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興會現在一共建立了六所正規醫院。
這六所醫院分別是位於複興城的複興會第一人民醫院,位於枝江縣城城外的複興會枝江人民醫院,位於鬆滋縣城城外的複興會鬆滋人民醫院,位於大冶縣城城外的複興會大冶人民醫院,位於石柱土司地區的複興會石柱人民醫院和複興軍陸軍總醫院。
至於設立在各個工業企業和農場的衛生所,也在為各個單位的職工幹部和家屬提供著全麵的醫療服務。
從目前階段來看,複興會的化工企業通過對杜仲的加工,已經生產出了質量基本達標的膠管等器材。並且複興會已經能夠通過工業手段在工廠中生產各種各樣的基礎性化學藥物。
生理鹽水、葡萄糖、酒精、消毒劑、阿司匹林、磺胺等藥物,複興會的專業工廠都已經能夠進行專業化和規模化的大批量生產了。
複興會從1619年開始到1626年,總共培養了專業軍醫和全科醫生(基本達到七八十年代鄉鎮衛生所和醫院水平。這是因為學員的基礎知識水平和使用教材的水平的限製導致的。)一千兩百多人。
雖然還不能醫治比較麻煩的嚴重疾病,可是像感冒發燒,各種炎症,簡單的如闌尾炎手術等等方麵的治療工作,複興會培養的這些醫生已經都能夠進行比較專業的,成功率超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治療了。
在十七世紀早期,能夠為這個時代的中國人提供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醫療服務,這已經是王書輝這種可以穿越時空的哆啦A夢能夠做到的最高水平了。畢竟醫療技術的發展是和基礎科學的發展相是相吻合的。以複興會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這樣的醫療水平已經是複興會能夠做到的上限了。
即使在王書輝這個現代人眼中,這種七八十年代的簡陋鄉鎮醫院的醫療水平無法讓他感到滿意。可是對於複興會統治區域內的那些平民百姓來說,不需要太過高昂的費用,企業職工和職工家屬甚至可以免費享受醫療的這種狀況,就已經令他們無比的滿意和感激了。
更何況,複興會醫院的醫療水平遠遠高於本時空的那些半巫半醫土著醫生。
因為感受到了肖文龍階級立場的動搖,閆愛華決定用事實進一步教育肖文龍,改造肖文龍。他的具體做法就是,領著肖文龍參觀位於枝江縣城外的複興會枝江人民醫院。
複興會的醫療體係,是一種防疫工作和全民醫療工作相結合的體係。複興會衛生係統的主要工作,一方麵是對複興會統治區域內的所有民眾開展防疫工作,給所有持有複興會戶口本和身份證的居民進行疫苗接種(王書輝從現代大批量采購的)。天花、霍亂等基礎性疫苗已經在長江以北湖廣地區得到了普及。
另外,複興會非常注重基礎醫療工作的開展。每年畢業生達到兩千人左右的複興會醫學院教育出來的醫學生,每學期都要在各個居民區和農場、工廠的職工住宅區坐診實踐。基層醫療經驗不滿三年的醫務工作者是沒有獲得升遷和繼續教育的權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