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明視親手撿起一個頭骨,西乞術撿起一對腿骨,把他們放在一顆鬆樹下挖好的坑裏。
秦穆公手拿鐵鍬在一顆鬆樹旁挖坑,挖出了一束竹簡,對白乙丙說:“這裏怎麼還有文牘?”
擦去泥土,打開一看,隻見上麵寫的是:
此行鄭國不足慮,必須防晉國。崤(xiáo)山地勢險要,一定要謹慎,你在此處不死即俘,幾乎不能生還。我將去此地為你收屍。
白乙丙哭了,對穆公說:“這是上次出征前我父親送給我的密函,令我謹防晉國襲擊。”
秦穆公落下眼淚,悔恨不已,仰麵對著蒼天,哭訴著說:“蹇叔大夫百裏大夫,崤山慘敗是寡人拒諫的結果,是寡人的罪過!”
士兵們把崤山的屍骨都收斂起來。在幾個大鬆樹下形成了一個個墳堆,墳前豎起墓碑。
第二天,秦軍在營中殺牛宰馬,抬到新墳旁邊祭祀。穆公穿著白色的孝服,親自灑酒,放聲大哭。孟明等將帥都跪在地上久久不起,哀慟三軍。秦穆公對著蒼天山川拜了又拜,大聲起誓:
天地日月,山川河流,死難冤魂,生靈子民們,你們都聽著:自大者多失算,避免過失必納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崤山的教訓,蒼天可鑒。聽從賢者,使用人才,事業才能成功,國家才能興旺!……”
秦穆公慷慨激昂,講得鏗鏘有力,士兵臣民都佩服。這段講話被史官整理成著名的《秦誓》,收入《書經》。
由餘聽了秦穆公的話,被穆公的真誠所感動,自言自語地讚揚說:“穆公心胸坦蕩,敬賢愛能,孟明視夠慶幸的。這樣的明主值得輔佐。”
秦穆公領兵乘勝從山路回到了秦國,伐晉大捷振奮民心。去年被晉國奪去的江邑彭衙二城的百姓聚集起來趕走了晉國的守將,領著晉兵乖乖退回,二城自動回歸秦國。
秦穆公回到國內,拜孟明為亞卿,西乞術白乙丙都有封賞。為了紀念伐晉的勝利,把蒲津關改名為大慶關。這場戰役從燒船開始,是最早的背水一戰的戰例。
回到雍城,由餘的心情一直沒有平靜。他想為穆公做點事情,就向秦穆公建議討伐西戎。秦穆公非常欣賞,就令由餘製定作戰方案,派三帥帶兵進軍西戎。三帥按照由餘的指點領兵進攻西戎,路徑非常數。戎王赤班還在聽歌,孟明帶領輕兵就到達了。戎王沒有來得及調動兵馬,就被晉兵包圍,沒有辦法,就投降秦國。孟明把戎王遷到雍州,留兵駐守西戎。
秦軍的強大,諸戎都有耳聞,都非常害怕,紛紛向秦國遞交版圖,投降歸順秦國。西戎二十多個國家共同尊秦穆公為伯主。個別沒有投降的小國,孟明兵到直接滅掉,在那裏設立郡縣,秦國新開辟疆土一千多裏。從此秦穆公成為西戎的霸主,稱霸西戎。
秦穆公的威名遠揚,周天子也不得不刮目相看。再說,秦穆公稱霸西戎,西方得以安定,也解除了對朝廷的威脅。周襄王對尹武公說:“現在秦國和晉國差不多,他們的上代都對王室有功勞。前些年重耳主盟中夏,朕冊封他為侯伯,現在秦伯任好強盛不亞於當年晉國的重耳,就像晉國一樣冊封怎麼樣?”
尹武公說:“秦伯自己成為西戎伯主,沒有來朝廷報告。現在秦國和晉國關係惡化,晉侯驩能夠繼承父業,仍然是中夏伯主。如果現在冊封秦國,就會引起晉國不高興。應該派人去秦國祝賀,使秦國感恩,晉國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周襄王命尹武公出使秦國,代表天子賜給秦穆公金鼓,祝賀秦穆公成為西方的伯主。從此秦國成為西方的大國。按照禮製,朝廷嘉獎,諸侯應該去周都覲見周天子。秦穆公已經年老,也不想行動,就派公孫枝代表他去洛陽向周襄王謝恩。當年,由餘去世,秦穆公拜孟明為右庶長,就是首相。公孫枝從洛陽回到雍州也告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