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初試心法(2 / 3)

可太原戰役以後,除種師中率軍三萬餘進駐以外,折可求的西軍部隊返回府州,因為大宋的敵人不止一家,黨項人這兩年雖然焉了,但虎死架不倒,還須防備。從這就可以看出,種師道建議朝廷緩和與夏國關係,集中西部軍隊對抗女真是何等的先見之明。

可趙桓現在既沒有多餘的軍隊可供調用,也拿不出錢來周濟太原。他不但要維持大宋龐大的官僚機構和臃腫的軍隊,還要支出大筆錢財供太上皇享樂。為此,他甚至不惜讓自己節衣縮食。對於種師中要求的軍費物資,他僅僅支付了三成不到,更沒有增派一兵一卒。此時,有人提出,何不采納已故種師道的建議,調山東之兵?趙桓卻認為耗費太大,無力負擔,遂不理會。

八月初八,位於東京城內西水門的徐府十分熱鬧,剛剛天亮,西水門附近的百姓就驚訝地發現了步帥何灌。而後,步軍司許多長官陸續來到。街坊鄰居都知道,這處宅子從前是大奸臣的王甫所有,後來被官家賜給了新任的步軍司副都指揮使。今天是什麼大日子?做壽?娶親?都不像啊,不是該張燈結彩才是麼?

有好事者跑去打聽之後才知道,原來,今天徐府的小官人要舉行冠禮,正式宣告成年了。你問徐府小官人是誰?這都不知道你還有臉住在西水門?徐衛,徐家老九!

冠禮是古代禮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男子成年,需行冠禮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徐衛雖然已經官居七品,但沒行冠禮之前仍舊被視為童子。而且行冠禮之前,你也沒有表字,所以許多與徐衛親近的人,因其無字,隻能“徐九徐九”地叫。

冠禮既然重要,也就十分繁瑣。一共十六項,先要通報祖先,選定吉日。然後才去邀請嘉賓,什麼樣的人能作嘉賓,邀請的時候說什麼話,又答什麼話,都有嚴格規定,一字不能差。邀請完畢之後,又要從嘉賓中選出一位德高望重,身份顯赫的人作為正賓。舉行冠禮的前一天,族人聚在宗廟約期,商定儀式內容。

冠禮舉行之日,天未亮族人便要早起,開始陳設器具。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向著什麼方位,也有嚴格到無聊的規定,一絲一毫不能出錯。

在準備完畢之後,嘉賓還不能進入,必須站在屋外等候。所以,西水門的居民們有幸看到了平日裏難得一見的朝廷顯貴聚集在徐府門外,互相談論。這些大人們都身著朝服,盛裝出席,可見對此次冠禮的重視。

“哎,怎麼李少宰也來了?天甫公請了他?”一眾步軍司佐官議論紛紛。正賓不是何太尉麼?如果李少宰也獲邀出席,正賓應該是他才對。誰都知道,李綱是官家近臣,深得器重。

李綱落轎之後,作個四方揖,笑道:“不速之客自來,諸位莫驚。”

“豈敢,李相能來,實在是徐家的榮耀。”何灌打著哈哈。

李綱聞言亦笑:“徐衛為軍中後起之秀,我等前輩長官,理當愛護才是。”

眾官正說著,又有眼尖之人瞥見一頂二品大員的官橋快速行來。徐家麵子還真不小,執宰來了,步帥來了,現在又來一位二品高官,會是誰?待那轎落地,轎中之人步出時,所有人都愣住了。這是怎麼檔子事?他怎麼不在府內?

來的不是旁人,正是樞密副使徐紹!怪了,他是徐彰親弟弟,徐衛的親叔叔,理應一早就在府裏幫忙才是,怎麼反倒出現在這裏?迎著一眾疑惑的目光,徐紹大概也覺得有些尷尬,上前與眾官一一見禮之後,立在外頭,也不進去。這讓一眾官員滿頭霧水,怎麼回事?

倒是徐府那門人眼尖,發現徐紹之後,飛奔入內。其時,徐彰,徐原,徐勝正聚在花廳商討細節,三人都身著朝服,極為隆重。見門人慌慌張張奔進來,徐原第一個不喜:“你是見著……”猛然省悟今天是九弟大日子,不能口不擇言,遂喝道:“慌慌張張作甚?”

“三……徐樞密來了!”

一語既出,徐勝徐原兩個麵麵相覷,三叔怎麼來了?轉念一想,這話怎麼說的,三叔本就該來。隻是,徐家內部這點恩怨,外人雖不清楚,他兄弟兩個卻是心知肚明。繼而瞧向徐彰,卻見他麵無表情,沒有任何反應。

徐原遞眼色給四弟,徐勝還不了解父親的脾氣?怎敢去捋虎須,還是將眼色還回去。你是長兄,又是大伯獨子,我家老爺子這輩子最敬佩的人有兩個。一個便是老種經略相公,一個便是大伯,你不說誰說?

徐原幹咳兩聲,硬著頭皮問道:“二叔,你看這事……”

徐彰不等他說完,一聲冷哼,徐原碰了個釘子,瞧了四弟一言,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既然來了,還是請進來吧。”不知什麼時候,徐衛突然出現在門簾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