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亂後,十常侍權力更大,誰敢不聽他們的就會被殺害。他們又向破黃巾的功臣索要財物,不給的就會被罷官。皇甫嵩、朱俊等人也因此被免了官職。靈帝又封這夥奸宦為侯,朝政更加敗壞。
區星在長沙造反,張舉、張純在漁陽造反。告急文書報到京城,被他們扣壓起來。諫議大夫劉陶奏知靈帝,反被武士推出午門,正要砍頭,司徒陳耽冒死進諫,說是天下人民要吃十常侍的肉,黃巾作亂,也是十常侍為內應。靈帝就命武士把陳耽、劉陶關進監牢。當夜,二人就被十常侍派人謀殺。十常侍為蒙蔽靈帝,假傳聖旨,命孫堅討伐區星。不上五十天,孫堅討平區星,被封為烏程侯。他們又封劉虞為幽州牧,去伐漁陽,劉恢得知消息,推薦劉備三人去見劉虞,劉虞命劉備為都尉,領兵直搗賊巢。劉備等與賊兵大戰幾天,滅了賊兵氣焰。張純被部下將領殺死,提頭出降,張舉見大勢已去,上吊自殺。
平定漁陽,劉虞奏明劉備的功勞,靈帝就赦免了鞭打督郵的罪行,先封他下密縣丞,又升高堂縣尉。公孫瓚又奏明劉備破黃巾的功勞,靈帝升劉備為別部司馬、平原縣令,劉虞封太尉。
中平六年四月,靈帝病危,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量後事。何進本是殺豬的屠戶,因妹妹被靈帝選為貴人,生皇子劉辯,被立為皇後,靠裙帶關係掌了大權。靈帝又寵幸王美人,生皇子劉協,何後心懷嫉妒,就把王美人毒死了,劉協被董太後收養。董太後寵愛劉協,勸靈帝立他為太子,靈帝答應了。宦官蹇碩見靈帝病危,就說:“要立劉協,何進不會答應,得先把他殺了。”何進來到宮門,司馬潘隱報告:“不可進宮,蹇碩要殺害你。”何進急忙回府,召來眾臣,要殺盡宦官。典軍校尉曹操說:“宦官在朝廷中勢力極大,怎麼能殺盡?若是泄露機密,就會禍滅九族。”何進斥責說:“你是後生小輩,懂個什麼?”正說著,潘隱趕來報告:“皇上已駕崩,十常侍秘不發喪,要殺了何國舅,立皇子劉協為帝。
”話音未落,欽差來到,宣何進入宮。曹操建議先正君位,然後討賊。司隸校尉袁紹,字本初,願領兵討賊。何進就讓袁紹帶五千禦林軍,保護他和三十多位大臣入宮,在靈帝的棺材前立太子劉辯登上帝位。袁紹去抓蹇碩,蹇碩逃到禦花園,被同黨郭勝殺死。袁紹向何進說:“應乘此機會把宦官斬草除根。”張讓等宦官趕到後宮,哀求何後:“謀害大將軍是蹇碩一人,與我們無關,請娘娘救命。
”何後宣來何進,為眾宦官講情。何進宣布不準亂殺宦官。袁紹說:“要不乘機斬草除根,就是殺身大禍的根本。”何進不聽,眾官散去。第二天,何後對哥哥和大臣加官晉爵。董太後不服氣,找張讓密謀,張讓說:“娘娘可垂簾聽政,封皇子劉協為王,國舅董重為大官,掌握軍權,重用我們,天下就是我們的了。”次日董太後上朝,封劉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宦官輔佐朝政。何後宴請董太後,借高祖時呂後專權最後遭滅門之禍勸她不要幹預朝政。董太後就罵何後歹毒,藥死王美人,讓自己的兒子當皇上,揚言要讓董重斬了何進。兩宮吵罵不休,被張讓勸開了。何後連夜召來何進,說了此事。第二天早朝,何進就宣布貶董太後出宮,遷到河間府。
接著又命人包圍董重府,董重隻好自殺。張讓等宦官見董家完了,用金銀珠寶討好何進的弟弟何苗和母親舞陽君,對何後百依百順,又得到寵幸。六月,何進派人到河間府毒死董太後。袁紹勸何進立即殺盡宦官,何進卻猶豫不決。張讓買通何苗,何苗對何後說哥哥又要殺十常侍。何進來到,說要殺十常侍,何後不準。袁紹要調四方英雄進京,討伐宦官。主簿陳琳認為隻要大將軍作出決定,不愁消滅不了宦官,讓各路人馬來京,隻能使天下大亂。何進斥責了陳琳,采納了袁紹的建議,曹操卻說:“這件事很容易辦,隻要把他們逮住,下到獄裏不就行了!要召外兵,事情就會泄露,必定失敗。
”因為曹操和宦官曹節是親戚,何進就罵曹操懷有私心。曹操出了何府,歎道:“擾亂天下的,必定是何進!”那位討黃巾時屢戰屢敗的董卓,因買通十常侍,不僅沒受處罰,反而被封為前將軍、鼇鄉侯、西涼刺史。他接到何進的假聖旨,正好趁機實現野心,就帶領二十萬大軍向洛陽進發。兵到陝西,他讓女婿牛輔守陝西,以保障退路,繼續進軍洛陽。他的另一個女婿李儒說:“我們是奉詔進京,其中還有不明不白的地方。不如派人先報告皇上,就名正言順了。”何進接到董卓的表章,侍禦史鄭泰與盧植等認為董卓如同豺狼,不應讓他入京。何進不聽,鄭泰、盧植和多半大臣辭了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