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衝突與財務協調(2)(1 / 1)

天橋商場是一家老字號商業企業,成立於1953年,商場占地7

000多平方米,有員工1

122人。其中,有664人就業合同於1999年12月26日到期。考慮到減員行動的合法性和穩妥性,也考慮到員工的承受能力,董事會做出了從這664人入手、先部分減員的選擇。具體劃出四條杠杠:①年老的和年輕的員工,留用年老的。女40歲以上,男45歲以上的員工可續簽合同。②夫妻兩個都在商場工作的,留一個。③軍嫂留用。④專業技術和經營管理骨幹留用。根據上述原則,有226人可續簽合同,438人則將成為減員的對象。

為確保這一行動的順利實施,公司采取了兩項措施:一方麵,輿論先行,在天橋商場通過板報、谘詢等形式,加緊宣傳《勞動法》等有關政策法規;另一方麵,與有關部門和企業聯係,把需要招工的企業直接引進商場,方便員工再就業。經過兩周的緊張準備後,1999年11月18日,商場廣播正式播送了董事會的決定:1999年12月26日,有664名員工合同到期,其中的283人商場決定不再續簽合同。請全體員工到各部門經理處查閱自己的合同;到期的員工到會計室領取12月份的工資、獎金;檔案關係商場近期給予轉出;目前有8家企業正在樓上招工,有200個就業機會。

一石激起千層浪。決定剛一播完,商場員工嘩然,數百名合同到期的員工不約而同地湧向商場領導辦公室。商場工作頓時陷於癱瘓,掛出了停業招牌。備受關注的天橋商場裁員風波由此開始。

二、交鋒

當晚,未能續簽合同的283名員工在一層營業大廳靜坐,要求與企業法人對話,其理由是他們沒有一點思想準備,不理解企業為什麼要這樣做。

11月20日,公司董事會秘書、來自北大青鳥的侯琦博士來到現場,和北大青鳥的另一位代表一起,闡明了裁員決定的合法性。他們以北大方正新近就裁掉了500人等實例,強調在市場經濟下,企業控製成本,減員增效,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十分正常的,是符合遊戲規則的。

“我們不懂什麼遊戲規則,我們隻知道要生存,明天沒有飯吃,”員工們針鋒相對地回答。“我們怎麼也想不通,商場經理常說,‘誰砸天橋的飯碗,我就砸誰的飯碗。’可現在,沒有人砸天橋的飯碗,我們的飯碗卻被砸了。”他們有一種被出賣、被拋棄的感覺。

一邊是焦頭爛額的上市公司代表,一邊是傷心、憤懣的靜坐員工,現場氣氛讓人深感不安。但好在雙方在把對方的意圖、處境弄清楚之後,思想開始拉近。前者更深地體會到了員工們生活的困難情況,後者對管理層的決策也多了些理解。

到11月25日,也就是靜坐的第8天晚上,公司管理層答應考慮員工們提出的給予經濟補助的要求。但反複說明,青鳥天橋是上市公司,公司每支付一筆錢都必須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投票通過,必須按照法律程序辦事。對峙氣氛明顯有了緩和。

11月26日,靜坐的員工們在管理層代表們的勸說下,從一樓商場營業大廳撤離到七層會議室。當天,北京天橋北大青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指定報刊上發表公告,宣布持續6天的被迫停業的僵局已有所緩解,商場已恢複部分營業,但勞資糾紛的解決還沒有實質性進展。

當晚6時,北大青鳥代表和天橋商場領導來到充滿焦躁氣氛的七層會議室,整整等了一天的員工們立即興奮起來。北大青鳥代表以學者的口吻謙和而審慎地對讓大家等了一天表示歉意,然後通報了他們在這一天裏的工作日程:①應中國證監會的要求,上市公司商場不正常停業一周,必須做出交代。為此,今天上午舉行了新聞發布會。②中午趕回公司,起草申請召開緊急董事會及擬定相關經濟補助方案,報給董事長。③下午向北京大學校黨委彙報天橋商場裁員工作情況,4點左右往這邊趕。說完這些,他們正式報告大家,董事會將於11月29日討論,29日晚給大家一個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