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誰的大業第八十六章餘波(2 / 2)

盡管有這麼多優惠,願意去呂宋的普通百姓還是廖廖無幾,六年來,每年自願遷移的百姓不過數百來人,畢竟故土難離,現在大隋又正值國力蒸蒸日上之期,南方許多地方還是不毛之地,國內可供開墾的土地不少,又不是活不下去,誰願意遠走海外。

不過,這種情況隨著第一批五年期已過的居民返回已經得到了改善,這批人屬於最先移過去的百姓,幾乎每個人都發了一筆大財,回來之後頗有衣錦還鄉的感覺,許多人也看得心動,到今年已經超過一千多人自願遷移呂宋了。

先前去的人能發財很簡單,這裏的土地幾乎是無窮的,而且有一個海軍基地存在,需要大量的物質,多餘的物質還可以用海船運回來,隻有要你能開墾出農田,不論種什麼都不用愁買不掉。

而且安全性也不成問題,島上雖然有許多土人部落,這些土人部落幾乎還屬於原始狀態,工具極具簡陋,許多人都使用著骨製和木頭的武器,全靠打獵采摘野果渡日,開始這些人對於隋人的到來極不友好,不過,當看到隋軍手中發出鋒利光芒的兵器和身上穿著威風凜凜的鐵甲之後,土人的這種不友好頓時變成了恐懼,他們幾乎下意識的就知道這些人不好惹,手中的兵器遠比他們石頭和骨頭所做的兵器要鋒利,身上的鐵甲更是讓他們的兵器無可奈何,幾個不姓邪的部族攻擊隋軍,遭到隋軍毀滅性的打擊,土人更是心驚膽戰,離隋軍的聚集地遠遠的。

開始頭一年,除了幾場有限的交戰外,無論隋軍還是普通民眾和土人之間幾乎沒有什麼交集,不過,隨著時間推移,一些大膽的土人開始與隋人交易起來,他們對於這些新來之人一切東西都好奇,從身上穿的衣服,使用的工具,手中的兵器,新奇的食物,還有開墾的農田……

土人們能拿出的東西無非就是一些獸皮,鹿角等物,而隋人能拿出的東西卻是豐富多彩,這導致雙方的交易非常不公平,一把斧頭,一口鐵鍋,一小塊棉布,絲綢通常要交換土人手中十數張獸皮,鹿角,而一張上好的獸皮運回中原,起碼也值十餘口鐵鍋。

偏偏土人們對於有機會換取這樣的鐵器,布匹都是爭先恐後,這導致一些土人拿不出東西交換後幹脆用勞力換取,許多土人就這樣成了隋人的半奴仆,到了第五年這些最先到呂宋的隋人家中誰沒有十幾個土人奴仆,出門都不好和人打招乎。

有了土人的幫助耕種,又有了海軍不限量的收購,這導致普通的隋人也很快暴富起來,能下定決心第一次到海外來的普通隋人,家境多半不會好,等他們回到家鄉一轉,引起的哄動可想而知,以前盡管官府宣傳的如何如何好,隻是沒有實例,大家總是半信半疑,這次看到那些原先遠不如自己的人發達,許多人也心動起來,遷移的人幾乎比往年番了一番。

不過,以前不論是自願遷移過去的人也好,被朝庭發配過去的人也好,幾乎都是目不識丁之人,沒有文化,縱使現在比土人先進,到最後恐怕也當真成了蠻荒之地,一旦土人團結起來,這個大島恐怕不歸大隋所有。

這次朝庭半年之間發配了數千人,其中有五十多人原本是隴佑李氏出身的官員,還有上百人讀書識字,這批人的素質可以說遠比以前要好,到了島上,他們才可以將大隋的文化傳播過去,將島上的土人同化,最終才會使這座大島牢牢的成為大隋領土。

其實沒有高潁,蘇威這批老臣的求情,楊勇也不可能將李氏連根鏟除,殺人容易,隻是現在大隋的人口本來就不足,何況自楊勇登基雖然大力發展教育,隻是真正識字之人還是百裏挑一,而象李氏這樣的大族,讀書識字之人頗多,就這麼殺了未免太可惜,如今順水推舟,算是一舉兩得。(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