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幼兒園(1 / 3)

終身幼兒園

在我心中,過去1000年中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是幼兒園。#pageNote#0

——[美]米切爾·雷斯尼克#pageNote#1

最近兩年,我跑幼兒園的時間,可能超過了去藝術家工作室的時間。我一點不覺得幼兒園幼稚或是吵鬧,反而覺得這裏比工作室更有溫度。這裏擠滿了最具創造力與提問精神的小孩子,這裏將創造性的學習視為一種傳遞情感、自由表達的途徑。孩子們在這裏的每一天都被對話、遊戲、思考以及互動填滿。他們被視作學習的主體,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被看到。這裏是想象力的溫床,是一個滋生愛的地方。

我時常想,為什麼如此棒的幼兒園教育周期卻如此短暫呢?也許我們不應該將幼兒園看作學前教育的特定階段,而應該將其視作一種更能激發人、連接未來的教育方式。無論是小學還是大學,抑或美術館,都應該多向幼兒園學習。

幼兒園與兒童被發現、被重視的曆史一樣短暫,隻有不到200年時間。1837年弗裏德裏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在德國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家幼兒園。在那之前,大多數學校使用的都是“廣播教育”:老師站在教室前麵講授信息,學生們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今天這樣傳統的教育方式仍占據著絕大多數的學校課堂)。福祿貝

爾知道這不會對幼兒有效,因為幼兒要通過與周遭世界的交流才能最有效地學習。因此他將傳統教育模式轉變為“互動模式”,甚至還為孩子設計了20款“新玩具”。它們被稱為“福祿貝爾的禮物”#pageNote#2,影響了包括蒙台梭利在內的眾多教育家。

帶著探尋幼兒園教育秘密的好奇,我開始嚐試邀請更多幼兒園的老師、小朋友參與iSTART項目共創。2018年,我們與成都紅星幼兒園展開合作。我的母親曾經在這裏當過老師,我也在這裏借讀過。帶著模糊的童年記憶,我開始與老師、孩子們討論關於“過去與未來的幼兒園”的話題。幼兒園決定邀請孩子們一起暢想與設計“100年後的幼兒園”#pageNote#3,並計劃最終在校園裏由孩子們共同建造一座未來幼兒園,來迎接幼兒園的60歲生日。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表達自己對於幼兒園的看法,他們與老師一起討論、塗鴉。草圖和模型布滿了幼兒園的走廊。小朋友不滿足於提出概念,他們在塗鴉的設計稿基礎上,用紙板做成立體的示意模型,組合成不同的空間裝置,有的加入了各種唾手可得的生活材料,有的則嵌入了更多的遊戲道具或者機關。孩子們指著這些“奇形怪狀”的模型解釋道:“這是水晶幼兒園,這是恐龍幼兒園,這是火車頭幼兒園……”我們完全感受不到他們在學習,他

們是在遊戲中創造,在合作中感受快樂,這種學習的過程太棒了。

最後,孩子們投票選擇了他們最喜歡的幼兒園方案——迷宮學校。但他們又不舍得夥伴們更多有趣的設計,於是我們與孩子們商量,將幼兒園“化整為零”,變成由“迷宮”串聯的“群島學校”。孩子們(以及熱心的父母與誌願者)分成不同的“施工小組”,開始建造9個不同的幼兒園主題空間。“迷宮”通道在學校裏400平方米的空間裏蜿蜒曲折,高低錯落,如火車般穿梭在各有特色的主題空間之間,又將它們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最終,在美術館團隊與300個孩子、13位老師4個月的共同努力下,一個“超級幼兒園”在現在的幼兒園“肚子裏”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