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1 / 3)

匆忙回家陪母親薑春吃了個早飯, 薑崖便抬腳往辦公室去。還有兩天山歌賽半決賽就要舉行,上次《鄉村大舞台》先導節目火爆導致這幾天電話谘詢想觀看山歌賽的人非常多。人一多, 各方麵的安排就要周密細致, 不能出一點紕漏。半決賽的舉辦現場在金竹村的村口廣場。這是之前就定好的位置,也是金竹村出錢讚助比賽的條件之一。

村口廣場不像山陝會館有牆有阻擋,它開闊平展, 舞台這麼一搭建, 大家夥席地而坐就能看比賽,占不到前排位置也能看到表演, 聽到歌聲。

上次初賽很多遊客倒是想進來看比賽, 隻可惜山陝會館實在空間有限, 隻能讓五百個大眾評審坐進去, 其他人進不去。這次是廣開大門歡迎大家來觀看, 聽說半決賽不要門票, 很多打電話的人都說一定會來。

初秋的早晨涼意十足,薑崖裹緊外套沿著街邊往鄉政|府走。這時一群人迎麵走過來。大部分是男人,少部分女人。每人手上都拎著幹活的工具, 隻看一眼也知道這是誰家請的施工隊, 大清早就要去雇主家上工了, 也不知道哪家要蓋新房。

薑崖心裏揣著事, 隻瞥了一眼, 就繼續往前趕。

走進辦公室, 徐洪福已經來了, 泡了茶正在嘖嘖地牛飲。

“我把咱們草擬的計劃書遞給鄉長看,鄉長說他沒意見。但他提了一

點,”徐洪福放下茶杯, “開發老街可跟□□洞不一樣。□□洞地權清晰, 沒有紛爭……”

古街雖隻有5裏長,除去已歸公產的廟宇會館外,還有至少700戶住家戶,他們的房子屬於私產,也就是房子產權在個人手裏,若是要想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運營,必須得讓這些人同意。

開發□□洞已經夠南了,開發古街隻能難上加男,鄉長讓大家一定要有心理準備。要是沒開發好,引發比較激烈的輿情議論,那可就得不償失。這五裏長街的明清古建築群自從十年前被選為省級文保單位,也陸續有上級領導提過想搞開發,但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困難不了了之。現在徐洪福和薑崖再次提出開發意圖,鄉長不能不謹慎。

薑崖自然知道,“是。鄉長提醒地對。我們是該有心理準備的。所以剛開始的開發方案就要考慮多方利益……”

兩人正討論著,一個五十多歲的精瘦男人走了進來。

“哎呀,陳支書,你可來了!”徐洪福趕緊起身把人迎進來,“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你盼來了!”

這人正是古街所在村子碼頭村的村支書陳元基。隻是他寡言少語,徐洪福頗為誇張的迎接方式像是打在一團棉花上毫無回音。

陳元基輕輕點了下頭,徑直坐到了凳子上。

徐洪福看了一眼薑崖,笑道:“山歌賽初賽舉行時多虧陳村支書慷慨支援我們十

來個人維護秩序,不然那麼多人可真是容易出事。”

“是啊,”薑崖接話道:“我們還說抽空上門拜訪您當麵道謝。”

陳元基壓根不想來,可鄉長葛興國一個電話打過去,他不得不親自上門。

“我可不想讓什麼青皮猴子撞壞山陝會館裏的一塊磚。”陳元基淡淡道。

薑崖雖然很少和陳元基打交道,但知道這人臉黑嘴硬心卻軟,作為碼頭村的村支書,也作為從小在這裏長大的老住戶,他對老街有著不一般的感情。當初他找到對方說鄉裏決定舉辦山歌賽,初賽地點定在山陝會館。剛開始陳元基極力反對,說山陝會館在過去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進去的地方,雖然現在已經喪失原有功能,但它畢竟是已經上百年的老建築,萬一出現安全事故,房子損壞,人員傷亡,那可如何是好。薑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想辦法調撥了一些資金把山陝會館修繕一番,還找了安全評估專業人員,對會館建築尤其是戲台進行了摸排調查,好在山陝會館是兩省商人拿真金白銀建造的,雖然過去數百年,依然堅固如初。他拿著安全評估報告找陳元基,對方拿著老花鏡研究了半天才同意,還主動找了十來個人幫忙維持比賽紀律。

就是那次,薑崖發現這位村支書是個能辦實事的操心人,隻是平常不顯山不顯水,默默無聞的好像沒什麼擔當而已。

徐洪福笑起來,

“連我那三天都在山陝會館盯著,生怕把咱們祖宗留下來的寶貝給損壞了。當然,山歌賽效果還是不錯的。現在咱們明清一條街算是出名了。”

陳元基還是那一副淡淡的樣子,“也隻在市電視台露個臉,不值得說道。”

徐洪福知道陳元基的性子,也不生氣,給薑崖使了個眼色讓他接著講。

“本來今天鄉長想親自找你談談,但他被緊急叫去縣裏開會,所以讓我們兩個先給您聊聊。”薑崖緩緩道。

“你們帶著老辛在外麵跑了一圈,又帶著市電視台的領導去他的老酒廠轉悠一圈,幾個有錢人還開著車從外地跑來參觀,動靜鬧得可真不小。”陳元基大拇指和食指不停地搓著,眼波沉沉。

已經有好幾撥人來他家找他聊,大家都在猜測這兩個鄉產業辦的人到底要幹嘛。

從金竹村和□□洞景區項目啟動,陳元基就在默默關注這個不去大城市卻回到農村的年輕大學生——看著薑崖被金竹村人罵,看他不被理解,不被支持,看著他深更半夜往金竹村跑,就為了勸全村人同意開發□□洞,不過短短兩個月年輕白淨的臉龐就變得黝黑。再後麵他竟然破除千難萬阻把這事給幹成了。

開園時的人山人海讓陳元基震驚,連帶著這條沉寂了多年的五裏長街也來了不少人玩。尤其這次十一國慶,山歌賽的啟動讓這條街結結實實地熱鬧了幾天,好些人借機

賣了點土貨賺了些錢。有幾個吃到甜頭的人動不動就找他聊,說人家金竹村村支書宋香巧在薑崖的帶領下都能帶著全村人發展旅遊賺錢,他們碼頭村有這麼牛掰的古街,這麼好的條件,咋就不能天天賺錢?

他沉默了很久,不知道怎麼回答。在他眼裏,時間還短著呢,金竹村和□□洞今後會走向哪裏,一切還是未知數。

他隻知道一點,他是碼頭村的村支書,如果沒有最好最優的方案,這條延續了數百年的古街寧可繼續這麼沉寂著,也不能隨便搞東搞西。

這是他必須守護的準則,天王老子來了都不能改變他的主意。

薑崖笑起來,“總要出去見見世麵。”

他知道辛老爺子找過陳元基,想必這位陳村支書也知道鄉長讓他來到底是為了談什麼。

薑崖從抽屜裏拿出計劃書,雙手遞過去。

“這是初步方案,”薑崖道。

陳元基沒接,“我們這條街上700家住戶,你們不會想著逼著我們遷走吧。”

薑崖知道他抵觸心理嚴重,依舊笑道:“這點我向你保證,這種事,現在不會發生,以後也不會發生。”

陳元基冷哼一聲,“你向我保證?小薑同誌幹得這麼好,說不定過幾天就調任高升了,還能管我們這窮鄉僻壤的事?”

徐洪福佯裝生氣道:“老陳,咋回事啊你?怎麼跟吃了槍藥似的,逮著誰都要掃射啊。”

這人又不願意看計劃書,僅憑自己

理解就在這瞎說,薑崖也不氣,從來這裏第一天,他就知道事情要是好做這裏就不叫竹坑鄉。

“不是我夾槍帶棒……”陳元基作為碼頭村的村支書,他想到的第一條就是他管轄片區的住家戶的利益不能受到損害。

“我明白您的擔憂。”薑崖道,“要是一條古街空蕩蕩的沒有原住民,隻有遊客,那遊客來看什麼?隻是房子嗎?”

他的話讓陳元基一愣。

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古村古街古鎮古城。資源條件好、交通區位好的,尤其是長三角地區魚米之鄉的那些古鎮古村早都開始謀劃發展旅遊。其中不乏有些古村古鎮被有錢投資商全權買下,包括房產權和旅遊運營權,一次性付款,以後這些古村古鎮就和原住民沒有一點關係,他們就此搬遷,離開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

這種“騰籠換鳥”似的模式,看似“買定離手,你好我好,互不牽扯,幹幹淨淨”,把原住民徹徹底底換成了外來的經營者,古建還是那個古建,古街還是那條古街,但這種曆史文化底蘊濃厚的地方最為寶貴的生活氣息則消失殆盡,留下來的隻有令人煩躁的賣東西的吆喝聲,再也沒有清早陽光下各張互相打招呼的臉,水邊浣洗的手,閑庭信步邁在古街上的時光……到處隻剩下生意。

陳元基聽了薑崖一番解釋後這才把抵觸心理緩和下來,默默把計劃書接過來看。

計劃書上

麵寫得很清楚,古街開發第一條就是要保護。若是為了發展旅遊搞大拆大建,那會是逐本舍末,毫無意義。遊客也不會喜歡這種假大空的人造古街。第二條就是不強製搬遷,原來什麼樣還會維持什麼樣。

政府會在保護的基礎上,對整條古街進行統一規劃,統一保護,其中重點工作有古建維護、拆除違建,電線下埋,還有排水排汙管網的整治等。

陳元基看著計劃書,看似簡簡單單的數行字,可真要實施起來,每一項都不容易。這牽扯太多利益相關方,隻是想想他的頭就很大。

徐洪福笑道:“老陳,你是碼頭村的村長,你對你們村的情況最熟悉,這項工作必須得到你的支持才行。所以今天請你來是想先給你透個氣,接下來很多政策就要請你和我們一起具體執行了。”

不說別的,拆除違建這一項就讓陳元基心有餘悸。這條街上700戶人家,情況複雜,除了有地契的有主房子,還有很多房主去了外地多年沒回來的“無主”房子,想拆還得先找到這些人,怕是這項工作都要耗費大量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