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死別(2 / 2)

“他在包公府給櫻花公主守靈,說是在他們皇上沒有旨意之前,暫不讓任何人入府。太子本來一直跪在禦書房裏,皇上罵他要跪去包公府跪,現在他就真的跪到了包公府的外頭。”

夏子末知道現在的情況隻能等待了,就是不知道等到的是邯國何種的雷霆手段。

剛回到府中,阿刁又得到消息,根據錢明壯勘察的結果,在那個逃跑的侍衛的住處,發現了一些線索,表麵上什麼物事都在,沒有任何預先出走的痕跡,但奇怪的是家裏沒有找到一點值錢的東西,更沒有一點細軟。

夏子末知道這個消息的含義,表明了或許是一起有預謀的刺殺事件。

“這膽子也太大了。”阿刁驚訝道:“這事性質可就更嚴重了,誰會對櫻花公主下手呢?太子不會有這個膽子吧?”

當夜,長德殿上爭論聲此起彼伏,以徐文昌為首的一派強烈請奏對太子進行懲戒,以正朝綱,甚至必要情況下,為安撫邯國,應不惜廢除太子之位。反對聲更加是義憤填膺,認為這是一起有預謀的陷害事件,目的是動搖國本。

如此爭吵不斷,綿延至淩晨。不少人紛紛感歎,現在朝廷沒有主心骨,如果左丞相還能主持朝政的話,當不至於混亂如斯。

有不少人在等著看太子的笑話,包括夏子末在內,這件事發酵到現在,心裏有了某種意料之外的期待。阿刁已經派了十數人,在包公府的附近,不分晝夜的觀察事件的進展。

太子不知何時已被包營生讓進了府裏,畢竟是在夏國的地盤上,包營生知道他該有的分寸,張明浦也來到了包公府,從辰時一直呆到了亥時出來。第二天他又進出包府好幾次,每次從包府出來之後必然要進宮向皇上稟報。到了傍晚時分,又出現了新情況,殷天昊竟然跟陵王雙雙進了包公館。

不少人大感意外,看來許久未露麵的陵王再次出山,還是臨危受命。祭奠事務很快展開,從靈堂布置到賓客安排,陵王內外協調,親力親為。

包營生反倒成了甩手掌櫃,但是他人閑心不閑,坐立難安,北方來的每一道聖旨,對他來講都是一道生死判令。不光是他,很多人都在眼巴巴的等待著頭頂的屠刀斬下來。

許青的名字在這一天的早晨突然就耳熟能詳起來,從口口相傳的消息裏,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二十多年前跟四大家族首領齊名的軍中翹楚,幾人同為驍勇營的同僚,同樣師從已逝的首訓大人馬淨之,隻因他脾氣更加古怪,受到眾人排擠,更是一直被齊百成壓一頭, 便衝動之下北上邯國,沒想到成就了他的一番偉業,跟隨閔司燾打下了更大的江山。

而現在他正在日夜兼程,率領五千驍騎營騎兵,直奔京城而來。

全城百姓都在猜測邯國此舉何意?難道要兵臨城下嗎?包營生已經被這個問題問怕了,無論是陵王和殷天昊,或者張明浦,都反複的跟他打探了好幾遍, 懇請他從最熟悉的戰友角度最大限度的揣度閔司燾和許青的用意。甚至跟他探討許青有沒有借機報複的可能,畢竟二十年前的不得誌,加上他的爹娘在京城並沒有得到善待, 於七年前相繼離世,可謂是新仇舊怨。

包營生以他夏國忠實朋友的身份再三聲明他揣測不到。幾人合計下來,迅速確定了在許青到達之前可以作為的幾件事,首當其衝,便是趕緊修繕許青爹娘的墳墓,其次應該立即籌措銀兩,現在到了花大錢的時候了,積累十年庫,今朝一夜花。

陵王和殷天昊向皇上稟報之後,深得皇上讚許,看來數十名朝官們在長德殿爭吵一晚上還不如他兩人商討的結果來的務實。

可是墳墓修繕容易,接下來這大把的銀子如何籌措?國庫現在光是發朝官們的俸祿都有些吃力。

殷天昊倒是出了個主意,“聽說尚宮局在宮裏頭設立有周濟箱,寬裕一點的娘娘會把多餘的物件拿到尚宮局調劑給其他宮的娘娘,偶爾也會有富裕點的娘娘拿出銀子來貼補其他妃子的,效果很是不錯。既然這樣,咱們也可以效仿,由戶部主持,設立周濟箱,倡導朝官們捐贈,特別是可以發動商行的買賣人行動起來,許他們一個效忠皇上的機會。

果然,皇上深以為然,立即叫來戶部尚書郝立盛,擬出執行方略,對於捐獻者,朝廷將在未來若幹年給予稅負減免,表現突出者,可對參加科舉考試的家屬優先錄取。

包公府靈堂已經搭建完畢,皇上親自前來祭奠,然後與包營生在內室密談了半個時辰。

太子已經守了兩夜,疲憊和懊惱之情刻在臉上。皇上走到他身邊,欲言又止,冷哼兩聲就走了。

然後朝官們紛紛前來,一時間,祭奠人群擠滿了靈堂。

在陵王的統籌安排下,整個祭禮有條不紊的進行,隆重且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