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渾最終還是沒有勇氣反抗,乖乖的命令部下打開大門,任由禁衛軍湧了進來。這讓準備了許久的麥鐵杖,劉虎等稍稍鬱悶了一下。不過,他們卻沒有任何遲疑的發布著各項命令,很快,看似固若金湯的李府便全部解除了反抗的力量,這充分說明,無論多麼強大的世家在麵對皇權時都是脆弱的。
抓捕李善衡的行動也沒有費多大力氣,一天之內,一直有大隋第一世家之稱的申國公府就倒下了,除了仆役外,整個李氏家族有數百人被關進了監獄,許多仆役見到家主被抓,也猶如樹倒彌猴散,走了一個幹淨。
李渾叔侄三人被抓捕,在京城引起的震動可想而知,許多官員聽到這個消息時頭一個反應便是不相信,待確定之後,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明白從此以後,京城恐怕有一段時間要不平靜了。許多謹慎一點的官員馬上打定主意,這段時間低調做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皇帝抓捕李渾、李敏、李善衡的理由很明確,收賣考官,故意泄露考題,陰謀在皇宮內縱火,製造流言,引發士子圍攻貢院,楊勇並沒有給李渾叔侄暗中增加什麼罪名,僅有這三條罪名就夠了。
若是後世,隨便一條罪名足夠抄家滅族了,隻是現在因為科舉剛剛開始,百官對於泄露考題之事,或許看得不會太嚴重,但製造流言引發士子圍攻貢院和陰謀在皇宮縱火這兩條罪名怎麼也輕不了,自古以來引發流言都是極其嚴重的事件,在皇宮縱火更是與謀逆無異。
一直以來,暗衣衛都查不出考題是如何泄露的,直到將李渾叔侄三人收監後才知道了原因,原來早在出試卷的官員入宮前,李渾叔侄就將出題的數名官員收賣,題目確定之後,幾名官員將所考試題寫在小木板上,放入水中,順著宮中的下水道流出宮外,再由人在宮外拾取。
這個方法簡單易用,而且極易讓人忽視,皇宮中的下水道為了防止人潛入,裏麵都安裝了數重鐵柵欄,隻是卻也不能阻止削好的薄木板流走,否則雜物會經常把下水道堵住,楊勇接到這個消息,隻能苦笑,這個漏洞連彌補也沒有辦法彌補,隻能吸取教訓,以後要保持隱秘,必須將人安排在沒有下水道的地方。
雖然李渾犯下如此大的罪行,但是為李渾求情的人也有不少,畢竟李渾最終懸崖勒馬,沒有起兵抗拒,其中就包括一些象高潁、蘇威、李德林這樣的老臣,楊勇可以不買其他人麵子,對於這些老臣總要留下臉麵,最終李氏家族斬了李渾、李敏、李善衡三人,其餘人全部被判流放呂宋。
對於李渾叔侄三人,楊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赦免他們的死罪,楊勇要用他們的鮮血來警告那些暗中還對科舉有抵製的世家,行科舉已是大勢所趨,無論是誰敢阻擋,皇帝都會決心鏟除。
呂宋島眼下是大隋海軍所能到達的最遠島嶼,島上森林密布,隻有一些土人活動,此時並沒有形成國家,隻是以部落活動。
海軍於大業二年,也就是六年前登上該島,由於島嶼太大,海軍足足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才繞島嶼勘察了一遍,最終選擇了後世的馬拉尼地區登島,如今經過六年的時間發展,呂宋已經有一萬多人口,這些人,除了屬於海軍的這部份人員外,七成是屬於朝庭流放的罪犯,隻有三成是主動移民的普通百姓。
這一次,除了京城申國公府有數百人流放外,加上外地和前線都有李氏的官員被撤職流放,前前後後共有數千人被發配呂宋,直到半年後,這場風波宣告結束。
皇帝的這番處置嚇壞了不少官員,不少人認為若沒有高潁等人的求情,李氏必定要滿門抄斬,即使有人求情,李渾叔侄三人還是斬了,落得個全家發配的下場,雖然不置於斷了香火,不過,發配到了呂宋大島,能否有機會重新踏入中原都是一個疑問。
許多人對呂宋談之色變,其實以呂宋的條件,生活遠比國內容易,那裏土地肥沃,地廣人稀,而且陽光充足,莊稼隻要播下有收成,甚至不用勞作,單靠采摘野果就能過活,為了鼓勵百姓移民,楊勇還下令官府免費提供耕牛和種子,開墾同來的田地十年不收稅,而且由於水師的經常停靠,這裏還成為海軍的一個基地,自願遷移過去的居民,每五年有一次機會免費搭乘海軍的船隻返回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