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沈家公子憾失黃金榜,傅府千金入主長秋宮(1 / 3)

自那姑蘇宴後,眾人皆驅馬回府,這姑蘇城霎時安靜下來。

且說這文公子返回揚州趙府後,依舊勤習詩文,如今已小有所成早早得了童生身份,這趙成禮見此所成,便始教其六藝之學,禮、樂、書、數均有趙成禮親傳親授,這射、禦,加之琴、棋由趙府師爺趙肅負責。

這趙肅早年間殿試曾得同進士出身,得趙成立引薦,做了幾年翰林書士。時值趙成禮至仕,趙府的公子缺個老師,這趙肅尋常也不打點上下,官職一直未升,見自己仕途無望,便向趙成禮毛遂自薦,進入趙府做了趙府的師爺,這趙肅先教二公子射、禦之藝,這二公子學的也刻苦,趙成禮每每考察課業,必對其大加讚賞,後來又當了小公子的老師。如今又開始教授傅文,可謂是嘔心瀝血。

且說這熙穆伯同文公子入趙府後,亦是飽讀書文,這趙府不愧是書香門第,這後院閣中的藏書更是豐富。這藏書閣上書“琅嬛”二字這兩側對聯寫的是:無暇人品清於玉,不俗文章淡若仙。

這閣中藏書不知幾多,這閣分三層,第一層放的是地理文集,岐黃之書,藥典之學;第二層存的是經史子集、話本傳奇;第三層置的是天文氣象、周易八卦、黃老釋迦,真個是:

青瓦古樓蘊,文海入軒窗。

琳琅書卷氣,古韻繞栿梁。

泛舟尋雅趣,揚帆逐浪高。

憑欄勘佳句,撫琴弄墨香。

珠璣若慧海,繁星永不凋。

人生可寥落,天地閣中藏。

這熙穆伯從一層始讀,隻覺岐黃無用,地理荒唐,便上二層尋了公案話本,孜孜不倦起來,這熙穆伯天資聰穎,有斷案之能,自那日斷了錢囊之後,便愈加驕傲起來。這趙府中卻無一人有此之能,尋常裏,這熙穆伯無人論討,隻得整日沉醉於藏書閣中。

翌日,這文公子正同趙肅學著撫琴,這熙穆伯循聲前來,就要與文兒同學,這趙肅見狀便應下來,此三人便同扶一曲,隻聽那趙肅撫琴,出的是陽春白雪之曲,這文公子彈的是春江花月之音,到這熙穆伯,卻發嘔啞嘲哳之聲,聽此這文兒和趙肅皆嬉笑。

趙肅請熙穆伯近前學習,先教指法,再教五音,這熙穆伯正學時,這趙成禮卻引羲和前來拜師。

“來羲和,快拜見肅先生。”趙成禮對羲和說。

“拜見肅先生”羲和拱手拜道。

“文和啊,孫女羲和就托你教她些琴棋之法了”

趙肅拜了成禮,便引羲和入座,一同學習琴曲。因這羲和常居後院,三餐亦不同府內家眷同食,都是由其母沈貽彤照看,這文公子入趙府後,隻見了羲和兩次,如今羲和同文兒一起學琴,使文兒歡歆非常。到此趙府事先按下不提。

且說這常州沈家,自那沈府二公子沈異洵過了鄉試,家人便著手準備他進京趕考之事,這沈異洵自恃才高,且不知這鄉試是那沈鄴暗送考官數百兩黃金才換來的名次。因這沈家隻是金銀富足,這沈家三子無一人入仕做官,這長子沈君俟已接過家業開始打理,這三子沈懌煒年紀尚幼,隻得將希望寄在次子異洵這裏,幸得異洵胸中有點墨水,能寫幾句詩,做幾篇文,說到底也就是個三等童生水平,幸得家中銀錢開路,才使這異洵得了舉人身份方可進京趕考。這一日,沈府上下忙碌異常,仆人們紛紛將各色禮物整理起來,準備與沈異洵帶往京城。

時值科考之年,這沈異洵早早的進了京城,托住在外公紀洪宇的府中,承沈鄴和紀盈琪的囑托,這紀洪宇帶著外孫去拜見了今年的主考官湯若何。

這湯若何生的五短身材,皮膚蠟黃,兩腮無肉,眉毛細長,似奸非忠,縱橫官場。

這爺孫二人遞了拜帖方才入湯府,這湯府門第雖小,可內有乾坤。這廊柱上刻的是鑲了金論語,牆上畫的是貼翡翠瑪瑙的百花圖,這內院湖內閃著金光,湖中蓮荷綴著珍珠,湖中亭柱用的是南海黃花梨,亭中石桌上擺的是琥珀棋子。這園中綠植也是講究,可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