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大二上半年》(一)(3 / 3)

1985年9月11日周三晴

未寫日記已有十幾天了,回校後,總想把現實的或利於現在和未來的事情做好。學習要取得立竿見影的成績,也是困難重重的。無論在行動上還是思想上,都存在障礙。這其中主觀和客觀的困難都有,僅主觀問題,則需要自省、修行,才能克服。

1985年9月19日周四

學習貴在掌握方法,口談非也!關鍵之在於實行。而實行之關鍵在於強勁用心,強勁用心之關鍵在於心清意淨、反饋思想。

所謂現代一般科學的認識論、方法論,是人們掌握意向知識、提高智能才幹的最有效指導方法和思想。然而,單單強調一如既往的刻苦用功、專心致誌,雖為社會成功的有效法則。但是,這樣的成功是在一種無意識中獲得的進步。

學習貴在持之以恒,確實為曆史上無數學習者的成功經驗,但其中不可不說無盲目的成份。現今有許多人潛心、苦思冥想學習成功的辦法,這裏麵不都是懶做偷閑、懼苦怕累的心理作祟。其中,確實有著對新型學習方法、方式的關心和探究。其工作性質,即可說是老式方法、思路上的改進和發展,或可講是“進化”,也可曰其為“改革”。

前幾日,閱《世界曆史研究動態》一文。談論的是“用一般科學方法來研究曆史”的方法問題。我想,我們應從自然進程的機理上,有所借鑒,有所啟迪,並應用於科學、曆史、哲學發展的研究。

每個學生,麵對的問題是:如何掌握現有的基礎知識?如何能使現有知識服務於未來?其原理類似正反饋。由此,需要思考的是:“我們應采取何種方法、方式的讀書、聽講和功課練習,才有利於大腦的記憶和儲存。”在此可以看出,生物學的深層研究,對於未來的人類和社會,都極具價值和意義。人雲“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科學的世紀”,非為空談也!

1985年9月21日周六

現今思考的問題究竟是深刻還是膚淺呢?

對周圍的事,也形成並習慣了“以慢待慢”的節奏和姿態,而內心唯克製、壓抑而已!

書看得少了,日記也漸無言。學習方法的摸索,大概也過於急欲求成了。由此,又導致情緒上的起伏不定。當自持、自警之!

近日思,一人立世,所作所為,可粗分為政治、科學、藝術。憑吾狀態,當擇後者。過去常思考虛幻與現實、物質與精神現象的對立統一。其實,它們之間是無甚差距的,對立統一現象無處不在大千世界之中。

淡漠

……歎無為

不知是品質的缺陷

還是上蒼的捉弄

往昔的熾情

卻也要散漫、消融

莫非失去了靈性

唯留下又一個麻木的生命

1985年9月22日周日晴

上午讀書,午睡少許,暮同鄉來,隨參觀其校,擇教室讀書片刻,歸寢。

閱日記,自省近期狀況,行為意識總處於徘徊之中,言談舉止與內心對自己的要求差距很大。

得一體會:常言“時代成就英雄”、“環境造就人才”。一個人如果總是唯唯諾諾,不敢冒衝突帶來得責任危險,其生活就一直會埋沒在灰暗迷霧中,其自身是否有某種潛能也是不得而知的。在衝突中,一個人不得不去應對和處置,並造成後果,並由此看清自己;而其衝突越是迅猛激烈,甚至於措手不及,越能顯示出應對者的膽識和才幹,即其素質和能耐。

和平年代,像戰爭、死亡一樣的強刺激和極威脅,都化解成了日常小事樣的摩擦和對峙中。但人的潛能並未降低,需有合適的境遇,來顯示其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