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穿越了(2 / 3)

徐衛蹭蹭幾個大步走下來,急切地問道:“可探仔細了?馬五確實派大軍北上?”

“絕不會錯!按行程估算,現在應當到了延安境內的甘泉地界!”李貫十分肯定。

徐衛心頭如大石落地一般,終於鬆了口氣。馬五大軍一路往北,逐漸遠離鄜州,此時想必王稟等將也收到了消息。王正臣乃良將,他必會抓住這個機會,猛攻鄜州!待馬五發現中計,再引軍回援時,恐怕為時已晚!

好!甚好!此役若勝,則收複陝西全境,至少提前數年光陰!若陝西得以保全,非但於己大有裨益,也將有力地掣肘金國對宋戰略!

隆興三年九月初,金軍大將耶律馬五引軍離鄜州,馳援延安。婁宿聞訊之後,心中稍安。但麵對宿敵徐衛,他仍舊不敢大意,延安全城戒嚴沒有絲毫鬆懈,禁止一切出入,能戰之人都已上城,急待援兵。此時,韓常和馬五兩路兵馬都在往延安趕。而在坊州的王稟確認此事後,立即率軍開拔,越過鄜坊邊境。再探知金軍已經放棄直羅鄜城二縣時,王稟決定,不管洛川縣,大軍直趨鄜州州治所在的洛交縣。務求以最短的時間拿下城池,給大軍取得立足之地!

出征之前,王稟再三告誡諸將,並吩咐他們要曉諭全軍將士。此戰是事關光複陝西全境的決定性戰役。若能拿下鄜州,延安府就憑我予奪,金軍在陝西的根基就將大為鬆動。他要求全軍務盡全力,拚死效命。

張憲吳璘等人,都是徐衛麾下戰功卓著的勇將,自有傲氣在。王稟雖然有名聲,但想讓他們甘受驅使,並不是一件易事。所幸,與王稟同來的乃是軍中資曆最老的張慶。在他的協同斡旋下,驕兵悍將們便遵從軍令,兵鋒直指鄜州!

一場事關陝西歸屬的重大戰事,即將拉開序幕。

且不說王稟大軍壓境,單說馬五引數萬精銳北上,不兩日到達延安府下甘泉縣。兩日急行軍,人馬頗為疲倦,他遂下令於甘泉休息一晚,明日再啟程赴延安。雖然從令出兵,但老實講,馬五心中的疑慮不曾稍減。他始終認為,徐衛此舉別有用心。盡管沒什麼證據,但憑他跟虎兒軍作戰的經曆判斷,徐衛雖勇,然不作無謂之爭。如果對方真想取延安,他就不怕我從鄜州出擊,下坊耀二州,威脅長安?

巡視完軍營,這位出身契丹的大將立在甘泉城頭,遠眺延安方向。心中始終不安,鄜州雖說兵強馬壯,帶甲數萬之眾。但自己此番調走一大半,若徐衛真是別有用心,那坊州必然是強兵集結之地。若對方全力去扣鄜州城,恐怕……

“統軍!萬戶蕭撻自延安來,已入城!”正沉思之際,有士卒上城報道。

“哦?請他上城。”馬五回道。蕭撻和他同為契丹舊臣,遼亡之前雖無來往,但降金之後,因同為契丹族人的緣故,較為親近一些。現在他從延安過來,想必是受婁宿之拿,前來催促進兵的。

不一陣,一將上得城來,老遠就喊道:“你終於出兵了。”

馬五笑了笑:“我若再不出兵,婁宿隻怕殺我的心都有了。”

“那倒不至於,隻是話就難聽一些。”蕭撻原本統率一個契丹萬人隊,但韓常攻環慶,婁宿將他的兵馬大半分給韓常,隻留下極少數守衛延安。

馬五沒再閑扯,直接問道:“虎兒軍進至何處?”

“已完成集結,估計這兩日便將攻取丹州。婁宿遣我至此,便是督促你火速進兵。”蕭撻回答道。

兵貴神速,若徐衛真想圖延安,他不應該這樣拖延。應該趁各路援軍沒有到達延安這前,就猛攻城池。心中越發疑慮,遂對蕭撻道:“此事恐怕有詐,我且寬限我兩日。”

蕭撻不明白他話中之意,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甘泉距離鄜州尚不算遠,若有變故,我還可回防。若再往北走,就遠水救不得近火了。此事萬望你周全!”馬五抱拳道。

“這恐怕不妥,婁宿已然動了肝火。你我二人本就同源,若行此事,必招非議。另外,容我勸你一句,國相還在陝西時,你就和婁宿言語不合,意見相左,彼此心存怨恨。這種緊要關頭,還是不要節外生枝了。他讓進兵便進兵,左右這陝西,也是他主事。再說了,能有什麼變故,我肯信,宋軍敢拔鄜州?”蕭撻好言相勸道。

馬五目光如炬,正色道:“你還真就說中了,以我看來,徐衛這回十有八九是另有所圖。鄜州,可能性很大!”

“有根據麼?你可知延安危如累卵?自活女戰敗,關中平原上,我方已無一兵一卒。宋軍已襲取了河中府,控製了浮橋壁壘,陝西和河東的聯係已經完全切斷。說難聽點,這叫甕中捉鱉!你若說徐衛另有所圖,那他何必在同州大肆集結部隊?無論如何,回援延安絕不會錯。漢將韓常,都已經全力往回趕了,你不能落在人後吧?”蕭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