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公司經理聽了進言人的這番話後,沉思良久,終於下了決心,在公司全體員工大會上宣布實施“末位淘汰製”。宣布之初,很多人,尤其是業績較差的員工都認為,公司多年來在管理上一直很人性化,這次多半也是說說而已,不會來真的。結果公司做出了一係列調動決定,特別是真的淘汰了兩名資格雖老,但在各方麵不求上進的員工之後,眾人方才醒悟,公司這回是來真的了。有了危機感之後,人人都樹立起了競爭和較量的概念,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公司業績攀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
“垃圾桶”理論:有效解決拖遝作風
垃圾桶理論是企業內部的一種決策製定模式,指的是管理者要及時和員工溝通,努力調動員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解決員工辦事拖遝的作風。
荷蘭有一個城市為處理垃圾問題,特意為市民購置了垃圾桶,但是人們嫌麻煩,不願使用,亂扔垃圾現象依然十分嚴重。該市衛生機關為此絞盡腦汁,想了許多辦法。第一個方法是:對亂扔垃圾的人加重處罰,罰金從25元提高到50元,但是效果甚微。第二個方法是:增加街道巡邏人員的數量,結果成效也不明顯。後來,有人出了個主意:設計一個電動垃圾桶,桶上裝有感應器,每當垃圾丟進桶內,感應器就做出響應,自動啟動錄音機,播出一則故事或笑話,其內容每兩周更換一次。沒想到,這個設計大受市民歡迎,人們無論距離遠近,都把垃圾丟進桶裏,於是城市變得清潔起來。這種模式後來被人們運用到管理學上,成為垃圾桶理論。
在垃圾桶上安裝感應式錄音機,人們丟進垃圾後,播出一則故事或笑話,使用效果遠比那些懲罰手段好得多,這種方法還能得到人們的喜歡。同樣,要解決公司員工辦事拖遝的問題,用監管和處罰的手段很難真正達到效果,因為員工的工作效率主要是靠他們個人用心努力。對員工辦事拖遝的原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處理員工辦事拖遝問題上,加強彼此間的溝通很重要。管理者要注意的是,不要讓員工超時間或者在拘束的環境中工作,因為這是一種不合理的管理方法。作為管理者,要對員工多一些理解、關心和體諒,這樣才有助於發揮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延伸閱讀 TakeshiNiinami剛剛任職日本第二大連鎖便利店——羅森的總裁時,公司正麵臨困境。由於經營初期過度擴張,導致分店開設過多,恰逢日本通貨緊縮,零售價被壓低,許多分店虧損。公司涉足的其他業務,如自動取款機和網上購物中心,都沒能帶來很好的收益。此時員工們人心惶惶,甚至無心工作,士氣普遍低落。總之,Niinami接手的是一個有著許多棘手問題的企業。
接手公司不久,Niinami就決定要巡視旗下的所有分店。當時羅森的分店在全日本共有7648家,如果都巡視過來,工程可謂浩大。Niinami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我總是試圖和員工進行直截了當的溝通,盡管他們背地裏會稱我為‘那個討厭的家夥’,但我依然很直率。”Niinami在與員工的溝通中,經常會問他們需要什麼,並且努力解決員工所遇到的問題,進而讓員工感受到公司對他們的關心。他那直言不諱的作風和及時解決員工需求的做法,有效地改變了羅森員工辦事拖遝、萎靡不振的風氣,工作效率得到了明顯提高。
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革,整個公司的氣氛大大改變,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在羅森公司,每個員工都可以自由地向上級發表意見。經過共同努力,羅森高漲的士氣逐步轉化為優異的經營業績,雖然當時日本國內整體經濟形勢並不好,但在與對手的競爭中仍然占得了優勢,初步實現了成功。
威爾遜法則:以身作則,強於言傳
威爾遜法則是美國行政管理學家切克·威爾遜提出的:管理者是員工克服困難的後盾,他的行為能夠指導和激勵員工。
克·威爾遜指出,如果下屬知道有一位上司在場負責解決困難時,他們會信心倍增。威爾遜認為,如果管理者能在行動上成為榜樣,在精神上往往也可以堪稱楷模。
在企業管理中,威爾遜法則非常重要,身教重於言教,管理者的行為能夠影響到員工的做法,他的指導是員工們戰勝困難的後盾。每個管理者都有自己實現管理績效和指導員工的方法,這種指導有助於個人的成長,並能對組織的成功產生巨大影響。如果管理者對員工進行的指導非常有益,那麼管理就會變成一個協作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讓每一位員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