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法會現在開始!諸位可自行上台!”徐靜玄高聲說道。

台下一片平靜,沒有人上台,一直到徐靜玄給龍門宗自家的小輩使眼色,那個小輩在慢悠悠地站起來,往前麵走去。

其實誰先講、誰後講,順序並沒有什麼講究,全憑自願,隻有七個名額,在場這麼多人真正角逐下來,在致虛等人眼裏是非常明顯的。

這次的論道法會實際上就是為致虛開的,滿足他的弘法願望,當然以後的論道法會還會繼續下去。道門聯合會雖然已經有了修行者組織的雛形,但是放在現今社會,沒有一個統一思想是很難持續下去的。

就連太祖的群英會都有“為人民服務”的主旨,至於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要有一個能凝聚人心的思想。

由樓觀道一脈轉化而來的道門聯合會自有它天然的優勢。

……

這個論道法會很枯燥,也很無趣,祖師的思想幾千年流傳下來,要想推陳出新,前人早就做了,在座的這些小輩即使想做也要考慮到前麵的前輩們是否能夠接受。

像清風就是這般的想法,“在己無居,形物自著”這句話本身就說了不偏執己見,讓事物的形態、性質各自發揮,說得是無為、是開放、但實際上老一輩的人還是有些抱殘守缺。

畢竟這些人都是道士,道教人士,而非最初的道家人了,在清風看來,既然出現修行了,就老實接受,別搞這些花頭,效率一點對大家都好。

當然功利的清風不代表所有人的想法,這裏更多的還是真正的道統傳人。

在龍門宗的代表第一個上台後,其他人也一個一個的上台講述自己的觀點,這時候大家就發現,人來得多也是有優勢的,畢竟祖師思想都是老生常談了,講經很難出彩。

而人多的法脈自然有更多的露臉機會,要知道這次放出來的隻有七個名額,有上百人來爭。

……

論道法會從上午8點開始,一直到中午講經階段還沒有結束,簡單地用過午飯,眾人又回到論法殿繼續論道。

致虛等幾位樓觀道的高真拿著紙筆不時記著什麼,讓後麵上台的人越發緊張,先入為主,這句話不是虛的,當然講經階段隻是考驗道士們的基本功,後麵的辯論階段才會讓真正的道種脫穎而出。

清風看得有些無聊,當然在這麼嚴肅的環節他還是不敢作夭的,正襟危坐,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樣,隻不過他是在場聊聊幾個沒上過台的人之一。

不是他不願意,而是事先被師父提醒過,清風所學的跟正統道士所學的還是有些不一樣的,三觀也有所區別,讓他去講,很容易在致虛麵前失分。

這關係到白水宮的洞天名額,不得認真對待,因此隻是由三個師兄發揮。

……

這次論道的講經階段一直持續到下午四點多,最後由致虛總結發言,並以講解《道德經》收尾,辯論階段放則到了第三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