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婆子四十歲,夫婿已亡,隨女兒和女婿過活。三年前女兒女婿隨人上京城後,一去不歸,也沒有音信。錢婆子枯等三年,再也坐不住了,回娘家和兄弟商議一番,遂決定上京尋女兒女婿。錢舅舅憐惜錢婆子,便扔下家裏活計,陪著這個姐姐上京城。
三人到達京城,已是十一月,草木枯黃,寒冬凜冽。
夏仲芳以為要費好多時間才能探知季鳴春近況,誰和隻向店家略一問,便知曉新晉進士季鳴春娶了沈玉仙郡主。
因沈玉仙兄長齊王爺沈子齋身子不好,沈玉仙舍不得離開兄長,便讓季鳴春隨她一道住在齊王府,好方便照顧沈子齋。
當今景宗皇帝共育有五個兒子,留在京城的有兩個,一個是封了太子的大兒子沈永昌,另一個,便是三兒子沈永泰。隻沈永泰體弱,娶了王妃,生了兒子沈子齋和女兒沈玉仙,不幾年便病亡了。而王妃也悲傷過度,於三年後病亡。那時節,沈子齋才十歲,沈玉仙八歲。
景宗皇帝憐惜沈子齋和沈玉仙年小,便接了他們進宮撫養,待沈子齋十六歲時,才讓他領了妹妹沈玉仙出來建府,並封了沈子齋為齊王。
沈子齋相貌隨了母親,極是俊美,又得皇帝寵愛,自有許多愛慕他的名門貴女。隻他未及說下親事,卻得了一種罕見的病,現纏綿病榻已有四年多。
沈玉仙為了沈子齋的病,也耽擱了自己的婚事,直到今年夏末,偶然見得新科進士季鳴春,倒是入了眼緣,到得秋天,便和季鳴春成了親,且說服季鳴春,讓他一道住在齊王府中。
探聽得這番消息,夏仲芳怔怔無語,原來季鳴春巴上了郡主,怪不得要休她了。皇親國戚啊,豈是她能夠撼動,能夠近前去討說法的?
錢婆子那頭,卻是探不到女兒女婿的消息,隻說京城大,一時是尋不著的,因打算在京城住下,慢慢尋訪女兒女婿的下落。
錢舅舅見夏仲芳並無回鄉的意思,而錢婆子又打算住下,隻得為她們租下一間小屋子,正好一戶姓方的大戶人家要嫁女,急於請人繡嫁妝,錢婆子和夏仲芳皆是針線好手,經過中介婆子之手,領了小件的東西出來繡,交件時給工錢。這樣一合計,兩人短時間的生活費倒是有了著落。
眼看錢婆子和夏仲芳安置了下來,錢舅舅急於回鄉過年,便叮囑一番,先行回鄉了。
做刺繡期間,錢婆子得空便打探女兒女婿的下落,夏仲芳卻是留意有關季鳴春的一切。
季鳴春現下早出晚歸,深居簡出,且就是出入,也是轎馬前呼後擁,夏仲芳縱是知道他行蹤,也無從接近,更不要說什麼討個說法了。
轉眼過了年,夏仲芳和錢婆子幫方大戶家繡的針線得了喜歡,又領了新的出來繡。
錢婆子眼見自己尋不著女兒女婿,夏仲芳卻是近不得季鳴春,再一想以現下兩人的身份,不管是尋人還是別的,都甚艱難,便跟夏仲芳道:“咱們不若拜托一下方大戶家的肖娘子,她雖是下人,到底服侍著貴人,人麵廣,說不定有法子幫咱們呢?”
夏仲芳咬咬牙,便拿出銀子買了點心請肖娘子,把自己上京的事由說了,求她幫忙想一個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