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秋之夜(2 / 3)

的確有不少宦官濫用地位與特權,禍延世間;然而在另一方麵,也有許多宦官對於曆史與文化做出莫大的貢獻。

例如發明紙張的蔡倫就是二世紀初葉後漢時期的宦官,嚴格考據起來,紙張早在蔡倫之前的遠古時代便已存在,由於製法原始粗糙,經過蔡倫改良之後做出全新的紙質,於是舊有紙張的使用率大為降低,逐漸消聲匿跡。因此直到現在全世界都在使用的紙張,其發明者正是蔡倫。批評宦官的書籍也以紙製成,還不是全靠宦官的幫忙才得以出書。

與蔡倫齊名的偉大宦官就是十五世紀明朝的鄭和,他比達·伽馬(譯注:VascodaGama葡萄牙航海家)快了一百年,率領大型船隊遠航至非洲,帶動貿易與移民熱潮。他的成就甚至成為小說的題材,迄今仍然受到旅居海外的中國人尊為守護神,西元一九九八年被美國選為“千年以來對全世界最具貢獻的百位偉人”的第十四名。

即使不像蔡倫與鄭和這般成為世界史上的偉人,秦翰也是留名青史的知名宦官。直到他六十四歲去逝之前,效命宋王朝始終如一,在沙場建立彪炳戰功,據說全身有四十九處創傷。此外他也具備建設方麵的才能,在邊疆一帶搭建要塞,監督皇宮重大建築。他向來德高望重,部下均樂意為他奔命,據說他去逝之時,士兵們痛哭哀嚎。

曹圯長年從軍,一直在北方與西方邊境帶兵作戰,到了中年晉升朝廷皇臣,他的女兒被選為宋朝第四代皇帝仁宗的皇後,身為父親的他受封為吳王,獲贈“國舅(皇帝義父)”稱號,亦即“曹國舅”。

然而曹圯厭倦了宮廷內部的權力鬥爭,深感榮華富貴的虛幻無常,有一天突然拋棄一切地位遠離開封,換上道士裝束,隱居深山致力於修道成仙,最後何時何地,如何去世均無人知曉,身為曹彬的五男,同時是皇後生父,後半生卻沒有留下任何記錄。

趙匡胤成為皇帝之初,開封廣為流傳內容聳動的預言書,宰相趙普詢問:“這該如何是好?”趙匡胤笑著回答:“毋需理會。”朝廷也就跟著不聞不問,豈料這內容聳動的預言書更為猖獗,令趙普大感不悅。

“微臣以為此事不容小覷,必須全麵禁止不當預言書的出版,嚴懲作者才是,不知聖上意下如何?”

“無論如何都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

“繼續放任下去將無法收拾。”

“那麼請卿家把那預言書拿來,朕自有考量。”

一接過預言書,趙匡胤便拆掉書上的縫線,將內頁全部打散,然後胡亂重新組合之後再交給趙普。

“按照朕的方式製作一百冊預言書,散布到整個開封城。”

拆散又重組的預言書根本就看不懂內容在寫些什麼,愈讀就愈發覺得好笑,到後來眾人不屑一顧,預言書黯然消褪,就這樣趙匡胤未曾處罰任何人,成功截斷不當預言書的流行。

趙匡胤猝死之後,胞弟趙匡義繼任成為皇帝,積極鏟除不當預言書的存在,不僅開封,凡是全天下的算命仙與預言家一律逮捕,全麵禁止預言書的出版,違抗者處死,手段雷厲風行。數百人鋃鐺入獄,將不當預言書與招搖撞騙的預言家掃蕩殆盡。

由這次事件便可清楚分辨出趙匡胤與趙匡義在個性的不同,眾人畏懼並尊敬弟弟趙匡義,而最得人緣的是胸襟廣闊的哥哥趙匡胤。趙匡胤遲遲未處死愛妻之弟王繼勳,這是身為皇帝昭然若揭的錯誤,眾人固然對王繼勳恨之入骨,卻不曾責備趙匡胤。

相較起當今皇帝趙匡義,曹圯實際上十分崇拜先皇趙匡胤,也滿心期待趙匡胤之子武功郡王德昭成為皇帝的那一天到來,然而德昭前幾天已經被叔父趙匡義逼得走投無路而死於非命。曹圯對於德昭的遭遇同情不已,也不由自主對皇帝趙匡義心存芥蒂。

這份芥蒂長期在內心滋長,終而導致曹圯棄官成仙,不過這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那你們究竟是為了什麼才到開封?不!難道說不久會發生狀況嗎?”

白龍王回答曹圯的問題。

“一個名為殺人祭鬼的集團企圖在開封製造事端,他們擄拐嬰兒獻給摩駝當祭品。”

“摩駝是……”

“就是上個月出現在涿州城的怪物。”

“此…此話當真?”

曹圯的嗓音轉尖,當時涿州城裏赫然出現六隻手的怪物殘殺了數百名士兵,曹圯不隻一次在惡夢之中夢見那隻怪物。

秦翰從桌麵探出上半身。

“那個集團的實際情況究竟為何?幕後主使者又是何人?”

“這問題問的好。”

白龍王大搖大擺地答道,一手夾起油酥塞進嘴裏,葡萄幹的芳香在口中擴散開來。

“實際情況尚未完全明朗,不過有件事情已經確定。”

“此話怎講?”

曹圯也探出身子,白龍王啜了一口茶,不急不徐地回答:

“他們是前年二月在洛陽處死的孝明皇後之弟王繼勳的餘孽。”

“……什麼!”

曹圯與秦翰異口同聲大叫出來,惹得佇在遠處牆邊的大伯投以愕然的視線。注意到外人反應的曹圯連咳了幾聲,重新坐回原位。

“此事關係重大,你當真肯定?我們能相信你的話嗎?”

“信與不信全憑二位的自由,不過,此事如果不假,勢必關係重大,愈早采取行動愈好。”

白龍王以手巾擦試粘了蜜糖的手,黑龍王則雙手捧住茶碗,津津有味地盯著眼前兩名武將。

秦翰輕歎一口氣。

“按理說來自然是愈快采取行動愈好,然而官衙(政府機關)的效率向來稱不上迅速確實,若是我們能夠掌握足以說服高層官員的證據就好了。”

“證據啊……”

白龍王有識人的眼力,他判斷將這二人帶到永福觀會見兄長應該不會有所影響,於是吩咐茶館把全部的點心包起來讓他帶走,然後領著曹圯與秦翰返回永福觀……

接著在聽完年輕醫師馮文智的敘述之後,秦翰用力點頭,重新換了個表情。

“馮大夫實在智勇過人,倘若您有意在開封行醫為業,我們可以負責牽線,聘請你入宮。”

“承蒙大人關照。”

馮文智這時還隻是個默默無名的一介醫師,日後晉升尚藥奉禦(皇室禦醫),成為史書所記載的宋初七大名醫之一。

“好,事不宜遲,我立即向父親——不!樞密使報告,勢必將殺人祭鬼斬革除根。”

他並未說“一網打盡”,要實現這句話必須等五十年以後。

當時為亂涿州城的巨大邪神倘若在中秋八月十五日出現在開封的話……

秦翰與曹圯禁不住全身打顫,涿州城裏全是禁軍(正規軍)的將兵,然而開封卻有上百萬男女老幼。

“很抱歉打擾各位,等事情告一段落,我們必定擇日登門拜訪。”

秦翰謙恭地低頭行禮,與曹圯行色匆匆地踏出永福觀。

黑龍王帶著讚常的表情目送宦官武將的背影離去。

“那位秦大人生得真美麗,雖然還比不上二哥。”

“不過個性比二哥好太多了。”

白龍王以這句話答腔,隨即緊張地左顧右盼。紅龍王與青龍王一同走到永福觀門外,送走年輕武將,沒聽到白龍王這句話。隻見他們把數箱裝有若幹文書的藤箱捆在車上,交由曹圯運送。

太真王夫人開始清理上桌上的茶具。

“曹圯是曹彬第五個兒子對吧,他的女兒將來會成為仁宗皇帝的皇後,而他也晉升皇室一員,受封吳王,後來舍棄名利地位修道成仙,現在的他正是八仙之一的曹國舅年輕時的模樣。”

“哦,原來他就是曹國舅啊。”

白龍王大表讚佩。

“這麼說來目前的八仙隻有七個人,等於是七仙囉。”

“七仙也好,八仙也罷,我隻希望他們不要無端介入,否則事情會變得更加複雜。”

返回屋內的紅龍王做下如此評論,白龍王則露出一臉若無其事的表情離開座位。

“我上街去巡視狀況。”

※※※

就在白龍王今天內第三次跑出永福觀的同時,皇宮產生動靜。

皇帝趙匡義傳喚太子太保趙普進宮,兩位曆史巨頭的會晤在宮內的睿思殿進行。

“久違了,太保。”

趙匡義寒暄的語氣顯得有些不自然。

“謝聖上關心,願聖上龍體安泰。”

趙普從容不迫地作揖行禮。趙普被貶下宰相之位是四年前的事情,自那時以來,趙普連一次都不曾被傳喚進宮。

“……朕的弟弟,廷美你應該知道吧。”

趙匡義略顯急躁地迅速進入正題。

“是的,微臣知道。”

“朕冊封他當晉王了。”

趙匡義想看看趙普會作何反應,然而趙普默不作聲又麵無表情地靜待皇帝下一句話,趙匡義不得不把話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