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你說(1 / 2)

我想對你說

動畫(Animation)從其誕生開始,便帶著一種魔力——賦予沒有生命的事物以生命力甚至“靈魂”。從早期的費納奇鏡(Phenakistoscope)#pageNote#0開始,動畫就與製造幻覺密不可分,它利用了人類的視幻覺,讓我們沉浸其中,並在真正意義上推動了影像藝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對真實與虛擬世界的理解。百餘年來,動畫陪伴著人類社會的成長,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除了兒童,童年深受動畫影響的成人才是動畫產業最大的潛在消費者,動畫在今天已經成了很多人的安慰劑和心靈寄托。

今天接觸過動畫的兒童,也許很少會告訴你,他們不喜歡這個東西。兒童喜歡在真實與虛幻的平行世界中穿行,他們是動畫天然的支持者。隨著動畫題材的拓寬、技術的革新,動畫早已經不再隻是哄小孩的道具,而成了傳遞多元價值與觀念的豐富載體。對於很多從事藝術動畫創作或以動畫為傳播媒介的人而言,他們正在思考的則是今天動畫如何獲得更大的生命力,而不僅僅是讓人被動接受的工業產品?動畫是否可以成為成人與兒童共同表達與溝通的媒介?也許我們可以在以下故事中找到答案。

易雨瀟曾作為藝術家和策展人兩次參加iSTART項目,首次展出的作品是她在2012年與兒童合作的動畫《我

想對你說》。這部動畫的靈感來自藝術家的支教經曆,這段經曆使她萌生了走進不同城市的孩子內心的想法。易雨瀟和同學先後與成都、新疆、重慶的小學生合作,用訪談、繪畫與不同處境的孩子展開交流,將他們內心的奇思妙想、原畫及故事轉化成動畫,並配上了對孩子們的采訪與旁白,她稱其為“兒童動畫紀錄片”。

在《我想對你說》中,每一位孩子都拿著一幅自己創作的畫作麵對鏡頭,分享著各自的故事,而後畫作會隨著他們的講述以動畫的方式被激活,仿佛他們內心的快樂與恐懼都成了“真”。一位小女孩分享了最令她恐懼的“上帝審判日”;另一位則假設他有機會當一天家長,可以讓自己的孩子休息一下;一位害羞的孩子希望媽媽能夠在生日那天陪著她,還可以一起去放五顏六色的氣球和璀璨的煙花;還有一個孩子提到了她最害怕的大地震,那是一個連最小的避難所也會被震垮、連“空想的科學家”與高科技都無法拯救的恐怖世界……易雨瀟希望透過這個項目去探索一種對話性的創作方式,嚐試讓孩子進行更多維度的自我表達,充分展示他們童年真實的思想和困惑,並通過動畫分享給更多人。

易雨瀟:《我想對你說》動畫海報

易雨瀟:《我想對你說》,動畫,13分48秒,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