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 / 3)

現在很多的總經理貸不到款,就是因為賬拿不出手。企業的會計製度不規範、不透明,得不到銀行的信任,貸不到款,影響了企業做強、做大、做長。通不過企業成長的“瓶頸”,成為長不大的“灌木”或是成為“短命企業”。

這樣的難題可以說是總經理有意識製造出來的,目的就是避稅。但是這樣的難題是非常棘手的,因為不規範的賬目在接受檢查時,會受到法律的製裁。解決這個難題隻有一個做法,就是合法的做賬,合理的節稅。

總經理缺少必備的稅收知識

有些總經理對稅收財務知識比較缺乏,公私不分。做賬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發現公司的賬麵不平了,就讓財務通過做賬來解決。通過做假賬來掩蓋業務流程的不合理,甚至通過做另外一種業務流程來達到少交稅的目的。這樣就不知不覺已經構成了偷稅的行為。有些總經理覺得這種避稅手段不行,就再換種方法,完全沒有按照稅收和財務方麵的要求去做。這樣的避稅行為已經觸犯到法律。

合理節稅有非常多的方式和手段,但必須是在不觸犯法律的前提下,都是合理的。合理節稅方法的具體應用是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運用做到合理又合法。

企業總經理先從源頭,也就是從思想上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使自己不斷地充電,學習財務稅收知識,也可以通過專業的財務人員或是籌劃機構對財務稅收進行規劃,通過這方麵的幫助來找到自己的合理節稅方法。在不觸犯法律的前提下,找到企業收益的增加和企業財務管理之間的平衡點。

總經理解決財務難題新思路

“十六字方針”解決總經理的財務難題

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們從總經理的視角、企業的全局思考財務問題,把財務管理和企業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提出解決總經理財務管理難題的“十六字方針”-“賬前消化、賬外運籌、賬內規範、一賬統領”。

所謂“賬前消化”,主要是從時間角度抓住做賬的最佳時機,解決傳統做賬,事後算賬的弊端。傳統做賬都是事後算賬,所有業務工作完成以後才由會計算賬,業務決定了開票,開票的格局決定了賬目格局。為解決由此產生的問題,必須進行事前籌劃,把影響賬務處理的企業內部因素提前消化吸收,為財務管理創造良好的基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賬前消化。

所謂“賬外運籌”,主要是從空間的角度尋找企業做賬的賬外空間,解決企業賬內算賬的問題。在企業的財務處理過程中,就合理節稅的問題而言,企業的賬內空間非常有限。如何找到突破口呢?隻有尋求賬外空間,通過賬外空間的尋找和運用,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外部納稅環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賬外運籌。

賬前消化和賬外運籌之後的明智選擇,就是賬內規範。賬內規範對企業來講是一個鐵律,是輕易不能動的基石和原則。因為這套賬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必須經得起工商、稅務等各相關利益主體的監督和檢查,與其被動適應,不如主動規範。

為什麼要一賬統領呢?企業做兩套賬有巨大的危害和風險,在創業之初,就要有“高手做賬隻用一套”的理念,明確要靠知識、靠頭腦、靠能力掙放心錢的發展戰略。寧可生意不做,也不為客戶做兩套賬。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客戶負責。這也反過來促使我們找到了“賬前消化”和“賬外運籌”的財務管理方法。

但是做一套賬不可避免地麵臨著“白條”、“回扣”等問題,我們通過轉化兩套賬的性質,把兩套賬變為兩個賬,形成兩個核算主體,在兩個核算主體的情況下辯證地實現了“高手做賬隻用一套”。

在財務管理“十六字方針”中,“一賬統領”是整個過程的理想結果,“賬內規範”是基本原則和要求,“賬外運籌”是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賬前消化”則是前提和基矗

(資料來源:世界經理人博客作者:楊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