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老爺雖做著銀鋪的生意,大半個山西的金銀手飾,都來自他們昌家。可昌老爺仍舊向往著官府的威望。他於兩年前,花了2000雪花銀鋪路,將小兒子送到臨汾縣衙裏做事,本想提個一官半職的,壯壯昌家的威風!可那個利欲熏心的臨汾縣令王旺本,嘴上答應昌老爺,說他已向上頭寫了奏本,準備提拔他的小兒,實則是變著法兒掏他昌老爺的銀子。悶在鼓裏的昌老爺一直盼著小兒子在官府裏有了職位,反過頭來再把那龐虎和那個現已販壞了昌家門風的羅美娘巧妙地分開。要不,時間久了,養虎成害!
可巧,就在這個時候,縣衙裏的王旺本來給皇室安排食宿,昌老爺一聽,大清國的皇上、皇太後要路過此地,這可真是福星高照,天剔良機!盡管他沒有機會接觸到皇上、皇太後,可他想出了更為絕妙的一計——那就是拋出羅美娘這個美人兒,去換取他小兒子的錦繡前程。
昌老爺選在王旺本到來的頭一天晚上,設酒宴為他接風!在此之前,昌老爺早有所聞,那王縣令是個酷愛美人的好色之徒。那晚酒宴上便專門安排羅美娘坐在他王縣令的身旁,三杯烈酒下肚,王縣令的眼睛就不夠用了,三番五次與美娘對飲!
那羅美娘曲意飲下幾杯之後,已微露醉酒的俊模樣,隻見她麵如桃紅,無意間又添了幾分嬌豔之美,尤其是她那雙強奪男人魂魄的媚眼與王縣令笑臉相迎時,那王縣令的骨頭都麻了!
等王縣令酒後失態,攬過美娘那纖纖細腰,要讓美娘往他懷倒時,昌老爺故意裝作酒喝高了,讓家人攙著提早離席了。可昌老爺離開酒席後,來到前院專門告訴那看護家院的龐虎,說是美娘在後院小客廳裏陪王縣令喝酒可能有些醉了,讓他龐虎去照看一下!
龐虎聞迅,三步並作兩步就來到後院。
此時,王縣令抱住那美娘,如同老狗啃一塊沒有肉的骨頭一樣,正在左右變換著姿勢與那美娘親嘴呢!
龐虎見狀,怒火中燒,憤憤然的斷謁了一句:“王縣令,休得無禮!”
說話間,龐虎還摸出了腰間的劍削之聲!王縣令一看大事不好,慌忙鬆開美娘,可他心中大有不快!已經攬入懷中的美人,偏被這壯士給攪和了。
但,此刻的王縣令,多少有些清醒了,他似乎意識到他這是在昌家做客,親吻的可是昌老爺的小姨太,心中多有愧意之感!忙整理衣衫坐端正,問壯士是何人。
那龐虎沒搭理他,瞪了王縣令一眼,攙起美娘便走。
王縣令弄了個烏鴉閃蛋,一時間,心中很不愉快!可當他想到他此番來昌家是重任在身,不必在這個時候與那壯士深究,重要的是要把迎駕皇上、皇太後的事情做好,也就忍氣吞聲的過去了。
可早有預謀的昌老爺,一看龐虎沒對王縣令動刀舞劍,便於當天夜裏,將羅美娘活活掐死後,又用六尺白絹將其懸掛在房梁上。
次日,王縣令張羅著迎駕皇家的車隊時,昌老爺一麵找到王縣令,謊說昨晚羅美娘受辱後,含羞自盡了,要與王縣令經官動府!嚇得王縣令願出三千兩雪花銀,買個平安!一麵找到龐虎,讓他將此事如此行事地狀告皇上、皇太後,治他王縣令王旺本個狗官強奪美女,害死人命之罪,以便讓他王旺本讓出臨汾縣令的位置,由他的小兒子戴上烏紗帽。
昌老爺認為皇上、皇太後不過是匆匆路過此地而已,得知臨汾縣令有害死人命之嫌,一個口禦下來,還不結束他王旺本的狗命。
豈料,慈禧也是個心細之人,她得知羅美娘死時手中握著一個男人的布扣,讓人驗屍,確認羅美娘並非自縊,而是有人掐死後,懸於梁上,慈禧便想到那枚布扣,一定是羅美娘與害死她的男人搏鬥時留下的證據,傳令查找“布扣”的來處,很快將昌家大院的大東家昌老爺揪了出來!
證據麵前,沒動一棍一棒,那昌老爺就招出實情。
慈禧一怒之下,殺了呂氏父子和那個闖入皇家禁區的武士龐虎,並放火燒了昌家大院。
至於臨汾縣令王旺本,慈禧念他對皇家一片忠心,沒有當眾治罪。但,告訴他,此地他已壞了名聲,不適宜繼續在此為官,讓他跟隨皇家的車隊一同西去。
王旺本喜出望外,自認為因禍得福,沒準跟在皇太後的身邊伺候幾日,還能封他個州官、巡撫什麼的做做。可他萬萬沒有料到,皇家的車隊剛走出臨汾縣地界,那王旺本就被一支暗箭穿透了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