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 《李自成兵陷車廂峽》(中)(2 / 3)

顧君恩:秘劄收讀,赦爾無罪,速殺渠魁,函首軍門,撫局乃成。賀人龍。

自成對這26個字有3字不識,跳過閱讀,知其大意,他作夢也不會想到坦誠迂闊的顧君恩私自通敵,要他的腦袋以成撫局。

自成想來想去,殺是不能殺的,證據不足;留下又恐禍起蕭牆,便決計將顧君恩趕走了事。次日晨,顧君恩隨張升來中軍帳麵見自成:“請問,有何吩咐?”

“我李自成待弟兄親如手足,彼此間不存芥蒂。萬沒想到先生身在曹營心在漢。你來闖八隊3年了,李某並未苛待於你。人各有誌,不能強勉,要走就言語一聲,萬不可日鬼弄棒槌!張升!”

“在。”

“給顧先生取銀100兩,送他作川資。”

張升拿來銀子,李自成恭敬奉上,說:

“先生,銀子相送,乞爾笑納。李某的腦袋卻是不借的。”

顧君恩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問道:“將軍何出此言?”

“你心裏明白。”

“我不明白?君恩三年前遇難,幸得義軍搭救,時時想著感恩戴德,追隨闖將救民於水火。雖才不及中人,然忠心耿耿,從未懈怠。闖將出此言,令君恩寒心。某等來的清楚,也應走個明白!”

“你真要弄個明白?”

“正是。”

“好吧!”

自成將蠟丸遞給君恩,他一瞧,“唔”了一聲:“原來如此!”

“還有何話說?”

“將軍容稟:君恩不離將軍左右,何曾與賀人龍致書乞降?縱促成撫局,也該陳奇瑜、楊應朝首肯,賀人龍一介武夫,有何資格一決全局?自成,你中了賊人的反間之計了!古人言:用人不疑,疑而不用。將軍如此輕信,又如此多疑,何能成大事?天下智謀之士豈不望而卻步嗎?”

“啊——”自成心裏猛一震。顧君恩句句話在理。那不是顧君恩通敵又是何人呢?他將軍中主要頭目在腦海中過了一遍,似乎都無此可能。

顧君恩也將軍中頭目在腦海中“篩”了一遍。他想到了一個人。萬沒料到他竟會如此陰毒,能為此不惜通敵,假手於人來除掉他。連一貫明明白白的李自成也一時糊糊塗塗的了。

該怎樣洗刷清楚呢?顧君恩對自成耳語一番,說:“略施小計,讓賊人顯形。”

當天,自成吩咐親兵頭目張升傳諭各軍頭目:明晨聚會,一同審問官軍奸細,弄清蠟丸信真相。

半夜時分,隻見一蒙麵人撬開一扇窗戶,縱身一跳,進了磨房,牆角似蜷臥著一個人,蒙麵人朝那人捅了一刀,忙由窗戶跳出去,沿小路上了團山……

張升看清了蒙麵人的身影,猜中了他是誰。按自成吩咐,不去追趕,以免打草驚蛇。

天明時,奸細仍關回磨房。他看見牆角的假人被捅了一刀,不由瞠目結舌。當得知是“自己人”下的毒手時,他撲通跪在張升麵前,磕頭求饒,連說:“我講!我講!我全講!”

11

李自成的結發妻高桂英趟了10餘裏泥濘路,去“中軍帳”見丈夫。她報告了一條讓人痛心的消息:“秀娘跑了!”

自成出奇地寬容:

“讓她走好了!跟了我,也實實苦了這女孩子。她樂得自在,我也去了塊心病。”

桂英驚訝地望著自成,又說:

“高傑也走了!他倆學紅拂投李靖,雙宿雙fei了。”

“我知道了。”自成平靜地說:“高傑跟了我4年,身經百戰,屢建奇功。縱奸情敗露,我李自成豈能為一個女人而擅殺大將?他不該背叛義軍,更不該設計害人,這樣的陰險小人滾了好。”

“你總是那麼寬厚大度。”

“可我愧對顧先生啊,桂英!”他激動地抓住夫人的手,誠懇自責:“我真昏!竟聽信饞言,差點趕走了顧先生。”

“顧先生雅量,會諒解的。”

“可我……嘿!”自成搖頭歎息。

桂英笑著說:“那就負荊請罪吧!”

“夫人言之有理。”

在一個山腳邊,聚集了一堆士兵吵吵嚷嚷,他們見李自成和顧君恩走來,紛紛讓開一條道。原來是一白衣小將仗劍立在一匹死馬旁,衝百餘將士說:

“誰割我這馬身上的肉,我就和誰拚了!”

李自成的心又揪緊了:原來雙喜兒心愛的棗紅馬死了,瞧他哭的那個樣兒,如喪考妣。

這事可不好辦!死馬救活人,本該如此,可他又不忍心為難這心愛的義子。可大家的眼光分明是貪婪的。已斷糧4天了,連老鼠也成了珍品,馬肉埋掉也實在不該呀!

顧君恩上前攬過雙喜的肩,親熱地誇道:

“好雙喜兒,對啞巴畜牲也這麼有情有意!那敢情好,日後顧叔叔死了,也投胎變馬,給你當座騎,好麼?”

雙喜被逗樂了,揩了把眼淚,問:

“顧叔叔,你說我做的對麼?”

顧君恩故意皺皺眉,說:

“這事不能問我,也不能問你自己,要問問馬。”

“問馬?”

“是的。譬如馬說,我活著馱李雙喜殺敵立功,死了用我的肉救活將士們的命,我有雙倍功德。那我們應按馬的意思,把肉分給大家吃。當然,馬不樂意積陰功,我們還是沒辦法喲。”

雙喜覺得有趣,問道:“哪咋問馬呢?”他還是個孩子呀。

顧君恩說:“雙喜兒,你爸爸不是喜歡打卦麼?我們也打一卦。讓我們說:棗紅呀棗紅馬,你死了,同意大家分吃馬肉,就來個陽卦。不同意就來個陰卦。”

有人找了一副卦。顧君恩慣玩這一手,來了點小動作,打了個陽卦。眾人齊聲歡呼。

操刀手開始分割馬肉,自成正欲綰袖當助手,老營突然來人報告,一老兵臨死前要求見見自成。

那老兵叫孫得貴,50來歲,形容枯槁,隻比骷髏多蒙了一層人皮。

桂英端來一杯馬血,給老人喂,他不睜眼,不言語,緊閉著嘴。

醫官正用小勺子伸進肛門,一點兒一點地挖出板結的觀音土。自成以目問詢,醫官搖搖頭:

“下焦堵塞,無可奈何!”

自成心裏難過極了,忍住沒有流淚。俯身老兵麵前,親切地說:

“得貴,我看你來了!”

老兵無動於衷,也許是沒聽見。

“得貴,自成看你來了!”高桂英說。

老兵睜開土灰色的眼睛,望望他,認出是自成,憋著氣,積攢夠力氣說:

“自成……36000人……這點根本……不要弄丟了……把人馬帶出去……”

自成回答:“你放心,一定帶出去。”

老兵認出了自成身邊的顧君恩,手指著他,囁嚅著,但終未說出這想說的一句話,頭耷拉下來,閉了眼睛。他手臂僵著,手仍指著顧君恩。

自成和桂英讀懂了這手勢的含義。

自成流著眼淚對老營的人說:

“自成縱然粉身碎骨,也要帶大家走出車廂峽。闖字大旗不會倒的!”

在回駐地的路上,自成默默無語,顧君恩默默無語。兩人各懷各的心思。經過隻剩下若幹樹樁的小樹林時,見一刺猥蜷縮著,棍子一戳,矛箭簌簌豎起,體積長了一倍。君恩含而不露地說:

“自成,瞧這小生靈也曉得韜晦之計,以屈求伸。”

沉默許久,自成說:“先生,依你的!”

12

眼見到了七月下旬,農民軍被困月餘,仍無投降之意,可急壞了監軍太監楊應朝,那些官軍將領見餓虎待斃,都嚷著決戰以全其功。真個如此,他楊應朝就被晾下了。

早飯時分,一農民軍戰士化裝成官軍士兵,由便道直闖峽口,被官軍抓獲。此人口稱要見監軍楊大人,有機密事相告,誤了軍機大事,可吃罪不起。士兵不敢怠慢,押他去見楊應朝提督大人。

楊應朝端詳押來的“奸細”,厲聲喝問:

“你是什麼人?”

“某乃自成帳下軍師顧君恩,有書信呈上。”

楊應朝拆看書信,愈看愈高興。信中不外乎讚他如何仁德。又雲: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占為下。而五省總督陳奇瑜隻懂逞匹夫之勇,以殺伐為能事,致使越殺越多,愈剿愈烈。時下雖困車廂峽,但真要以武力見高低,自成軍豁出一死,也要鬥個魚死網破,更何況一人拚命,萬人莫敵。自成甘願就撫,實乃因楊大人為朝廷布施仁德。受其感召,自成願自縛於楊大人馬前,聽候發落。特書此信,乞撫。誠惶誠恐,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