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宋熙恩很不喜歡自己下麵的組員,個個都是副元老級的樣子,對她的指令愛理不理的,鄭春天和李萌她就算了,連才比她進組裏早三個月的於蕾都不把她放在眼裏,她心裏很是不爽。
她曾在台灣工作過幾年,在台灣時如果下屬不聽話,她直接讓當事人立馬走人。台灣就業壓力大,裁人賠錢也不多,她的這個行為老板也不反對,她的高壓政策倒是非常有效,底下十幾號人,中青年年紀的,個個都視她的話為聖旨,不敢違命。
大陸這邊就不好整,且不講她勢單力薄,雖有彼特罩著,畢竟還是拗不過地頭蛇,更別提大陸勞動法保護雇員,無故炒一個要花員工全部工齡加一個月的薪水,負麵影響也很嚴重,說不定人還沒炒,自己都要卷鋪蓋走人。
左思右想,她真是不甘心。她本來到這邊上班的初衷不是提高自己業務水平或者管理能力,而是混個級別再跳到亞太總部新加坡或者全球總部鹿特丹,現在底下這般小鬼攪得她不得安寧,前陣子彼特還私底下提醒她注意一下形象,華南區這邊說她的風評很差,如果不及時調整,傳到大中華區對她沒好處。
宋熙恩當時一肚子氣,她又不好在新加坡老板彼特那裏發作,回來在即時通和香港同事把大陸人好好批個遍。她開始說大陸人循規守舊,非常教條主義,她發現於蕾每個月都發給客戶兩個相似的報表,她讓對方寫郵件給客戶說以後隻發一個報表以避免重複信息,同時能減輕工作量。
“她竟然不願意,她說根據和客人的操作協議,每個月都要發這兩個。”
“她說得也對呀。”香港同事並沒有覺得有任何問題。
“我問他們為什麼要發兩個相似的,她說不知道。以前的同事談合約時就是這樣,可是那是幾年前的,說不定客人現在並不需要呢,所以我讓她寫郵件去問客戶,她想都不想,直接拒絕。”
“那你怎麼辦?”
“我說她不寫郵件沒關係,以後隻發一個,出了問題來找我。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他們從來沒想過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我最近看他們做的事情,發現很多表格都不標準,從來沒有人想過要規範。”
宋熙恩沒有和她香港同事說,後來客戶看到每個月隻發一個表格果然回來找她們了,於蕾不願意回郵件,她便出頭寫郵件給客戶解釋說發現兩個表格信息重複覺得沒必要,希望能夠大家有時間開個會來探討一下必要性。客人不給麵子,直接回複說如果需要調整時他們會通知,要求立馬補發漏發的那個。
宋熙恩前麵一直和組員強調溝通的重要性,說多要和客戶溝通把雙方之前簽的一些協議條款調整,她在那裏叫囂說協議是雙方同意後才執行的,她都沒同意怎麼行?當時組員對她很不屑,覺得這些協議是全球客戶經理簽的,與你何幹。現在再碰到客戶這個釘子,底下的人更覺得她沒什麼情商,對她越發無視。
“大陸人都這樣了,你何必和他們一般見識?”香港同事忙開解。
“我才不和他們一般見識,總有一天我肯定會讓她們唯我馬首是瞻。”宋熙恩在屏幕旁邊咬牙切齒的打下這幾個字。從小到大,她非常有主見,要做到的事情一定做得到,比如考上南洋理工,這次她就不相信自己辦不到。
自從跟林安琪討教後,鄭春天的態度就收斂了不少,情緒也緩和了很多,當然非暴力不合作的情況也急劇增加。在你無力改變周邊環境時,你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態度。鄭春天如果看到宋熙恩發來的即時通過於讓人無語和上火時,她采取忽視的策略;如果宋熙恩在外出差一直打電話找她談些雞皮蒜毛的事而且完全不接受她的專業意見時,她就尿遁或者不接電話,以免情緒激動殃及周邊同事;如果宋熙恩回來和她在小會議室裏談心聊發展,她就順其話頭表決心。完完全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然也因這些做法避其鋒頭,使鄭春天的工作日不那麼難過,想辭職的心也弱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