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廣告效果評估內容5(1 / 2)

例如,某糖果生產企業為自己的同一係列產品進行過兩次電視廣告宣傳,經過調查,獲得以下有關資料:

該品牌產品的第1次廣告宣傳

單位:人

項目看過電視廣告未看過電視廣告合計

購買廣告產品502878

未購買廣告產品7092162

該品牌產品的第2次廣告宣傳

單位:人

項目看過電視廣告未看過電視廣告合計

購買廣告產品601878

未購買廣告產品55107162

從兩次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第1次廣告效果指數改為1006%,第2次廣告效果指數為181%,第2次比第1次提高了804個百分點。如果兩次的廣告媒體選擇、播放時間、廣告預算總額相等同,那麼就說明第2次廣告策劃明顯好於第1次。因此,有必要對第1次廣告策劃進行策略性調整或修改。

三、廣告社會效果評估

1.廣告社會效果評估的內容

廣告宣傳的社會效果是指廣告刊播以後對社會某些方麵的影響。這種影響既包括正麵影響,也包括負麵影響。這種影響不同於廣告的心理效果或經濟效果。廣告經營者無法用數量指標來衡量這種影響,隻能依靠社會公眾長期建立起來的價值觀念來對它進行評判。廣告的社會效果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是否有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它涉及到社會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意識形態領域。近幾年來,台灣的廣告活動多以“新儒學”為策劃內容,倡導一種合乎理性的家庭價值觀念,對廣大青少年來說,很有教育意義。

(2)是否有利於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正確的消費觀念是宏觀經濟健康發展的思想基礎,也是確保正常經濟秩序的基礎。有一段時間,我國廣告宣傳倡導“超前消費”,認為“超前消費”可以刺激國民經濟的發展,加快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實踐證明,“超前消費”隻能帶來較高的物價水平,擾亂正常的經濟秩序。這種導向的廣告宣傳應該受到社會的譴責。中華民族具有節儉的美德,高儲蓄可以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因為在宏觀經濟運行係統中,儲蓄等於投資;高儲蓄也能使市場供求處於“買方市場”的態勢,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3)是否有利於培育良好的社會風氣

廣告應倡導重視教育、愛護環境、節約使用資源、遵守公共秩序、遵紀守法等正確觀念。

2.社會效果的評估原則

廣告經營者在評估廣告宣傳的社會效果時,應該遵循真實性原則和社會規範原則。

(1)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原則,即廣告宣傳的內容必須客觀真實地反映商品的功能與特性,實事求是地向媒體受眾傳輸有關廣告產品或企業的信息。

廣告傳輸的信息有單麵信息和雙麵信息之分。單麵信息是指隻集中告知媒體受眾有關廣告產品的功能與優點,調動媒體受眾的情緒,使他們產生購買欲望,但過分強調單麵信息會使媒體受眾產生逆反心理,有時甚至會產生懷疑;雙麵信息是指既告訴媒體受眾產品的優點,同時也告訴他們廣告產品存在哪些缺點或不足,使媒體受眾認真對待,這種廣告信息誠實可信,常能贏得媒體受眾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