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藍高又對員工進行了一番教育,希望大家做完上司交辦的事情後,一定要問:“我已經完成了您交代的工作,想問的是,此舉如何能幫助我為顧客提供最佳服務?隻有這樣做,才能讓上司將重心放在你們的真正使命上:把店裏的商品賣給顧客,為顧客提供滿意的服務。”
藍高在處理問題時,善於利用身邊發生的事對員工進行隨機教育,不僅讓員工們的問題得以解決,還能借此機會教育其他人,形成向上管理的好習慣。這種做法給公司的管理帶來了一種積極的效果:把領導監督主管變為員工向上管理主管,形成員工、主管和領導三方的良性互動,從而增加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和業績。
肥皂水效應:在讚美中批評
肥皂水效應源於美國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管理者批評員工時要注意方式,將批評夾在讚美之中,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柯立芝總統有一位女秘書,容貌美麗,但常因粗心而出錯。一天早上,柯立芝見秘書走進辦公室,便對她說:“你這身衣服非常漂亮,正適合你這樣美麗的小姐。”這突如其來的讚美,令女秘書受寵若驚。柯立芝接著說:“但請不要驕傲,我相信你能把公文處理得同樣漂亮。”從那天起,女秘書做事認真起來,處理公文很少出錯。一位朋友聽說後,便問柯立芝:“這辦法很有效,你是怎麼想出來的?”柯立芝笑笑說:“這很簡單,理發師給客人刮胡子之前,先給人塗些肥皂水,為的是刮起來不會痛。”這就是管理學中廣泛應用的肥皂水效應。
管理者在處理員工犯錯誤時,將批評夾在讚美中,其效果會比直接批評好得多。把批評夾在對其肯定的話語中,可以減少批評的負麵效應,使被批評者更容易接受批評。用這種讚美中夾雜批評的做法取代單純的批評,不僅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且能夠更好地讓人接受。
延伸閱讀 華克公司在美國費城包建了一座辦公大廈,而且要在限定時間內竣工。這項工程的各個環節都非常順利,很快即將竣工。然而有一天,承包銅裝飾的工程商突然說,不能如期交貨。這個後果將導致整個工程都不能如期完工,公司將交付巨額賠償。如此慘重的損失——僅僅是由於那個承包銅裝飾的商人。
公司通過電話和那位商人溝通了好幾次,指責對方應該遵守信譽,如期交貨。
然而毫無效果,於是卡伍被派去找那位商人當麵交涉。
卡伍走進那位商人的辦公室,開口便說:“你知道嗎?你的姓名在布魯克林市是獨一無二的。”對方聽了卡伍的話,既驚訝又意外,搖搖頭說:“不,我不知道。”
卡伍說:“今早我下火車後,用電話簿查你的地址,發現全市隻有你一個人叫這個名字。”
那位商人說:“我從未注意過。”他立刻把電話簿拿來查看,果然一點不錯。
這位商人很自豪地說:“是啊,我這個姓名的確少見。我家祖先原籍是荷蘭,移民到這兒都兩百多年了。”接著便興致勃勃地談論起他的祖先和家世來。
卡伍聽著他談論,然後又讚美他擁有如此規模龐大的工廠。卡伍說:“你的工廠是我所見過的銅器廠中最整潔、完善的一家。”那位商人說:“當然,這廠是我花費了畢生精力經營的,我以此為榮。”
卡伍和那位商人愉快地閑聊著,他邀請卡伍參觀他的工廠。參觀時,卡伍連連盛讚這工廠,稱譽哪些方麵比別的工廠優良,又稱讚幾種特殊的機器。這位商人告訴卡伍,那幾種特殊機器都是他親手發明的。他詳細地向卡伍說明這些機器的使用方法和它的特殊功能。參觀之後,他堅持請卡伍共進午餐。要注意的是,直到這時,卡伍依然隻字未提自己的來意。
午餐後,那位商人說:“卡伍先生,我知道你的來意,但沒想到,我們見麵後會談得如此愉快。你可以先回費城,我保證貴公司的定貨會準時運送到工地,即使犧牲了別家生意,我也心甘情願。”
卡伍始終沒有和那位商人直接說出他的來意,更沒有指責對方,可是卻順利地達到了目的。工程上所需的那些材料,全部如期運到,那座建築也如期竣工。
卡伍運用讚美方式,而不是批評對方,巧妙地達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