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章 達成了意向協議(2 / 3)

歐洲的中國貨風潮,早在1860年就開始嶄露頭角,不過那時候主要是一些高端產品,比如一些精美價廉的中國珠寶,中國不鏽鋼,中國鋁製品等等,更多的是達官貴人喜歡的東西。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中華帝國獲得了全國政權,並實行更加開放的對外貿易政策之後,中國貨的海外輸出數量跟輸出種類都與日俱增,逐步呈現出一種橫掃全球的氣勢。

之所以說是橫掃全球,是因為中國貨大都以物美價廉著稱,尤其是很多東西還是中國獨有的,需求量還特別大。

比如中藥這個東西,目前就在歐洲十分流行,原因就是中藥的效果顯著,很多歐洲的疑難雜症,尤其是過去的不治之症,都可以用中藥治療,而且是立竿見影的效果,特別大明顯。

就因為中藥的效果顯著,價格又年年降低,尤其是可以通過走.私等途徑獲得中國的廉價內銷藥,所以歐洲市場對中藥的需求量是與日俱增,簡直是到了一種來者不拒的情況了,甚至因為中藥的流行,英國人還特意發明了一個英文單詞,就叫ZhongYao,直接照搬了中藥的漢語拚音,以此來當作中藥的名稱。

當然,這裏的所謂中藥,並不是滿清時代的傳統中藥,而是主要指由皇室藥廠生產的各種現代藥品。

這其中,磺胺類藥物中的“黃安粉”,無疑是其中生產數目最大,也是出口數目最大的一種藥。至於原因麼,除了這種藥物屬於廣譜抗菌藥,能治療多種疾病外,最關鍵的是這種抗菌藥的價格最低,能讓普通的歐洲人所接受。

不過,被稱之為“黃安粉”的磺胺類藥物,歐洲普通人的購買數量其實並不是最大的,購買數量最多的是各國的軍隊!

原來,磺胺成分的黃安粉具有明顯的殺菌功效,能有效的治療破傷風等傷口炎症,還能治療細菌性痢疾,水土不服等疾病,所以對軍隊官兵的作用最大,堪稱是救命藥。

發現這種藥的功效之後,英國最先開始給自己的官兵裝備這種藥物,尤其是殖民地軍隊,這種東西更是標配,因此大大減少了非戰鬥減員。

很快的,法國、西班牙、荷蘭、奧地利、普魯士等國家的軍隊也先後大量采購這種藥物,來給自己的官兵配備上,並當做了戰場救命的必備藥物。

除了歐洲國家外,正在交戰的南北美國也對這種藥物青睞有加,不但南方軍大量采購,受限的北方軍更是想盡一切辦法購買這種藥物,甚至不惜加大了對走.私船隊的補貼力度。

總之,在全歐美的整體醫學還不發達的情況下,黃安粉這種效果顯著,產品成熟,價格又相對低廉的中藥橫空出世,立刻利用自己的技術壟斷跟立竿見影的效果,開始了全球搶錢的行為,其價值絲毫不下於21世紀初的石油,而黃安粉甚至因為供不應求以及不可或缺的原因,已經成了一種全球性的硬通貨。

相對來說,像海落因製品,還有其他青黴素等更高級的抗菌藥,雖然效果可能更好,但因為價格太高,普通人消費不起,反倒逐步開始沒落,每年對外出口的銷量雖然還在增長,但增長速度非常緩慢。

盡管更高級的特效中藥其實單位利潤更高,但無奈110特區自從能夠自己利用化學合成的方法生產磺胺粉之後,黃安粉的產量開始暴增,薄利多銷之下,磺胺藥的整體利潤已經超過了任何一種藥品。

所以慢慢的,黃安粉開始成為中藥的出口主力,並因此引發了一種現象,成為了一種新的流行產品。

黃安粉的流行,在給中華帝國帶來巨額利潤的同時,也帶動了其他中國貨的流行,最終因為物美價廉以及獨特的功效,讓歐洲重新瘋狂的迷戀起了中國貨。

結果就是,歐洲的大量資本開始投入到經營中國貨身上,甚至因為這個現象,讓英國紡織工業的萎縮也變的不是那麼明顯,沒有對社會形成比較大的衝擊。

那種所謂沒有對社會形成比較大的衝擊,是指沒有對英國社會產生過大的衝擊,畢竟大多數英國工廠主不是被動停產,而是主動放棄利潤率變小的紡織工業,轉行去經營中國貨,或者做中國貨的歐洲代理,或者直接投資中國,賣給中國原材料,然後利用英國在全球無處不在的殖民地以及超強的海運能力,反過來賺別人的錢。

但是,英國的工業,特別是紡織工業在急劇萎縮是不爭的事實,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對棉花,尤其是高檔美國棉的需求大大減少。

要知道,過去美國棉之所以供不應求,是因為美國長絨棉具有獨特的品質,能紡出很細膩的高檔布匹,簡單來說,就是用美國長絨棉紡出來的布匹,更薄更細更緊密,相反,用其他棉花紡出來的布匹,則更厚更粗,屬於低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