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呀,這樣成品就能利用重力,由高向低滑動,人就可以不動了。”阿爾巴頓·康說。於是福特93分鍾的造車秘訣誕生了。
亨利·福特認為:年輕人思維活躍,充滿朝氣,富於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是往往缺少展示才華的機會。作為領導者,要給這些有才華的年輕人以機會,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樣才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
酒與汙水定律:及時清除爛蘋果
酒與汙水定律的意思是說: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後,得到的是一桶汙水;如果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那麼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對企業來說,作為領導者,對那些無可救藥的下屬必須當機立斷,該解雇的立刻解雇,不能因為一點汙水糟蹋了整桶酒。
酒與汙水定律的實質是說,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之後,這桶酒的成分就起了變化,盡管一匙和一桶相比,顯得微不足道,可是這一匙汙水卻足以改變整桶酒的成分,使得好好的一桶酒變成了汙水。在任何企業或單位裏,都會有這樣一些問題人物,他們的目的好像就是為了把企業或者單位搞糟。他們就好比那一匙汙水,往往由於他們的存在,整個團隊的事業毀於一旦。他們又好比整箱蘋果裏的一兩個爛蘋果,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使箱子裏的其他蘋果也爛掉。
這種“爛蘋果”的可怕之處是它那驚人的傳染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低效的部門可能最終被這種環境所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卻能迅速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是,破壞總比建設容易。如果一個組織裏有這種人,哪怕擁有再多的人才,最後也難能有像樣的工作成果。如果企業、組織裏有這種人,作為管理者,應該馬上把他清除出去。
俗話說“一粒老鼠屎搞壞一鍋湯”,一個組織的整體效率取決於其內部成員的效率。如果其中有些成員老是把事情弄糟,或是在其他成員麵前傳播負麵流言、搬弄是非、破壞團隊內部和諧,這種成員就相當於組織內部的老鼠屎。他們的破壞力相當大,會造成團隊成員之間相互猜忌,使他們對工作產生厭倦心理。一個組織可能會因為這粒老鼠屎從此不再團結,工作效率也會下降。作為管理者一旦發現自己的企業存在著這樣的一粒老鼠屎,那麼應該立刻采取行動將其清除,否則的話,後果必將不堪設想。
延伸閱讀 在企業中,經常會存在一些阻礙企業發展的員工,他們就像箱子裏的爛蘋果似的,慢慢地腐蝕企業的內部結構,降低企業的工作效率。而企業是一個尋求發展、謀求利益的組織,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具備魄力和勇氣,果斷扔掉爛蘋果。
市場競爭的要求是,誰阻礙了企業的發展進程,誰就會被企業淘汰。日本伊藤洋貨行的董事長伊藤雅俊,就是一個有魄力和勇氣扔掉爛蘋果的管理者。
伊藤洋貨行起初靠做服裝衣料買賣起家,後來公司逐漸壯大才進入食品業。
由於剛進入食品行業,公司內部沒有這方麵的人才,於是伊藤雅俊從東食公司挖來了岸信一雄。岸信一雄來到公司後,調整了食品部門,十年間把公司的業績提高了數十倍,為公司做出了卓越貢獻。
但隨著公司業績的提高,岸信一雄驕傲自大起來,不遵守公司製定的規章製度,居功自傲,對公司的改革措施更是持敵對態度,任何決策到了他那裏就會擱淺。他不光是自己不為公司創造價值,還對勤奮敬業的員工們冷嘲熱諷,甚至說他們再幹十年也休想獲得成功。在他的影響下,許多員工對待工作的積極性都被打消了,整個部門的工作效率直線下降。
伊藤雅俊多次對他進行勸說,無奈岸信一雄不僅不改,還變本加厲,公司隻好把他辭退。這一決定在伊藤洋貨行甚至全日本商界都引起了大轟動。雖然局內人都知道岸信一雄飛揚跋扈,但依然認為辭退他是不公平的,給人一種“狡兔死,走狗烹”的感覺。麵對各界輿論對此事的質詢,伊藤雅俊說:“秩序和紀律是我們企業的生命,我們不能因他一個人而降低整個企業的戰鬥力,讓公司走上滅亡的道路!”
從公司後來的發展來看,伊藤雅俊的做法絕對正確,嚴明的紀律不容漠視。所以管理者應該學習伊藤雅俊的做法,拿出魄力和勇氣來,丟掉公司內部的爛蘋果。
木桶效應:要想長足發展,所有的木板都必須足夠高
木桶效應是指,任何一個企業,其各個組成部分都是優劣不齊的,然而企業管理和生產質量往往取決於劣勢部分。
所謂“木桶理論”又叫“木桶定律”,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他曾做過一個關於木桶盛水量的研究。一個木桶,由許多塊長短不等的木板組成,它的容水量並非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個原理被稱為“木桶效應”。運用到企業裏,就是說構成企業的各個部分經常優劣不齊,而恰恰是劣勢部分決定著企業的水平。
木桶效應又稱為短板效應。在“木桶效應”中,無論一個木桶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始終取決於最低的那塊木板。一個木桶要想容納更多的水,就得提高所有木板的高度,關鍵是提高短木板的高度。同樣,一個企業要想具備更強的實力和競爭力,就要設法提高素質較差員工的能力。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越來越多的管理者都意識到,隻有讓每個員工都保持高能力,才能提高整個團隊的優勢,充分發揮團隊作用。假如一個團隊中絕大多數人能力很強,但有個別人能力較差,那就很可能由此影響整個團隊,導致無法達到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