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強盛大明,需要財富。不興商,何以興盛國力?”林沐風聲音變得高亢起來,“如今我大明北麵有韃靼和瓦剌餘孽虎視眈眈,西域還有察合台人窺伺,更遠的地方,還有大食這隻餓狼覬覦我大明萬裏河山,而東南沿海,諸蠻夷海盜橫行民不聊生。這些,都是朝廷的大患,如若不徹底根除,必將造成大禍。無論是開疆辟土,還是平定蠻夷,都需要一支強大無敵的軍隊,而龐大的軍費從何而來?唯有興商之利!”
其實,這番話林沐風早就跟朱允炆說了無數遍了。說白了,你不是要做一個可以媲美唐宗宋祖的千古帝王嗎,沒有強盛的國力作為支撐,如何能養活得起一支龐大的軍隊。沒有強大的武力,什麼大計都是紙上談兵。
朱允炆緩緩站起身來,臉上流露出激動的神色,他緩緩將熱烈的目光投向了****祖,“中山王,你如何看?”
****祖躬身一禮,沉吟道,“皇上,臣覺得林大人所言有理。鼓勵民間通商,跟海外通商,的確可以增加朝廷賦稅收入,這樣的話,隻要保留抑商之政令,變通興商也無不可。”
曹鏈匆匆出班來,“皇上,萬萬不可。商賈乃國之下等雜役,區區蠅頭小利何足道哉?!”
卓敬麵色一變,暗罵了一聲,冷笑一聲,“曹大人,如果商賈之利乃是蠅頭小利,請問大明瓷行又何以會富可敵國?”
曹鏈被噎住了,狠狠地瞪了卓敬一眼。
林沐風微微一笑,看著滿朝文武朗聲道,“諸位大人,曹大人,沐風願意與諸位賭上一賭。”
曹鏈哼了一聲。
“眾所周知,朝廷目前歲入5千萬兩白銀,沐風想,興商之賦稅大概可歲入增加2000萬兩白銀以上。”林沐風拱了拱手,“如果興商一年朝廷賦稅不增加2000萬兩白銀之上,興商之計可立即停廢,反之,朝廷便施行興商之策,如何?”
曹鏈不屑地撇了撇嘴,“就依你。”
朱允炆哈哈一笑,“朕來做證人。諸位愛卿,你們還有什麼話說?”
滿朝文武跪伏在地,“皇上英明!”
朱允炆霍然站起,“傳朕的旨意,昭告天下,即刻起成立商部,林沐風為商部尚書,吏部侍郎高巍為商部左侍郎,戶部侍郎卓敬為商部右侍郎,主管大明通商事宜。”
林沐風和高巍、卓敬三人大喜,急忙跪倒在地,“臣等遵旨!”
朱允炆擺了擺手,“退朝吧,林愛卿留下入宮陪朕弈棋。”
……
林沐風與朱允炆緩緩在宮中的小道上散步,朱允炆笑著扭頭道,“沐風,不是朕要留下你,是嫣然要見你。”
“你看,嫣然來了。”朱允炆指著不遠處的一隊宮女,嘿嘿一笑。
朱嫣然裹著厚厚的披風盈盈走了過來,跟著林沐風和朱允炆進了禦書房。剛進禦書房,朱嫣然就臉露憂色,“沐風,你這興商之策怕是不妥!”
林沐風不由苦笑,怎麼一個興商,是人就要反對。就連視野開闊的朱嫣然,都這般鼠目寸光嗎?
見林沐風苦笑,朱嫣然神色和緩下來,柔聲道,“沐風,皇兄,嫣然擔心一旦朝廷推行興商、開放海禁,農人皆好逸惡勞轉而事商賈生計而廢棄農耕,這可是要動搖我大明的國本哪!再者,興商隻肥了商賈的私囊,國庫所得幾何哦!”
不能不說,朱嫣然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聞言,朱允炆也是悚然一驚,他的確還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林沐風嗬嗬一笑,“皇上無需過慮。農人以農為生,豈能輕易棄農從商。且,從商需要門路和門道,非商賈者難以入門。朝廷下詔,凡世代為農者不可事商便是了。至於後者,臣以為,可酌情提高賦稅——譬如海外通商,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的貿易之事,朝廷按照通商量進行征收賦稅,是為關稅。”
“而且,臣覺得,朝廷還可成立官商行號,集朝廷之力行商業貿易之事,獲利皆充入國庫,利莫大焉。”林沐風繼續道,“大明瓷行就是一個例證,請皇上明察。”(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