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熬和等的曆練(1 / 1)

我常“氣言”,自從手機出現,人與人之間就沒了不見不散的承諾。朋友說,你何必大動肝火,手機的用處之一本來就是讓人互通信息,更改約會的時間和地點,從此我們就無須像原始人一樣海枯石爛地苦等了。

我卻想起了在著名手機品牌諾基亞製造國芬蘭的一個小故事。

有位台灣女人的丈夫,因工作的關係被派駐到該極地小國,於是,全家上下都開始學做一個芬蘭人。

台灣女人有兩個讀小學的孩子,來到芬蘭插班,考進了當地著名的公立學校。

第一天上課,氣溫是零下二十度,這位母親帶著孩子在法定回校時間以前來到了校門口,竟不得其門而入,在校外的空地足足凍了半個鍾頭。

一起在風雪中等待的還有全校的學生,大家都習以為常,隻有這位中國媽媽滿腔怨氣。

“為什麼要孩子在風雪中等?為什麼不能讓他們先進校門?為什麼做教育的人竟如此不人道?要是我的孩子得了肺炎誰負責?如果學校不開門為什麼要我們如此早到……”正如一般為孩子強出頭的媽媽,台灣來的新移民更不是好惹的!

在母親發難的同時,她的兩個孩子早就跟其他的芬蘭同學扔雪球扔到了一身汗,帽子手套大衣都一一脫掉了。

“別這樣,你們這樣更容易凍病……”校門外神經兮兮的家長,似乎隻有這個台灣女人。

日複一日,每天早上陪著孩子在門外“受苦”的台灣媽媽,終於豁然開朗。

原來,那是一種曆練。

上課前在風雪中苦等半個鍾頭,既是體魄的鍛煉,也是守時的特訓。

極地之國,孩子一定要習慣寒冷。冰天雪地下,孩子會做遊戲自娛,扔雪球堆雪人捉迷藏,跑跑跳跳,各種各樣的運動方法,是上課前最好、最有效的晨練。

北極圈上的國度,路上交通經常遭受突如其來的大風雪的影響,所以,做一個芬蘭人要學的不單是守時,更要早到。懂得在預先約定的時間裏提早到達,就一定能做個守時的人。

何年何日,當我們於心不忍地看著孩子在學校門外頂著大太陽排隊的時候,想想這個芬蘭故事,你就會釋然,也會放下不斷為孩子抹汗擦背的手,抽身而去。

熬和等,本來就是一種人生曆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