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恨怛羅斯(3)(1 / 3)

有關知識:

1.國古代的軍規——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nb,

其二: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之。

其三:夜傳刁鬥,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製,此謂構軍,犯者斬之。

其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之。

其:所用兵器,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弊,此謂欺軍,犯者斬之。

其七:謠言詭語,捏造鬼神,假托夢寐,大肆邪說,蠱惑軍士,此謂淫軍,犯者斬之。

其八:好舌利齒,妄為是非,調撥軍士,令其不和,此謂謗軍,犯者斬之。

其:所到之地,淩虐其民,如有逼淫婦女,此謂jin軍,犯者斬之。

其十:竊人財物,以為己利,奪人首級,以為己功,此謂盜軍,犯者斬之。

其十一:軍民聚眾議事,私進帳下,探聽軍機,此謂探軍,犯者斬之。

其十二: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於外,使敵人知之,此謂背軍,犯者斬之。

其十三:調用之際,結舌不應。低眉俯首,麵有難色,此謂狠軍,犯者斬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攙前越後,言語喧嘩,不遵禁訓。此謂亂軍,犯者斬之。

其十五:托傷作病。以避征伐,捏傷假死,因而逃避,此謂詐軍,犯者斬之。

其十:主掌錢糧,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謂弊軍,犯者斬之。

其十七: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2、唐代的革帶吸收了少數民族地特點。在革帶的飾件—帶胯下麵的環上,裝有一根根的小皮帶,稱作“鞢革燮帶”,盛唐以後,胯下的環逐漸廢去,鞢革燮小帶直接穿過胯上的“古眼”垂掛下來。“鞢革燮帶”是為了便於佩掛一些根據朝廷的規定各級官員必須隨身所帶地物件。《舊唐書※#8226;輿服誌》載:“上元元年八月又製:一品以下帶手巾、算袋。仍佩刀、礪石,武官欲帶者從之。景元又製:令依上元故事,一品以下帶手巾、算袋,其刀、礪石等許不佩。武官五品以上佩佩刀、刀(匕首)、礪石、火石袋等七事也。最高等級為十三胯(如初唐時李靖即是)。佩物製度廢止後,為了區分官員勳級,又實行了佩魚製度。“魚”原為出入宮廷的信符,分成兩半,一半存於宮,一半裝在官員地魚袋內佩帶在身。武則天時代,魚袋逐漸成為官員勳級的標誌。“三品以上飾以金。四品為銀、五品為銅。”開元時期。“百官賞緋、紫,必兼魚袋。謂之章服”----唐代武官常服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下服緋、品七品服綠,八品品著碧----後來朝廷還把魚袋作為軍功的賞賜,因此下級校尉佩魚袋者也不在少數。

===========================================================

來的確實是呼羅珊阿拉伯大軍的先遣隊。

是由齊雅德.伊本.薩裏的心腹愛將,以殺人如麻凶狠殘暴而令河諸國聞之色變的猛將,穆思裏.本.布哈裏率領地一千五百名精銳輕騎,真正的宗教戰士(ghzi)。

對狼狽不堪的塔立丹來說,他們可是天上掉下來的救星。

布哈裏是興致勃勃地帶著指揮昭武聯軍的號令而來的,他萬萬沒想到一來就見到近三萬聯軍作鳥獸散。人數單薄的唐人是怎麼頃刻之間擊垮數倍於之的敵軍地?是唐人太厲害,還是這些第赫幹們太怯弱?岌岌可危的戰局容不得布哈裏多想,他不顧鞍馬勞頓,立刻率領全軍發起了衝擊,迎頭截住了一路飆行的鐵鷂和飛鶻騎兵。同樣鬥誌昂揚,同樣驕橫霸氣,兩支都自詡所向無敵的鐵騎如兩把憤然撞擊的鐵錘,誰也不甘示弱地正麵相碰,頓時金鐵交鳴,火花四濺。一個照麵下來,就有上百騎落下馬去,速度、技巧和勇氣的較量雖隻是電光火石地一瞬間,但交戰雙方立刻意識到:對方乃是生平罕見的勁敵!

布哈裏根本沒想到唐人居然會有如此硬朗的騎兵。要知道,自己的一千戰士可都是百裏挑一,身經百戰的精銳。他們資格最老的,可以說除了帝國極西的法蘭克,幾乎征戰了阿拉伯世界所有的地域;就是年紀輕些的,也伴隨自己橫行河多年。雖然沒有與唐人直接交手的經曆,但布哈裏從來沒聽說以步戰強弩擅長地唐人軍隊裏,有這麼一支厲害地騎兵。他仔細看了看對方的旗號,看到了上麵地飛鳥圖形,難道就是那支傳說的雅羅珊軍隊?

對岸突然升溫的激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留守岸邊的西涼團恐前方有失,立刻拔隊過河。長矟櫓盾,如牆而進,不僅穩住了騎兵的後方和側翼,也將穿透已方騎兵隊形的大食騎兵牢牢堵住。不過,由於此時無人看守河岸,大批敗退到河邊的康軍,包括絕望的烏芝那,終於有了活路。在唐軍無情的追擊下,他們手腳並用,逃過怛羅斯河。繞開交戰的雙方,撒開雙腿和拖身地塔立丹一起逃進怛羅斯城內。暴跳如雷的席元慶揮軍截住了後半段,殺得康軍屍塞溝河,流血染波。

艾哈邁德.哈桑.曼蘇爾發現了戰場一側的高仙芝,雖然不清楚那裏是唐人怎樣的大官,但鮮明華麗的旗幟說明,旗下之人地位非同小可。而且。居然隻有孤零零的幾十騎!絕對是一塊鮮美的肥肉!

穆斯林偉大地詩人卡布爾.本.祖海爾曾在先知穆罕默德麵前做長詩《蘇爾妲離去了》,由此曾得過先知的鬥篷。他那句感動千萬穆斯林地詩句:“使者是光明一片。照亮人間;是安拉抽出的一把鋒利寶劍”如今就繪在曼蘇爾騎隊的戰旗上,這是無數功勳和輝煌戰績贏來的至高榮譽,這樣的旗幟,整個前鋒隊伍裏惟此一麵!

真主必定與我們同在,就象這美麗的詩句所說,我的這一百勇士,就是安拉抽出地一把鋒利寶劍!我們將用生命和鮮血回報真主的恩賜!消滅穆斯林的敵人。完成神聖的“傑哈德”!

“全隊隨我來!傑哈德!傑哈德!”曼蘇爾揚起彎刀,向飄揚各色旗幟的唐軍小隊伍一指,“衝啊,真主偉大!”

“真主偉大!真主偉大!”一百勇士緊隨其後,向高仙芝處猛撲了過去。

“大將軍,先後退吧!”岑參臉色不可避免地發白了,“不然來不及了!”

“本使可以教死人站起來前進,卻不會令自己後退。”高仙芝的眼角抽搐了一下,神色依舊沉靜若水,“嘿嘿,上次後退,是什麼時候啦?某家都忘了,竇金住。本將軍上次令爾等撤退是什麼時候啦?”

“回大將軍,”回話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長臉大漢,他嘴裏咬著弓弦一頭,正在給剛從弓韜裏抽出地硬弓上弦,因此說話有些含混,“小的腦筋死板,惟記得自隨將軍來,從來沒聽將軍下過後退之令。”

高仙芝輕笑了一聲,低聲罵道:“好個死腦筋!”隨即又高聲喝道:“眾兒郎!隨本將軍應戰!”

“嗬!”五十人一起暴喝應命,各自拈弓搭箭。抖開了陣勢。

“岑典史。”高仙芝幽雅地取出自己的長弓,往手掌裏哈口氣。“此時可有吟詩做賦的雅興?”

話音未落,高仙芝已經颼的一箭射出,前方一名大食騎兵翻身墜地!

“好,好箭法!”岑參嘴皮都開始發白,說話自然哆嗦,他真的沒有看清楚高仙芝是怎麼拉弓,怎麼瞄準,又怎麼放箭命目標地。

牙兵們也連發三矢,敵十餘騎應弦落馬。相距二十步,牙兵們棄弓舉槊,迎來了大食勁騎的第一擊。

敵方的綠色新月旗變得碩大無比,上麵如蚯蚓般彎曲的奇怪字曆曆可見,敵騎近在咫尺了!牙兵們的馬槊直直地指向了滾滾而來的大食彎刀!“殺!殺!”他們繃緊了渾身的肌肉,發出了應戰的呐喊。

強勁的馬蹄聲和賊的咆哮隨疾風而至,岑參不由自主閉上了眼睛……

作為一個官,他從來沒有如今之近地感受沙場濺血!

“砰!”兩雄相遇了!

岑參地每根毛發都在那驚心動魄地一瞬間悚立起來,他的耳朵裏湧進了一片雜亂地轟鳴:有戰馬的嘶鳴,刀槍的格擊,肢體的撕裂,垂死的慘號!在那後來的一段時間裏,岑參甚至喪失了意識,他仿佛旋轉著掉進了一口海底的枯井,除了轟轟聲,什麼也聽不見,什麼也看不見。

直到有一汪熱乎乎的液體撲濺到他臉上。

岑參奮力睜開眼睛,看到的是一片割裂的血紅,一片淩亂的血肉橫飛!

還有一把高懸在自己頭上的大食彎刀!

岑參嚇得靈魂出竅,他下意識地抬手去擋,沒有想到自己這樣是何等可笑。

駭人的大彎刀沒有落下來,因為一枝箭鏃突然從對方眼眶裏突將出來。身材高大的大食騎手山一般倒下,彎刀掠過岑參頭頂,飛出去老遠。即便如此,也把岑大詩人駭得跌下馬來!

落馬的岑參抱頭連滾。許是祖墳冒煙,昏天黑地滿地亂滾地他,居然沒有被紛亂交戰的戰馬踏到。被胳膊遮擋的視線穿過煙塵騰騰的馬蹄,閃過最後幾幕清醒的畫麵:一張倒立的血臉,一柄折斷的馬槊,一塊黃色地馬臀,而岑參最後看見的。則是李天郎地大槍!

有救了!

岑參無聲地大叫,有救了!

他隨即撅著屁股。徹底暈了過去。

彎刀將對方的旗杆連同半邊身體一起劈開,殘破的旗幟象天使的長袖一樣飛舞起來,兜住了半空噴起的血柱。好一個勇士!曼蘇爾禁不住向那依舊保持戰鬥姿勢的半截軀體行了個注目禮。就是這個唐人,高摯著鋒利的旗尖一連搠翻了三個阿拉伯戰士,直到血汙沁透了白旄。他怎麼做到地?又一個殺氣騰騰的唐軍騎士橫槊攔住了去路,滴血的槍尖凶狠地刺向曼蘇爾的胸膛,迫使他收刀格架。旁邊的老伴當。波斯勇士蘇富揚.本.拉希德舒展腰肢,以幾乎完美的姿勢及時投出了標槍,出眾的臂力加上迅疾的戰馬衝勢,賦予了標槍驚人地穿透力。唐人騎士的盾牌被紮穿,餘勢未消的標槍繼續穿行,直到穿透對方的後背!漂亮!漂亮之極!曼蘇爾回首正要讚揚拉希德,看到的卻是他咽喉箭,一聲不吭地栽下馬去。憤怒的曼蘇爾很快找到了發箭者。正是那位頭盔上ch滿孔雀羽毛地唐軍大將!他怒吼著催馬衝擊,對方扔了弓,正在飛快地拔出佩劍,來吧,來受死!帶血的刀鋒挾雷霆萬鈞之勢,砍向那位仗劍相格的唐人大將。曼蘇爾對自己的刀法和臂力充滿自信。對方輕薄的長劍絕對抵擋不住。果然,刀劍相交,對方臉色一震,長劍一彎,勉強架住。看你還能吃幾下!曼蘇爾一個回旋,將刀一掄,反手一削,對方卻奮力縱馬一躍,堪堪躲過。以真主的名義,我一定要讓你命喪我的刀下!曼蘇爾一夾馬腹。刀鋒再次逼近高仙芝的後背。但是他感到身形一滯,坐騎似乎被什麼力量往後一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