注意到好友失態,隻顧大笑,旁邊看到自己高中的士子也無一不是興高彩烈,沒中的士子有的沮喪著頭扭頭就走,有的卻是號啕大哭起來,不過,高興的人少,失望的人卻多。
“快,前麵的人快讓開!”停不了多久,後麵的士子已經大叫起來,拚命往前擠,朱燮和劉元進兩人很快被擠到一邊,此時朱燮才發現劉元進沮喪的麵容,不由問道:“劉兄,你待在這兒幹什麼,還不去那邊明經科查一查有沒有你的名字?”
“什麼,剛才不是明經科?”劉元進又驚又喜的問道。
“劉兄,你糊塗了吧,我考的可是明法科,上麵有我的名子,又怎麼會是明經科?”
劉元進心中又湧起希望,往另一邊人最多處擠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來到榜單前,果然,榜單最上麵標明了一行字,明經科錄用士子八十名。他強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細細的一個個名子往下找,任由後麵的士子怎麼向前擠,劉元進都占著位置巋然不動。
“劉元進,第六十八名。”他眼睛死死的盯著這一行字,心中狂喜,幾欲大哭出聲。
“怎麼樣,怎麼樣。”等劉元進從人群裏出來時,朱燮連忙發問,他並沒有陪劉元進一起擠進去。
“中了,第六十八名,明經科取八十人。”盡管劉元進心中一再告戒自己坦然,隻是說完,話到最後還是免不了流露出喜色。
朱燮用力的抱住了劉遠進的肩膀,絲毫顧忌周圍人的目光,大笑起來:“哈哈,劉兄,你真行,聽說報考明經科的士子足有萬人,你這個六十八名可比我的四十九名強多,差一點我就要落選,走,咱們不醉不休。”
“走,咱們卻四海……不,到長樂樓大吃大喝一番,不醉不歸。”劉元進也爽快起來。
兩人興高彩烈的離群而去,絲毫沒有注意到背後一雙忌狠的眼睛看著他們。
“哼,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中了兩個名額嗎,比起我揚州劉家來又算得了什麼?”劉士啟狠狠的啐道,想起三人一路同行,兩人吃住都是用自己的,劉士啟心中更是不平,卻忘了,當初完全是他以老鄉之情強拉住兩人,否則兩人早已和他分離。
放榜之後,那些榜上有名的士子都興高彩烈的繼續留在京城,等待著官府對他們的征詔,而失意的士子剛開始陸續回家,有些家中殷富的士子則幹脆留在京城,等待三年後的再次大考。
隻是一條消息的迅速留傳卻讓那些欲回家的士子留住腳步:這次科考有人造假,考前試題就已經泄露,隻是京兆府和暗衣衛卻聯合起來欺騙皇上,讓皇上下旨,用已經泄漏的試題考試,其榜上之人,許多就是靠花錢事先買到了考題。
早在考前,就有不少士子就接觸到過賣考題之人,當時大家半信半疑,不過,隨著皇榜的公告,事情迅速平息下來,如今又重新流傳起來,並迅速傳遍各個士子耳中,是因為這條流言指明了各科榜上哪個,哪個士子是花錢買到考題,有名有姓,加上許多自我感覺良好的士子卻沒有錄取,士子們心中的不平迅速被攛起。
“重考!重考!重考!”貢院外又一次圍滿了士子,這一次,他們即不是要考試,也不是要看榜單,則是要推翻前次科考的結果。
貢院的大門緊閉,裏麵的官員急得團團轉,一個個溜到徐德言麵前,問道:“大人,怎麼辦,怎麼辦?”
徐德言一陣頭痛,漢朝時就有太學生因為朝庭處置不公而鬧事,當時隻有幾百人,卻掀起黨錮之禍,而現在卻是近萬人,他們被人唆使起來,卻是為自己的權力而爭。
京兆府也是亂成一團,擔任京兆尹之職八年來,屈突蓋頭一次感到棘手。
“大人,要不派出衙役將他們驅散得了,數千人圍著貢院,如何了得?”一名幕僚建議道。
“胡說八道,你這置大人名聲於何地,難道想讓大人的名聲遺臭千年不成。”另一名幕僚大聲反駁。(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