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者是否強調和宣傳內部控製的性質與重要性,是否認真組織和領導內部控製製度的設計工作,是否以身作則嚴格遵守控製製度的規定,是否采用了相應的管理政策與措施來保證製度的認真執行及科學評價等。
(3)與企業性質及規模相適應的管理宗旨、經營方式、組織機構、企業文化、外界協調策略等,它們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缺一不可。
因此,優化控製環境,首要的是企業總經理重視起來。不少中小企業的發展曆史比較短暫,許多企業總經理(他們同時也是企業的主要管理者)得益於短缺經濟、寬鬆政策和優惠的投資環境,企業快速地成長起來,其效益主要是依靠政策、市場等外部環境獲得的,但總經理管理企業的能力並沒有同步增長,還比較缺少苦練內功的經曆。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加入WTO後形成的開放式經濟格局的逐步形成,企業在用活政策、抓住機遇的同時,也要十分注意:
①加強內部控製,提高經營效率,從管理要效益。
②要培育遵守製度的企業文化。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現代企業也要成為“法治企業”。無論企業的總經理、總經理,還是最基層的企業員工,都應當對企業的規章製度嚴格遵守,以製度為標準檢驗經營管理的對錯和效果,發揮其保護、監督、製衡的作用。
③要在企業內部形成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的氛圍,努力建設“學習型”企業。實際上,許多中小企業的管理尚處於原始階段,離現代企業的科學管理還有相當差距。因此,企業總經理應該不要太迷戀個人經驗主義的一些東西,以謙虛的態度,從大型企業、先進同行那裏學習管理中的好製度、好方法。同時,還要善於從書本上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的知識和方法,敏於觀察、勤於思考,總結和製定適合自身管理和發展的內控製度。
3.改善控製技術
內部控製技術是實現控製目標的手段,包括特定的政策、計劃、標準、人員以及組織與方法。企業為更好地實現其內部控製目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改善控製技術:
(1)根據崗位選擇合格的人才,不斷培養適合自身的人才。
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企業設置的各個崗位,必須要有能履行其職責的人來勝任。造成中小企業的各種問題的因素中,歸根結底是人才因素。目前,不少企業中關鍵崗位的人才還主要依靠外聘,要善於挑選能力突出、經驗豐富、具有職業精神的好人才為企業服務,充分發揮其才智。要著手培養自己的人才,逐步建立適合自身特點的員工培訓體係,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技能技術教育,促進本企業各類人才的快速成長。
(2)建立健全與業務規模相適應的組織機構。
企業要有效地從事各項業務活動,必須設置相應的組織機構,行使管理與控製的職能。企業在設置組織機構時,首先要根據自身特點,按照不同的管理幅度劃分不同的管理層次,設計不同的組織機構,不能麵麵俱到求得職能部門齊全,也不能因陋就簡使得關鍵職能缺失,而應充分注意部門之間職能的科學劃分,做到簡單、高效、協調,確保控製目標的實現。要根據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明確規定各職能機構的權限與責任,根據各職能機構的經營任務與特點劃分崗位係列,確定需要的崗位,根據崗位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人才。要規定各層次主管人員不僅要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且要對其下屬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檢查,保證各層次目標的實現。組織結構要有利於上下級信息的溝通,避免機構重複,以最小費用取得最好效果。
(3)控製措施有效、到位。
以國家法律、法規及財經紀律為依據,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和其他管理活動進行組織、調節和製約,以利於對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揭露和糾正。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各項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如采取職責劃分、審查與核對等措施。為保護財產的完整和安全,采取限製接近、雙重保護、突擊檢查與核對、盤點等措施。建立成文的方針和職務說明,保證控製的製度化、規範化與科學化。
對財務內控的理解
1.財務內控製度五個目標
企業財務內控製度是為企業的經營目標服務的,企業製定財務內控製度體係必須達到以下五個目標:
(1)保證業務活動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
(2)保證所有交易事項以正確的金額,在恰當的會計期間及時記錄於適當的賬戶,使財務會計報告的編製符合有關財務會計製度和會計準則的要求。
(3)保證對資產和記錄的接觸、處理均經過適當的授權。
(4)保證賬麵資產和實存資產定期核對相符。
(5)保證財務會計監督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2.財務內控製度實現要點
企業的財務內控製度要達到服務於企業經營目標,要達到對經營活動的控製,必須使財務內控製度對每個環節進行控製,控製好各個要點。實行企業財務內部控製要實現以下要點:
(1)明確管理職責、從高層到普通職員的監督關係。
(2)職責分工,權利分割,相互製約。
(3)交易授權,建立恰當的審批手續。
(4)設計並使用適當的憑證和記錄。
(5)資產接觸與記錄使用的授權。
(6)資產和記錄的保管製度。
(7)獨立稽核,例行的複核與自動的查對。
(8)製定和執行恰當的會計方法和程序。
(9)工作輪換。
(10)獨立檢查,包括外部和內部審計等。
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指導下,在解決了企業財務內控製度體係建立的前提下,按照企業內控製度建立的原則、目標、要點的要求,企業應建立起自身完備的財務內控製度體係。
3.基本內控製度
一般企業財務內控製度體係應包括以下七個方麵的基本財務會計控製製度:
(1)可靠的憑證製度。
(2)完整的簿記製度。
(3)嚴格的核對製度。
(4)合理的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
(5)科學的預算製度。
(6)定期的資產盤點製度。
(7)適時適用的監督考核製。
4.內控體係和框架
具體地講,財務內控製度體係框架可分為以下五個方麵:
(1)原則性的財務、會計製度。
①會計核算製度。
會計核算的體製。
主要會計政策。
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
會計科目使用說明。
財務報表種類及其格式。
財務報表編製說明(附注)。
②財務管理製度。
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製。
貨幣資金管理。
往來結算管理。
存貨管理。
短期、長期投資管理。
固定資產管理。
在建工程管理。
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管理。
其他資產管理。
銷售收入管理。
成本費用管理。
盈利及分配管理。
財務會計報告與財務評價管理。
(2)綜合性管理製度。
①賬務處理程序製度(對會計核算基本流程,有關會計事項處理的必需手續以及具體操作規範做出規定)。
②財務預算管理製度。
③會計稽核製度。
④內部牽製製度(根據需要,對會計核算中需強調的內部牽製、製約程序做出集中的規定)。
⑤財產清查製度。
⑥財務分析製度。
⑦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⑧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
⑨對子(分)公司等所屬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辦法。
(3)財務收支審批報告製度。
①財務收支審批管理辦法。
②重大資本性支出審批與授權審批製度。
③重大費用支出審批與授權審批製度。
④財務重大事項報告製度。
(4)財務機構與人員管理製度。
①財務管理分級負責製。
②會計核算組織形式。
③會計人員崗位責任製。
④內部會計人員管理辦法(含會計工作崗位輪換管理辦法、會計人員委派管理辦法等)。
⑤對違反財經紀律及企業財會規章製度事項的處罰規定。
(5)成本費用管理製度。
①費用報銷管理辦法。
②成本核算辦法。
③成本計劃管理辦法。
④成本控製管理辦法。
⑤成本分析管理辦法。
⑥成本費用考核管理辦法。
往來款項與內控
往來賬款是企業在經濟業務活動中發生的應收、應付、暫收、暫付款,是企業資產、負債的一個組成部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競爭的加劇,企業為了擴大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多地運用商業信用進行促銷;但是,市場的信用危機又使得企業間相互拖欠現象越來越嚴重,造成企業的往來賬款增加。還有,由於企業財務及經營管理上的原因,許多不屬於往來賬款的其他經濟內容,也體現在往來賬款中,有些企業的往來賬款中包羅萬象,其結果也造成往來款的增加。特別是在商業企業,往來賬款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不僅造成企業資金周轉困難,而且也使企業的會計信息失真。加強企業往來賬款的管理,對減少企業資金占壓,創造良好的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環境都是十分重要的。
企業往來賬款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預收賬款等,按其基本性質可分為兩大類,應收款類和應付款類。 本小節以這兩大類為基礎來分析目前企業往來賬款中存在的問題及要注意的事項:
1.往來賬款中存在的問題
(1)往來款賬務處理不規範,往來賬賬戶之間不按業務內容記賬。
如有些與正常經營業務無關的款項計入應收賬款或應付賬款;再如不止一戶但無法查清的應收、應付款餘額相對衝。這樣不便於企業根據不同往來賬款的性質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
(2)對已銷賬的往來款管理不善。
如已作壞賬的應收款,收回時作為賬外小金庫,甚至公飽私囊;不需付的款項,付出作為賬外資金,或被個人貪汙。
(3)不定期對賬。
有些企業由於疏於對往來賬款的管理,不能做到定期與相關單位核對賬目,特別是欠款企業,往往對債權人的對賬要求持抵觸態度,長此以往必然造成往來賬款賬目不清,為今後的催款、清理帶來困難。
(4)往來賬款不定期清理。
有些名存實亡的往來賬款長期掛賬,如壞賬不及時報損、處理,不需付債務不及時報批做營業外收入等,造成往來賬款賬目混亂。
(5)出租出借賬戶或為他人套取現金。
企業往來賬中有些一進一出的款項,無明確經濟內容,實際出借賬戶為他人轉款,違反財務管理規定;再如有些業務員,利用職務之便,多次以備用金名義領取現金,然後通過銀行轉賬還款,實際是為他人套取現金,違反了現金管理規定。
(6)利用往來賬款調節利潤。
往來賬款涉及企業日常經營及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麵,往來賬中的問題可以反映出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弱點和缺陷。要解決以上問題,除了加強整個社會的製約機製外,加強企業自身的內部控製顯得尤為重要。
2.造成往來賬款中問題的具體原因
(1)風險。
目前企業中普遍存在對往來賬款的風險認識不足,因此也沒有對往來賬款的風險進行評估,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對往來賬款進行管理。事實上,往來賬款賬目不清,內容混亂,不僅影響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而且由於管理上存在漏洞,會使少數人有可乘之機,因而造成企業資產的流失。
企業從業務人員到管理人員,都應認識到往來賬款中存在的問題會給企業帶來不良後果。
(2)環境。
從目前企業現狀來看,首先,有些企業從領導到員工都沒有充分重視對往來賬款的管理。有些領導財務知識有限,他們無法將應收款項與公司實實在在的資產聯係起來,因此也就無法將應收款的管理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有些企業往來賬款的形成與領導個人行為有關。還有些領導隻管任期內業績、不重視現金流量。甚至有些企業的領導為在任期內出“成績”,反而指使財會人員弄虛作假。這樣的企業難免出現往來賬款混亂。同時,企業中普遍存在新官不理舊賬的現象,也會造成往來賬款管理的混亂。
要扭轉這種局麵,必須使內部控製成為管理者真正的需求,這就要進行產權製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在這個基礎上選用業務素質好,能力強且有責任心的員工,在有效的激勵機製下,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便可創造一個良好的控製環境。
(3)控製活動。
往來賬款中出現上述問題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企業缺乏相應的控製政策及控製程序,或有了這些政策和程序卻沒有執行。
3.針對往來賬款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相應的控製政策和程序
(1)銷售與收款的內部控製。
①銷售部門應對賒銷客戶信用進行調查,對其尚可使用的信用額度等進行審查,並按客戶設置應收款台賬,及時登記每一客戶應收賬款增減變動情況和信用額度使用情況;企業會計人員應及時清理應收賬款,定期編製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提供給財務負責人和企業負責人、銷售部門,對於逾期的應收賬款應督促銷售人員催收。
②企業應製定信用政策,確定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含信用期限,信用額度,折扣率)及收款政策,對客戶的賒銷均應被授權批準,客戶信用期限、額度的調整必須經過相應權限審批人員審核批準。
③企業應分部門、分人員下達銷售貨款回籠率,按月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獎懲掛鉤。對於逾期未還款應組織人員催收,並要求客戶提供擔 保、抵押等條件。如果可能,采取法律途徑解決。
(2)其他應收款的內部控製。
①建立備用金領用和報銷製度。為加強管理應盡量實行定額備用金製。 備用金應實行專人保管,並在規定期限內報銷;備用金的領用和報銷,應根據金額不同建立授權和批準製度,報銷時應按領取時用途報銷;年終應全部收回,次年再借。對無正當理由不按期報銷的職工應該給一定處罰。
②建立明確的職責分工製度。貨幣資金的收支與記賬分離,貨幣資金的經辦人員與資金收支的審核人員分離,這樣可以防止惡意串通。
③存出保證金應有相關的憑證,並應有授權審批手續。
④所有其他應收款應定期清理,製定催款製度,防止出現壞賬。
(3)預付賬款的內部控製。
①進行適當的崗位分離。付款審批人員不能辦理尋求供應商和索價業務;審核付款人員、付款人員、記錄應付賬款人員應進行崗位分離,以防止舞弊發生。
②對預付貨款的商品及客戶進行市場及信用調查,預付貨款應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並應嚴格按照合同的規定執行;防止企業多付或有不必要的預付款發生。
③建立催收貨款製度,建立壞賬審批製度。
④采購人員應在可能的範圍內定期輪換,以防止采購人員與供貨商聯手舞弊。
(4)應付賬款與其他應付款的內部控製。
①定期對其他應付款進行清理,有不需付的款項應及時做賬務處理。
②實行崗位分離。房屋、設備、場地等的租賃人員、審批人員、記賬人員實行崗位分離;廢舊物資、材料、包裝物的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審批人員、記賬人員等實行崗位分離。
③建立雙方定期對賬製度,以防止雙方業務人員串通做假。
④定期分析應付賬款,規定付款順序,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配合,在企業資金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先付有折扣的貨款。
4.注意信息與溝通
往來賬款中問題較多的企業往往在信息溝通方麵做得不夠。
(1)財務人員沒有定期向相關業務人員報送與其業務有關的應收、應付餘額、賬齡、風險分析等資料,並且由於企業沒有相關的收款、報銷等時間的規定,財務人員也不便於與相關人員進行往來賬款清理進度及計劃方麵的交流。
(2)財務人員也不能做到定期向主管領導彙報往來賬款中存在的問題並提供風險分析報告及解決方案,因此主管領導也心中沒數。
(3)企業間由於缺乏定期進行賬目核對工作也會造成企業往來賬的不準確。
所有這些都影響往來賬款管理。
5.加強監督
現代內部控製理論認為企業的內部控製製度不僅包括企業管理者的指示得以執行的程序、製度,還包括對整個控製活動的監督。而內部監督過程中,內部審計發揮著主要作用。目前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由於其定位、人員、獨立性、審計範圍等原因的限製還不能充分發揮其內部監督作用,特別是目前企業的內部審計中將內部控製製度的測試與監督作為經常性項目的很少,這就無法保證內部控製作用的正常發揮。
企業加大內審的力度,審計機構的設置應保證其獨立性和權威性,內審的重點應轉向內部控製製度的測試和監督,這樣才能保證內部控製製度的有效執行。
貨幣資金與內控
貨幣資金業務常見弊端有:截留各種現金收入;挪用資金;虛報冒領;出借賬號(洗錢);現金超額存放;白條抵庫;非法違規出借等。企業的內部控製須要注意的方麵有貨幣資金業務的職務要分離。貨幣資金業務內部控製的基本要求是實行錢賬分管,即將經營貨幣資金業務的人與記錄這些業務的人分離。因此企業在進行這方麵的內控時要注意的方麵有:
(1)貨幣資金實物收付及保管隻能由經授權的出納員負責處理,其他人員不得接觸未經支付的貨幣資金。
(2)規模較大的企業,出納員應將每天收支現金數登記現金出納備查簿。
現金日記賬與現金總賬應由其他人員登記。規模較小的企業,可用現金日記賬代替現金出納備查簿,由出納登記,但現金總賬的登記工作須由其他人員擔任。
(3)負責應收款項賬的人員不能同時負責現金收入賬的工作;負責應付款項賬的人員不能同時負責現金支出賬的工作。
(4)保管支票簿的職員不能同時負責現金支出賬和調整銀行存款賬。
(5)負責調整銀行存款賬的人員應與負責銀行存款賬、現金支出賬、應收款、應付款的人員分離。
(6)貨幣資金支出的審批人應同出納員、支票保管員和記賬員分離。
1.企業貨幣資金的具體控製內容
(1)資金預算控製。
編製資金預算控製,旨在對企業一定時期貨幣資金的流入和流出進行統籌安排。資金預算編製是否準確、直接影響到企業貨幣資金流轉是否暢通,影響到貨幣資金的利用效益,甚至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所以,要加強貨幣資金預算的可靠性控製,避免或減少預算編製的主觀性和隨意性。
貨幣資金預算的編製應與處理、記錄相分離。貨幣資金預算編製完成後,企業財務總監應認真監督預算的執行,定期比較經營過程中實際收支與預算的差異,對重大差異仔細分析。財務總監可采取必要措施來調查實際收支結果。由於差異的分析需要逐日、迅速和精確的收支數目,所以預算控製可幫助資金控製效率的發揮。
(2)庫存現金控製。
企業庫存現金必須在規定限額之內,收入的現金應及時送存銀行,當天沒有及時送存的現金應集中存放在保險箱內。現金收入不得坐支。出納員應做到庫存現金“日清月結”,主管部門和負責人應對庫存現金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
(3)銀行存款控製。
①所有銀行存款戶的開設需有正式的批準手續,有時需要董事會的批準。同樣,某一銀行存款戶的終止也需得到正式的批準,以防有人在開設銀行存款戶中為個人謀取私利。
②負責銀行對賬單調節和銀行存款賬麵餘額的人員不能同時負責現金收入、現金支出或編製收付款憑證業務,以防止被銀行揭露的不正當支出或應記但未記入企業收入賬的不正當行為再次被掩蓋起來。
③負責銀行往來賬調節的人員應直接從銀行取得銀行對賬單,並就銀行存款賬同銀行對賬單進行核對調節。核對時,不僅應注意到銀行對賬單的日期和金額,而且還應檢查討論支票的簽署和背書。
(4)定額備用金控製。
企業對一些頻繁發生的日常小額零星支出,可建立定額備用金製度加以控製。其基本要求是:
①確定應建立哪些定額備用金,例如,確定差旅費備用金、工資備用金等等。
②確定每筆備用金的金額。 備用金多少應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通常情況下,除工資備用基金外,其他備用金的金額不能過大。確定後,它就是一筆固定的金額,任何超過該備用金定額的現金支出,應得到特定的事先審批,並在一般現金中支付,而不在備用金中支付。
③確定備用金的保管人。各備用金的保管人不能同時負責其他備用金、現金收入和支出的審批,以及該項備用金的補充和支付記錄。
④備用金的使用必須有發票等原始憑證來證實該筆支出。發票應由備用金使用者的審核人的簽字。在某些情況下,備用金支付必須得到事先批準。
⑤內部審計人員或其他獨立人員應不定期地清點備用金。 備用金的餘額和已支付憑證的合計數應與備用金的固定金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