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七、飲食調養62問(6)(3 / 3)

但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的人應少吃或不吃螃蟹。這是因為螃蟹含膽固醇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460毫克。如果冠心病病人大量食用含膽固醇過高的食物,會使體內膽固醇含量增高,極易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218.動物性油脂對冠心病有何影響

脂肪過高的食物,除了日常飲食中的肉類外,還包括豬油、黃油、奶油、羊油、雞油等動物油脂,以及含膽固醇高的動物內髒,如肝、腎、腦花、骨髓、大腸、蛋黃、蟹黃、魚子,還有含油脂、膽固醇較高的烏賊魚、帶魚、魷魚、鵪鶉蛋、豬蹄等。

冠心病病人應少吃或最好不吃這些含脂質高的食物,因為吃後會直接使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升高,從而阻隔和降低了對人體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的生成。高密度脂蛋白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如果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就會使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脂質增高,引起和加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引起和加重冠心病。所以動物性油脂的攝入每天不能超過10克,最好控製在5克左右。

雖然過多的動物性油脂對冠心病病人無益,但也不能一點不吃,適量少吃一點也是必要的,特別是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需要溶解在動物性油脂裏,才能被人體吸收。一點動物性油脂不吃,必然會導致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E都有抗膽固醇氧化、抗動脈硬化的作用。被氧化了的膽固醇對人體毫無益處,且容易沉積在動脈血管內壁上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因此維生素A和維生素E是人們在日常飲食生活中戰勝冠心病的最佳營養素,不僅不能將它拒之門外,而且一定要爭取增加維生素A和維生素E或胡蘿卜素的攝入量。

所以,冠心病病人的膳食中,最好是將動物油、植物油按3:7的比例相互搭配,調製成混合油,這樣既有利於上述脂溶性維生素的溶解吸收,也不至於過多的攝入對冠心病不利的脂質。

219.為何冠心病病人不宜多喝雞湯

由於雞肉的肉質細嫩,滋味鮮美,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所以許多老年人尤其是體弱多病者都習慣喝雞湯來滋補身體。然而,有關專家提醒,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不要盲目進補雞湯。

專家稱,雞湯中含有一定的脂肪,患有高脂血症的病人多喝雞湯會促使血膽固醇進一步升高,可引發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高血壓患者如經常喝雞湯,除會引起動脈硬化外,還會使血壓持續升高,並很難降下來。另外,有消化道潰瘍的老人也不宜多喝雞湯,雞湯有較明顯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對患有胃潰瘍的人,會加重病情。腎髒功能較差的病人也不宜多喝雞湯,雞湯會增加腎髒負擔。為此,專家提醒想喝雞湯的老年冠心病病人,一次最好不要超過200毫升,一周不要超過2次。

220.為什麼冠心病病人不宜吃人參

不少冠心病病人認為人參能改善心髒功能,因此不惜代價購買名貴人參服用。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但不能改善病情反而有引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險。

冠心病發生的主要病理變化是由於膽固醇及其他脂質沉積於冠狀動脈及其他動脈壁上,從而引起管腔狹窄、血栓形成甚至閉塞而危及生命。因此,調整脂質代謝,促使脂肪分解,是治療動脈硬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人參中含有一種能抗脂肪分解的物質,能抑製體內脂肪的分解代謝。若長期服用人參,隻會增加動脈壁上的脂類物質,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所以,冠心病病人是不宜吃人參來滋補身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