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節 初到幽州(2 / 3)

“原來是普城守,大人可曾聽到我的問話”,我強壓者怒火,盡量用溫柔的語氣對他說:“公孫大人可曾回軍幽州。”

普城守把手一擺,滿臉不高興地說:“即是公孫大人托你帶回軍隊來,你就不用下馬行禮了,這些士兵原是東門戌卒,今日你交付與我就算完成完成任務,你可以回去了。”

我大怒,“混賬,公孫大人命我帶回這些士卒,待他回來再交付與他,你一個小小城守,竟然如此狂妄,不怕公孫大人回來責罰嗎?”不等他回味過來,我馬上又說:“前麵帶路,我要去刺史府拜見刺史大人。”

普裕嚅喏了兩下,終於沒說什麼,轉身領我們走進城中。

我們一路向刺史府走去。此刻,身處城內,薊縣這個老婦人就像除去了遮羞布一樣,顯露在我們麵前——街道兩邊是殘破的房屋,牆壁上還留著張開大嘴的窟窿。有些房屋甚至不能說是房子,隻有四麵或者三麵破牆,裏麵不時走出一兩個目光呆滯的婦女與兒童。街道上的行人多數蔽衣爛衫,麻木的臉上沒有絲毫表情。路上,我們還不斷地看到倒斃在街頭的屍體,一兩隊懶洋洋的士卒把這些屍骨抬上推車。

這就是薊縣,那真實的薊縣。它高大的城牆遮不住在寒冷的早晨發抖的難民,熙來攘往的人群後麵是孤苦無依的平民。戰火逼使他們拖家帶口躲入薊縣,饑餓和寒冷奪取了他們的生命。

看著這一切,我已經出離了憤怒,我無力悲哀,隻感到痛,深入骨髓的痛。

“管亥,我們還有多少糧食,留下三日口糧,其餘的都分發給居民。”我能力微薄,隻有能救多少就救多少人。

“這樣吧,你領士卒到公孫府上,找公孫越或者公孫範大人,讓他們安排士卒休息。你在公孫府前支一口大鍋,熬粥給居民分發。”我略一沉吟,吩咐管亥如此行事。

去年拜訪公孫世家時,我與管亥都見過公孫瓚這兩個弟弟,看目前情形,公孫瓚一定還沒有回來,不然,城頭這個普城守不會這麼囂張。這些士卒管亥訓練了很久,重要的是他們還知道灤陽城的路途,所以必須把他們交到公孫家手中。

也許是我決定救濟難民的行動打動了普裕,也許是看我們與公孫世家的關係不同一般,普裕隨後對我們客氣了很多。特地安排他的護衛帶管亥上公孫府,他則領著我直奔身穿刺史府。

刺史府門口停著一堆馬車,三三兩兩的官員站在馬車口相互寒暄著。人群中一個身穿黑衣的大漢格外引人注意,他足足有1米7高,身材魁梧,臉上表情淡漠,渾身上下肌肉隆起,充滿著爆發力。身邊明顯的空出一片地方來,好像大家都不願靠近這個危險人物。

普裕倒是與他認識,竟然沒跟我打招呼就跑到他身邊,諂媚的笑著說:“王大俠,刺史還沒有起來辦公?”

王大俠,這年頭真有這個稱呼,我立即下馬走到他身邊,抱手行禮問訊:“在下中山靖王之後,廬江太守盧植門下,涿縣劉備劉玄德有禮。”

對方立即還了一禮,“不敢,即是漢室宗親,在下不敢受你的禮,在下是遼東燕山王越?”

王越,這名字好熟,啊,想起來了,這個燕山王越確實可以稱作當世大蝦,他是漢朝有數的幾個在《遊俠列傳》中留下名姓的人,18歲匹馬入賀蘭山,隻身取羌族首領首級而歸,無人敢當其鋒;30歲周遊各州,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他力大無窮,豪氣蓋世,據說連呂布都不是他的對手。不過此人熱心出仕,最後在洛陽開武館謀生,整日周旋在皇帝周圍,希望討個一官半職,但那時的皇帝有多少權威,再說漢末門閥觀念根深蒂固,賢如諸葛亮,也以門閥觀念看待趙雲這個

出身侍衛的人,出身平民的他,最終也沒做成官,不知所終。

賺到了,我們來到三國,雖然有過去的一些武學底子,但畢竟沒有高手指點,這也就是我幾次上陣不願親自衝鋒的原因。如果由這個當世第一人指點一下,我們不是可以在這個三國橫著走了嗎?

禮物,禮物在哪兒,我必須立即找一封禮物送給他。在我們那個時代,領導都要求這樣表達敬仰之心的,我迫切需要一份打動他的禮物。

寶馬?不,我們出雲馬雖然剛產下幾頭馬駒,但還不是送人的時候。

名劍,對了,我有名劍。我來之前,鄭渾為了感謝我的封爵,送給我幾把好刀劍,其中一把是周毅一時興起,仿照薩達姆心愛的馬刀樣式打造。馬刀護手上是一個黃銅衝壓出的西方式樣獅頭造型,獅尾垂下包裹整個刀腕。當日一見,我喜愛異常,也曾握刀擺出類似薩達姆看刀的造型。這把刀迥異中土造型,完全可以給他加上一個高貴的出身,糊弄一下王越。

我立即作出欣喜若狂的樣子,上前再行一禮:“久仰王大俠威名,今日一見足慰平生,恨不能拜入王大俠門下學習。我有一把名劍,叫‘天翔’。此劍是西方大食(波斯)王國國王所持,輾轉流落至丁零(貝加爾湖附近),我於遊學途中,巧獲得此劍,今日就獻給王師,望收錄弟子於門下。”

說完,不等王越表態,我立即接過侍從遞來的馬刀獻上。

初聽我話,王越似乎也一喜,熱心出仕的他,如果有個漢室宗親做門下弟子,對今後的發展大有好處——雖然看我的裝束,目前好像還沒有出仕,但既有漢室宗親的身份,又有東門城守一路陪同,想來日後也不會耐於寂寞。所以他欣然的接過馬刀,頷首表示同意。

從樸實無華的鞘中抽出刀來,王越立即一驚。采用了一些不鏽工藝之後,鋥亮的刀身打磨的異常光滑,刀身的磨花仿照我的菊切成圓狀排列,隱隱的透出陣陣的文雅氣息,但尖銳的鋒刃卻提醒著人們它的凶氣。

“好刀”,王越發出讚歎聲:“隻是刀鞘恐怕不是原來的,是否你後來配得刀鞘?”

王越疑惑的說,在他看來,這樣的好刀應該配上好刀鞘,比如配上鑲七顆寶石的刀鞘叫它“七星刀”等等。“不過這刀沒有殺氣,怕沒經過戰陣。”王越繼續說。

周圍的人在王越抽出刀後,逐漸的圍攏上來。此前,他們雖然不願與一個平民站在一起,但這時,好奇心讓他們放下了架子。

“此刀怕值千金吧?”人群中有人發出讚歎。

我立即做出譏笑的表情,“千金?值十城”。

人群中立即發出嗡嗡的聲音,王越代他們問出了疑惑:“玄德為何說此刀值十城?”

我再次長鞠一禮,對王越說道:“王師明見,此刀並沒經過戰陣(才鑄出來的),刀鞘也不是原配。它是大食王國傳國之寶,大食王國新王登基,必持此刀連斷四刃,顯示威震四方,方可被國民認為正統。

多年以前,大食內亂,一公主慌亂中攜此刀來到丁零,但刀鞘遺落國內,為新王所得。新王持此刀鞘登基,曾發下話來,若有人歸還寶刀,割十城,封王以答謝。多年以來,新王都持刀鞘登基,缺少名分,正好稱之為:“暫代國王”,若真有人歸還寶刀,怕不止給與十城。”

我這番胡吹亂侃在周圍的人群中立即引起了一片讚歎聲,王越打量刀身,意猶未盡得喊:“取幾把刀劍來”

我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我示意我的侍衛別動,把頭轉向了普裕。

開玩笑,我的刀比侍衛的刀鋒銳不了多少,他要砍斷幾把侍衛的刀不過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普裕馬上知機的拿來幾把刀劍,供王越試驗。

連斷十刃,刀鋒不卷。

“好刀”,周圍發出一片驚歎聲:“果然好刀”。

王樂手持寶刀,猶豫未決,“如此重寶,越受之有愧,你這個弟子我收下了,不過這刀嗎——”王越頗有點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