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說,這個暑假想去京都。
正盤算帶她們到衝繩,陽光海灘,還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館……“我們就是想去京都啊!”女兒的目標非常清晰。
“好熱的!”“不怕。”
“就是看風景,不能遊泳啊……”
“我們知道。”
“那好吧!”我開始上網尋找京都的旅店和航班、車票的時刻表,至於女兒們,原來早已“刨”了幾本關於京都的書。
朋友聽了,第一個反應是:“啊,去京都?
看那些廟嗎?沒有什麼適合小孩玩的,會悶死她們啦!”大家都提議我添加大阪環球影城、奈良喂鹿等行程。
“難得她們願意去看風景,沒必要去遊樂園了……”我說。
曾經去過京都兩次,我絕對相信這是一個會讓人一見鍾情的城市。
第一次遊京都是二十年前跟知交來的一次日本鐵道之旅,在那個城市,待了足足一個星期,特別趕上看了一年一度的“隻園祭”,更舍不得離開。
第二次去京都是在隆冬跟丈夫同往,單是一個西本願寺,已夠我倆漫遊半天。
這回,跟女兒一起在網上查資料,無論是看到金澄澄的金閣寺,還是紅彤彤的伏見稻荷大社,女兒都會尖叫:“要去這裏呀,我們都要去……”
不知是誰給孩子“發明”了旅遊指標:遊樂園、喂動物、摘水果……連玩,香港孩子都玩得千篇一律——首爾的樂天世界加DIY做泡菜、東京的迪士尼外加采摘鮮草莓行程……有孩子的人家一旦外遊,幾乎少不了這些項目。我們總是一早就為孩子做了篩選工作,事先設定孩子不愛古跡愛玩樂,逛寺廟遊名勝能免則免。
有時候,大人也太低估了小孩,我家女兒給我提出的一個指定行程,竟是到有死而複生傳說的“一條戾橋”和旁邊的“弁慶石”看看,這些名字,去過京都兩回的我簡直聽都沒聽過。
隻園祭是日本京都每年一度舉行的節日,不但為“京都三大祭”(葵祭、隻園祭、時代祭)之一,也為“日本三大祭”(隻園祭、天神祭、神田祭)與“三大曳山祭”、“三大美祭”(秩父夜祭、隻園祭、高山祭)之一。並被認為是其中一項規模最大及最著名的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