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一分都不能少(1 / 1)

最近聽到了一宗家長的投訴,內容很值得大家深思,或者說你也有過相同的遭遇,有過類似的感想,如果是的話,不妨嚐試著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

期末考試中途,有學生發現試卷的題目有錯,於是,監考老師決定找全班唯一一個已經完成試卷的學生A,到同年級的教室裏向其他幾個班的老師通報試卷有誤的事情。

A拒絕了,原因是他打算再檢查一遍試卷。

老師堅持要他去,A再次推搪……如此往複,A向老師拒絕了三次,結果還是悻悻然地跑到各個教室去通報。

回來後時間尚早,A開始檢查試卷,發現當中有道題的字體寫得不太整齊,於是打算擦掉重寫。誰知剛一擦去答案,鈴聲便響了起來,A望著那行空格,深深不忿:“本來我夠時間的,就是因為幫老師跑了出去……”

回家之後,A為那丟掉的幾分悶悶不樂,媽媽問明原因,立即打電話找負責的老師評理。

老師說:“當時隻有A完成了試卷,難道要我找那些連試卷都沒做好的同學去嗎?況且,跑出去通報一聲不過花了一分鍾時間,根本不構成影響。”

家長的理據是:

“為什麼是我兒子?為什麼不是阿B阿C?”

“考試中間,你叫任何一個孩子離開座位去做這種事都不公平!時間浪費了事小,回來後的鬥誌散了問題才大……”

“況且,我的孩子已經拒絕了三次,為什麼老師仍強人所難?”

我明白,這是香港家長一貫的想法,“吃虧”的事誰都不想做。我也明白,孩子“痛”失幾分,父母痛如切膚。

因為這種不能“吃虧”的心態,因為這種一分都不能少的“拚搏精神”,我們要孩子做到事事爭取,卻忘了一句老話:退一步,海闊天空。

可能因為我家孩子向來不是名列前茅,對於考試丟分的問題,我從來抱著“既失之,則安之”的心態。人生一世“細水長流”,這麼多的試要考,小學的一分半分算什麼?

其實,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去跟孩子解釋:“你幫了老師一個大忙,丟掉了幾分,卻造福了他人,值得呀!”

如果你仍心有不甘,就當是一個人生教訓:“世事豈能盡如人意,‘禍’從天降的話,要躲也躲不了,唯有接受命運!”

我問女兒:“如果有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會不會去?”

她斬釘截鐵地說:“會!”

“為什麼?不怕做不完試卷嗎?”

“老師讓去的,能說‘不’嗎?”

又不是幹什麼非法勾當,一個老師,連小學生都叫不動,我覺得“港孩”才是症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