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四點鍾的女巫(1 / 1)

原來不少當媽媽的都有過扔書包的經曆。

不是拋書包,而是丟書包,怒火遮蔽了雙眼,把整個書包連書帶本地丟進垃圾桶。

那天跟幾個媽媽輩的朋友聊起孩子,大家不約而同,都有過劍拔弩張的故事。

A說,她試過因為功課跟孩子吵得轟烈,拿起書包便往屋外跑,狠狠地丟進後樓梯的垃圾桶裏。

B說,她曾經把孩子做功課用的書本撕破丟進廢紙箱,雖然最後還是要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跟孩子一起把破爛的書本粘貼還原。

我最激情的那回,是把女兒的整個書包丟到街上,在“虐兒”還是“高空襲物”之間,我選擇了後者。當然,我的先決條件是家住在三樓,樓下是條無人的小路,書包丟下去爛不了,也傷不到人。

因為一份功課,因為一所名校,因為一個分數,因為一張證書,因為一級鋼琴考試……多少家庭為此爭執不休?多少完璧美玉般的親情破成碎片?

如果問什麼是破壞家庭和諧的元凶,我會告訴你,功課是一切傷害的罪魁禍首。跟大家一樣,每天放學後,四點鍾準時開始,我會變身成“惡女巫”,在功課的海洋中跟孩子鬥個你死我活。

女兒在上小學前,我幾乎沒怎麼打罵過她們,升入小學後,隨著排山倒海般而來的功課,可愛的孩子變身搗蛋頑石,和藹的媽媽成了猙獰女巫。

如果你問我當今最嚴重的精神虐待是什麼,我會說是孩子的功課,沒完沒了的補充練習抄抄寫寫,對腦袋毫無裨益,對父母和孩子卻是最大的折磨。

為了功課,雙方對峙,甚至劍拔弩張,滿桌子的功課,是每天沒完沒了的戰場。

沒有一個家長在教功課或督促溫習時不會變成惡魔,就算平日再和善溫柔的人,一遇上“學業”二字,就會立刻如惡鬼纏身般變了臉。

A說因為那次“丟書包事件”,她的兒子生了她半年的氣,幾個月來大家同處一室,卻隻以字條通訊。

“究竟我是想要兒子還是想要成績?”A痛定思痛,放手了兒子的學業,與兒子的關係終於走出了低穀。

專家提出了很多理論,鼓勵、激將、獎賞……甚至把做功課變成遊戲、化作競賽,我不否認這都是可行之法,大前提是功課的數量不是每天十份八份、十頁八頁的喘不過氣地湧來。

當孩子的功課量以折磨式的幾何級數遞增,我相信,親子專家一樣會有抓狂的時候。誰也逃不了,四點鍾準時開始,全香港的媽媽一起變身“惡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