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大二上半年》(二)(3 / 3)

“科學本身也不得不承認,在成功的路上布滿泥濘。”……《成功之路》

1985年11月10日周日

周四立冬後,天氣驟寒,今年尤感到天氣與節氣原本如此密切。

一星期可借口籃球賽,學習很不積極。事實上,自己內心懷揣許多事情,有些身不由己,但這種鬆散的生活,又讓我內心不安,惶恐終日!

有意到書中解開這種鬱悶,而真正有效的,還是翻閱過去的日記。自己應該鼓起勇氣,踏著往昔的思路走,其實每當所思所行違背過去意識時,心中自然產生一種抑鬱情緒。認識這一點,應當決斷前行的路。

生活中一直堅持這樣信念:“如果不能給予他人幸福,決不限製他人自由。”這一信念不應限於人待人之間,社會中國家、組織對待個人也應持這樣的態度。直覺這一觀點不是迂腐、陳舊的。當深思之。

在知識的求索中,要不斷地開拓和首創。若說首創以個人發明、發現為起點,我至今無從體會;但若說開拓,本學期幾本經濟管理學的書籍,讓我感受到山露小口、別有洞天的豁然開朗。所謂科學知識、新文化領域,對於個人和社會的衝擊,的確很大很大,甚至一般想象力無從估量。

1985年11月12日周二

何謂潛意識?若是頭腦中對現實的思維跳躍、感想豐富……一會兒過去經曆、一會兒夢中景象、一會兒未來幻影。那麼,我之潛意識是甚強的,可說時常糾纏於此意識中。從某種程度上言,這正是多愁善感的來由。

1985年11月18日周一

足球賽打亂了生活節奏,這讓我想起高三時的情形。

仍在苦覓出路所在,對眼前的學習,總不能嚴肅對待、認真正視!

凡事總是循序漸進吧!唯如此寬慰自己。

1985年11月19日周二

上午,生理實驗課。下午,生理科。

我們現在設計的實驗課,應該學到的東西和實際學到的東西,都有欠缺。這是就其時間而言的,一個人在實驗操作中頭腦和手腳不得不活躍起來,久而久之可以得到額外的東西,例如:引發興趣和想象。由此,再去讀書、查閱,會有不少收獲。生理課上,自覺集中精力聽講,但隻聽進去了一部分,更多的稀裏糊塗!這裏麵有個方法問題,教師應少講概論,放手學生自學,求理解地掌握知識。

1985年11月21日周四

《沉默》

無言

靜悄悄的

為什麼?

不但你不了解

我何嚐清楚

這因緣所在!

1985年11月28日周四-20

學習漸入考試階段,一學期最勤奮的時候到了。在以往,這一時段的學習雖然緊迫,但自己卻是滿意的。因為,平時拖遝的學習,讓人心散意懶。

這學期生活中,總像是失去了什麼!或許許多事情在逐漸明了,以往熱情寄托的東西初步有了結果,露出真實麵目。現實的事情令人傷感、費解,雖然也能不固執己見,但無論對人待事,又不甘心默認一切、麻木自己。正視現實,又不滿足現實,總想以自我觀感,來改觀現實。

1985年11月29日周五

生活沒有固定的模式,每個人都在走著各自不同的路。生命的時空總在遷移,雖然人們時常意識不到這一點,會為仿佛千篇一律、沉滯不變的現實,而茫然憂悵。但當我們頭腦健全、心胸開朗的時候,不難知曉這種那樣異常的情緒,可以憑借想象,借助語言文字工具,來跨越時空的限製,到他國異界去遨遊,去辨識生活的差距,去追求美好生活,去覓求生命意義的靈光。

閱《歐洲繪畫史》,間或得一知半解。我們閱讀、觀賞藝術作品(創作)時,要通過作品追尋作者生活的經曆和其對生活的看法。這樣不但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也能通過直感作者和作品的聯係,來深化我們個人生活,來理解和分析現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