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有個幼女,出生那天有人送來一塊珍璞,安排宮中的玉匠進行雕琢,得到的是一塊碧綠的美玉。幼女周歲過生日,母親穆姬安排抓寶。宮中的幾案上擺放了許多珍貴的珍寶,讓幼女去抓。幼女圍著幾案轉了一圈,看著那麼多的珍寶都不伸手,走到這塊玉跟前,雙手捧著,不肯撒手,別的什麼珍寶都不看了,愛不釋手。穆公樂得哈哈笑,當即就給這個孩子起名弄玉。弄玉漸漸長大,出息得非常美麗,非常聰明,愛好音樂,喜歡吹笙,不用老師教自己就會吹,而且自己譜調,優美動聽。為了鼓勵女兒,穆公就命能工巧匠把那塊碧玉做成了一支精美的笙。弄玉非常喜歡,玉笙吹出的聲音就向鳳凰鳴叫,那樣美麗動聽。穆公十分鍾愛自己的幼女弄玉,就專門給弄玉蓋了一個兩層樓,命名“鳳樓”。樓前有一個高台,命名鳳台。弄玉就住在這裏。
弄玉長到十五歲,聰明伶俐,國色天香,穆公說:“我兒已經長大,父親給你找一個未婚的大國諸侯,或者世子,讓你當上國母,一生享不盡榮華富貴。”
弄玉頭一歪,小嘴一撅,非常堅定地說:“我不嫁王侯太子,我要嫁的必須是善於吹笙的人,能夠和我唱和的知音,才是我的丈夫。其他的我都不從。”
穆公說:“好,好!隻要我兒說出條件,父親為你尋找。”秦穆公就派人四處尋訪愛好吹笙的少年男子,找遍天下也沒有訪到。
秦穆公稱霸西戎,周天子嘉獎之後,秦穆公大宴群臣,褒獎功臣,慶祝秦國的興盛,整個秦國一片歡騰,到處都是喜慶的氣氛。
弄玉也為父親的佳績而高興不已。晚上,弄玉在鳳樓上向窗外看去,風清月朗,漫天繁星爭相眨眼,不覺心曠神怡,命侍兒點燃一炷香,拿出碧玉笙,靠在窗前吹奏。鳳樓上響起美妙的旋律,聲音清脆,響徹天際,弄玉感到非常愜意,心情爽朗。忽然一陣微風吹來,聽到遠處有和聲,這聲音若遠若近,又能聽到,又聽不太清。就放下玉笙,靜耳傾聽那遠方的聲音,然而那和聲卻同時停止。弄玉略略覺得有點遺憾,想弄明白這和音來自什麼地方,可是和聲停了。她在床邊倚坐到半夜,耳邊總是繚繞著方才那遠來的和聲,可是那和聲一直沒有再來。困意襲來,弄玉還像是在等待著什麼,不甘心地把玉笙放在枕邊,勉強就寢。剛剛閉上眼睛,就看見西南天空開了一道大門,放射出七彩霞光,燦爛奪目。一個美男子頭戴羽冠,身穿鶴氅,騎著一隻七彩鳳凰從天門飄然而下,來到鳳台之上,對弄玉說:“我是太華山之主,上帝命我和你在中秋節時結婚,結永世之好。”說著就從腰間解下一支紅色的玉簫,倚著欄杆吹了起來。隨著悠揚的簫聲,七彩鳳凰也展翅起舞,鳴叫唱和,鳳鳴與簫聲相合如一,悅耳動聽。弄玉沉醉在美妙的音樂裏,感到無比的幸福。
弄玉沒有聽過這麼好的曲子,就問:“這是什麼曲子?”
美男子說:“這是《華山吟》第一弄。”
“這曲子,我可以學嗎?”弄玉問。
“我們將成為一家人,為什麼不能教你呢?”美男子就牽弄玉的手。弄玉好像過了電,一下子驚醒了。夢中的事情就像真的一樣,他閉上眼睛,夢不再來。起身坐起,看看窗外鳳台,空無一人,更沒有什麼鳳凰。
早晨起來,弄玉去向父親問安,說了做夢的事。穆公就派孟明去太行山尋訪弄玉夢中之人,有一個山野逸士指著山上說:“山頂明星岩下有一個奇異之人,自從七月十五來到這裏,搭了一個草棚住在裏麵,每天晚上都用玉簫吹奏一個曲子,聲音悅耳,遠近都能聽到。許多人聽了都停下手中的活計,在院子裏望著明星岩方向靜耳傾聽,聽後興奮得久久不能睡覺。”
孟明就登上太華山,來到明星岩下,看到一個男子,容貌美麗,頭戴羽冠,身披鶴氅,飄飄然就像神仙一樣,仙風超俗,就像弄玉描述的夢中人一樣。孟明一看就知道這個人不一般,就上前拱手一拜,打招呼說:“請問先生貴姓?”
男子說:“免貴姓簫,我叫簫史。敢問貴客是何人,為什麼來到這裏?”
孟明回答說:“我是本國的右庶長百裏視,字孟明。國君的愛女愛好吹笙,找女婿必須是一個會吹笙的知音。聽說你精通音樂,國君非常想見見你,特命我來迎接。”
簫史說:“我隻是粗通韻律,別的沒有什麼特長,恐怕要讓國君失望,不敢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