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侯將相真有種(2 / 2)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既然有空子可鑽,誰還願意當那冤大頭二百五?因此,庶族地主挖空心思想擠進士族的隊伍裏來,那時候想搞個士族的戶口比什麼都難。難歸難,總還是有辦法的,而且方法還不隻一兩條。比如說冒充士族,假報祖上有過什麼軍功,假冒和尚道士,增丁加口的時候瞞報戶口,人還活著就在黃籍上將其注銷戶口……當然,這樣做的前提就是必須買通管理黃籍的官吏,相當於今天的派出所戶籍警。史料記載,當時隻需要花一萬錢(相當於今天的兩千元人民幣)就可以賄賂管理黃籍的官吏,把庶族改成士族。

既然能通過這樣一種手段,實現農轉非,於是有錢有門路的庶族人員紛紛走此捷徑,造成庶族地主假冒士族地主愈演愈烈,納賦稅和服徭役的人也就越來越少,朝廷的收入自然也在不斷減少。這樣一來,最急的人是坐在宮裏喝茶的皇帝:都去當士族了,我找誰吃拿卡要去啊?

南齊的開國皇帝齊高帝蕭道成,就跟大臣們商量,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士族隊伍不能再這麼無休止地擴招下去,必須“檢籍”,也就是做好人口普查。不過檢籍剛剛啟動,齊高帝就病死了。繼位的齊武帝繼承了他老爸的遺誌,並且設立了檢籍官,專門負責清查戶口。

這樣折騰來折騰去,麻煩就折騰大了。買賣戶口,改換士庶門庭,本來是製度漏洞下人人都可以去鑽的空子。可政府這麼一紮緊口袋,將那些還沒來得及鑽進袋子裏的人生生地堵在了門外。中國自古以來的法治傳統,有一條約定俗成的習慣做法,叫“法不責眾”。可如今皇帝較真起來,要動真格的了。政府出台的政策是:凡是清查出來的冒牌士族、假和尚、假道士,就罰他們到邊遠地方充軍。這樣一來,清查戶口使得庶族地主跟朝廷的矛盾,庶族地主跟士族地主的矛盾,普通老百姓跟統治者之間的矛盾都驟然升級。每個集團都在與規則較勁,都在打著各自的利益算盤。

尤其那些已經花錢托關係辦好戶口的庶族地主,他們本來很享受這種“山寨版”的士族生活,可如今皇帝查戶口破壞了他們的好夢,注銷了他們的假戶籍不算,還把他們發配到那些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充軍,這等於是要了他們的半條命。

於是,查戶口帶來的不穩定因素,越積越重。老百姓與檢籍官之間不斷發生血腥衝突事件,直至釀成一場聲勢浩大的起義。齊武帝永明三年(485年)浙江爆發了一場以富人為主體的革命--唐寓之起義。民間社會的庶人群體希望通過花錢修改黃籍來實現身份上的華麗轉型,而官家集團卻利用“檢籍”來堵死庶族人員通往權力的這條唯一路徑。富人不過是有錢的庶人,既然是庶人那就要認命,因為你無法打破“王侯將相真有種”的宿命論。這場富人革命的鬧劇最後隻落得一個兵敗身死的下場,在那衝天的血光中倒映出的是士族豪門子弟盛開如花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