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校門是非地(1 / 1)

如果不是孩子要求,如果不是想在第一時間聽她們報告每日故事,如果不是可以趁機找老師了解一下女兒在校的情況,我是絕對不願到學校門口等放學的。

校門前是一個是非地,一切流言蜚語都在那裏展開、蔓延或者誤傳。等待的十來分鍾不是重點,互相打探成績才是關鍵。

“你女兒這次考了第幾?”

“第十二名。”

“不是吧?你沒有同她溫習嗎?你怎麼做人家媽媽的……”

“你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不多下點工夫在女兒身上呢?”

“快樂就夠了。”

“你不想她多讀點書嗎?”

“書不是這麼讀的呀……”

“都不知道你怎麼做人家媽媽的。”

“你女兒的班主任是誰啊?”

“X老師。”

“哇,那個老師不好!”

“不是呀,她教得好,又喜歡我女兒……”

“所以說她不好啦,那個老師就喜歡會拍馬屁的人……”

“你女兒星期六有沒有學劍橋英語?”

“沒有。”

“語法班呢?”

“沒有。”

“奧數?”

“都沒有。”

“那她都學什麼了?”

“什麼都沒有學啊。”

“啊?那星期六她做什麼啊?”

“玩。”

“玩一天?”

“不是,是兩天,玩到星期日。”

“……你怎麼做人家媽媽的!”

在校門前等放學,聽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評語:“你怎麼做人家媽媽的”。別人未必有心揶揄,倒是心直口快地恨鐵不成鋼。聽得多了有時也會讓我信心動搖,尤其那天女兒放學時告訴我她的一點感慨:

“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為什麼?”

“因為我所有的同學做不完功課一定會被媽媽鬧,但我做不完功課,你就沒什麼反應。”

“……”

做媽媽的,真該好好地反省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