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斬秦王 賜尚方(3 / 3)

不管怎麼樣,包拯這次你死定了!

翌日,在朝堂之上,仁宗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包拯:“包拯,秦王是才能及人望的優秀人物,同時也是朕的心靈支柱,失去秦王對大宋來說更是一個相當大的損失,所以,朕希望將他赦免!”

包拯眉頭微皺,態度恭敬然而語氣卻不容反駁的回到:“請恕微臣無法照辦。”

仁宗大驚,脫口而出:“為什麼!”

包拯麵不改色,全然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回道:“如果照皇上的感情而法外施恩,那麼將會失去了百姓的信任,也會失掉皇上的威信,更會動搖國之根本。”

“難道你要朕眼睜睜的看著秦王被斬!”仁宗激動地吼道:“秦王是朕的救命恩人呐,你要朕當個薄情之人嗎?”

包拯心中哀傷,卻麵無表情的說:“皇上的心情,微臣明了,但請皇上體察秦王的心情——殿下希望一死!”

聽到這句話,仁宗如墜冰窖,他不肯相信這一切,全身微微顫抖,嗚咽著說道:“......騙人......秦王跟朕約好了,一生都會守護著朕的......”忽然,仁宗口氣變得冰冷而決絕:“包拯,這是朕身為皇帝的命令,朕決不允許你判秦王死刑!”

驚訝的看向失去理智的仁宗,包拯依然不肯退讓,諫言道:“皇上,請冷靜下來想想百姓們的心情吧,如此一來,您就能體會秦王的心意了!”

“住口,我這皇帝若連救命恩人都無法救,又豈能救萬民!”仁宗激動的吼道:“原來你是如此的不近人情,在正式發出府尹解任的命令之前,朕命令你禁閉於開封府內!”

皇上!看著這個不同於昔日的仁宗,包拯震驚了。

******************************

吳桐自覺沒有麵目見八賢王。

此時的八賢王與狄娘娘正在開封府的大牢裏探望秦王趙允熙。與其一起來的還有他的三個弟弟。

皋陶造獄,劃地為牢。

獄神陶像在昏暗的燭光下有些模糊不清,原本神態可親的五官也似乎變得猙獰可怕。收回視線,吳桐輕輕一歎,謝過開門的獄卒,向供奉的獄神深施一禮,才在獄卒欽佩的目光中走進大牢。

大牢裏幹淨整潔,燈火明亮,空氣幹爽。整個牢房之中可以聞到淡淡的藥香,尋不到任何蚊蠅臭蟲等物。

八賢王一家正在敘舊,吳桐走了過去,故意弄出輕微聲響。

眾人回頭望去,之見吳桐跪在那裏,垂頭斂目,“八王爺,吳桐真的是很抱歉,害的秦王遭此劫難,吳桐任由王爺處罰。”

八賢王急忙上前將吳桐扶起,眼中帶著不忍,“這不能怪你,隻能怪那陷害之人心腸歹毒,居然用這種......”

八賢王歎口氣,他實在是說不下去了——允熙,是他最得意的兒子啊。

吳桐咬咬牙,眼神變得冰冷犀利,“我去殺了張侍郎!”

“不可!”趙允熙急忙勸道,“吳桐,你一定要答應我,將來一定要搜集到足夠的罪證,將他繩之以法,不可隨意......”

“可是,這次的事就算了嗎?”

“不,”趙允良輕拍吳桐的肩膀,試圖希望她能冷靜下來,“大哥的意思是不希望你為他而犯罪。”

“讓張侍郎死的無聲無息,我還做的到!”

“吳桐,作為一個母親,我很為允熙的決定驕傲,所以,我也不希望你做什麼傻事!”狄娘娘秀麗雍容,握著吳桐的手,眼神沉痛而無奈。

她靜靜地看著狄娘娘,眼底是死一般的寂靜。她想做的事,沒人可以阻止。

“吳桐,你可以答應我一件事嗎?”趙允熙看著她,輕聲問道。

吳桐側頭看向他,搖搖頭,“很抱歉,我現在無法答應你任何事。大人被罷黜,我必須保護他!”

“什麼?包大人被罷黜了?”五子趙允初不可置信的看著吳桐,然後看向自己的父王。

“本王現在就進宮麵聖!”說著,八賢王便要往牢外行去。

“王爺,此事您不適合出麵!”吳桐攔住八賢王,他還想要說什麼,卻被吳桐阻止,“王爺,皇上是個重感情的人,他會有這樣的決定本就是人之常情。這隻是人生的一次經曆,吳桐相信,皇上會成為一位仁君,隻要過了這個坎,”吳桐看著八賢王,眼神懇切,“所以請王爺不要去麵聖,給皇上一點時間吧!”

八賢王看著眼前,這個才十四歲的少女,那信任的眼神,堅定的語氣,深深的打動了他。

他抬頭看著那忽明忽暗的火光,心中酸澀。他曾一遍遍的問自己——

當初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對是錯啊!

月兒彎彎。

在開封府後衙的小花園內,看著懸於天上的彎月,包拯無奈的歎了口氣,自言自語道:“以後會怎樣呢......”

忽然一個聲音打斷了包拯的自言自語,“如果大人被免了職,吳桐必會跟隨。”

包拯猛回頭,卻看到吳桐靜靜站在自己身後,看著自己,麵上寫滿擔憂。

包拯淡淡的笑道:“吳桐,你這樣做我會不高興的。而且——”說到這,包拯微微一頓,看著映於水中的月亮,憂心的說道:“我並不是為了自己的事而煩惱,是為了皇上。皇上是個溫柔的人,有時候會感情用事,秦王打算以身自諫,讓皇上了解治國應有的態度,我不能將秦王的心意傳達給皇上,反而惹他大怒......”

“那就由我去見皇上吧!”不等包拯說完,吳桐急忙自薦,希望可以幫包拯解決眼前的困難。

“但,現在的皇上被私情蒙蔽,要體察民情,不容易啊!”包拯眼中是滿滿的無奈與擔憂。

吳桐微微一笑,眼中寫滿了自信,他說道:“要皇上用想的,可能難了一點,但如果是用聽的就簡單多了!”

包拯驚訝的看著吳桐,因為吳桐救駕有功,皇上曾賜下一枚金牌,令吳桐可以持兵器隨時出入皇宮。當然,這其中也有八賢王與秦王不少的‘功勞’。

“沒錯,如果是你,也許能辦到......”

到了皇宮,皇上身邊的首領太監陳琳陳公公無奈的告訴吳桐,皇上不見他,他小聲的對吳桐說道:“陛下現在任何人都想見啊!”

吳桐急道:“為何?我有要事麵見聖上啊!”

“是為了替包拯求情嗎?”不知何時張侍郎已經來到了吳桐身後,吳桐心中一驚:張侍郎!

張侍郎手捋胡須,冷笑看著吳桐,嘲諷的笑道:“原來是包拯的走狗啊!”

此時吳桐已經明白了,張侍郎一直守在這裏就是要阻止有人說服皇上改變心意,今天隻要有他在,要見皇上,恐怕是不可能了。

於是她行了一個禮,笑容燦爛,淡然的說道:“多謝侍郎大人誇獎,就算是包大人的狗,也是忠君愛國的‘忠狗’,可比那些不如‘狗’的人強太多了。”吳桐向陳公公淡施一禮,說道:“多謝公公指點,請代屬下向陛下問好。”

說罷,不等張侍郎發作,吳桐轉身迅速離去。留下張侍郎在那跳腳。

“可惡的吳桐,別以為有八賢王撐腰......你......你要殺了秦王,看那八賢王還如何待你......”

至此吳桐已經明了了整件事情的始末,張侍郎向趙允熙獻妖劍,根本目的就是為了陷害包拯而設計的,手段竟如此卑劣。

看著張侍郎一副小人得誌洋洋得意的樣子,吳桐說不出得厭惡,他緊捏拳頭,恨自己當時為何要將妖劍斬斷,失去了揭發張侍郎謀的證據。

不行......現在一定要快點麵聖才行!

小樣的,跟我玩,我玩不死你......

禦書房中,仁宗正看書,忽然聽到一聲輕微的響動,他驚覺的問道:“是誰?”

抬頭,看到吳桐跪於桌前請罪:“請皇上饒恕吳桐擅闖禦書房之罪!”

仁宗驚道:“吳桐,你從哪裏進來的!!”繼而想到了什麼,釋然地笑道:“不,你是父王都稱讚的高手,這本就是你的拿手絕活。”忽然麵色一斂,賭氣似的偏過頭去,“如果是為了包拯的事的話,朕不想聽!”

卻見吳桐抱拳笑道:“皇上聖裁,吳桐不敢多言。隻是吳桐以為近來皇上多是為不愉快的事煩心,所以吳桐特來讓皇上高興的!”

仁宗撐住著下巴,鬱悶的吐出一口氣,淡淡的說:“朕沒有心情!”吳桐卻不打算放棄,眼中狐狸般算計的光芒一閃而過,湊到仁宗耳邊輕聲說:“比如說,換上百姓的衣服到市集上逛逛如何?”

仁宗眼中立刻放出了興奮的光芒,急道:“可以嗎?”看到仁宗的反應,吳桐急忙把食指放到嘴邊,示意仁宗不要那麼大聲,然後他調皮的一笑:“請交給吳桐,當然,吳桐會隨侍在側的!”

東京汴梁,四河穿城而過,水運暢通,舟船來往,橋梁密布,商賈行旅,絡繹入城,車輪馬蹄,不絕入耳。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盡顯繁華。

第一次遊走於開封街頭,仁宗如同一個孩子般,左瞧瞧,又看看,他開心的感歎道:“這裏就是街上啊,還真是熱鬧,充滿了活力!朕......不,我很少出宮,這麼接近百姓還是第一次,不知百姓生活的疾苦,有怎麼能為百姓謀福祉呢?”

他轉身對緊隨的吳桐笑道:“吳桐,今天我要好好的了解一番!”

看著這個如同孩子般快樂的國君,吳桐也報以一笑:“好!”

在吳桐的陪伴下,仁宗像百姓一樣看雜耍,吃炊餅,逛集市。

逛累了,吳桐將仁宗帶入一家普通的茶寮稍作歇息。坐於茶寮中,仁宗開心的向吳桐道謝:“好久沒有這麼快樂了,真該好好謝謝你!”

話語間,一個莊嚴的鍾聲傳進茶寮,微微一愣,“那是......”

吳桐看向窗外,居然走到景靈東宮附近了,“那是相國寺的鍾聲!”

“相國寺......”仁宗喃喃自語,笑容隨即消失在了臉上,眼神也變得沉重起來,他苦笑道:“以前朕和秦王一起到相國寺參拜,朕曾經問觀音菩薩如何才能造福萬民。那天晚上,朕夢見一個皮膚黝黑,身材高大的人救百姓於水火之中,我叫人畫了畫像,命王丞相去尋找,那個人就是包拯。”

仁宗仿佛陷入了某種回憶當中,對吳桐說起了自己的心事,“包拯比朕想像的還要勤政愛民,朕總是認為他是上天為了朕和百姓派來的人。”說著,不由的有些氣憤,“但是,這次的事件朕才了解,他隻是一個執法無情,不了解人情冷暖的冷血之人。”

聽到這,吳桐難過的打斷了仁宗的話,輕輕說道:“事情不是這樣的!”

仁宗驚訝的抬頭看著吳桐,此時的吳桐眼睛被無奈和痛苦所包圍,隻聽他淡淡地說道:“包大人,他是比任何人更來得情深意重的人。這次的事情他夾在皇上、秦王和受害的百姓中間十分的苦惱呢。的確,對因失去意識而犯下殺人死罪的秦王殿下而言,是十分殘酷的事!他也了解皇上想救秦王的心情。但,秦王此次若被特赦,那百姓會怎麼想,那些無辜被殺的人呢?那些人的親屬又該如何?還有,傷了百姓的秦王的心情呢!包大人就是因為全盤都想過,才會痛苦的作出判決的!”

仁宗不禁為吳桐的話所震動,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吳桐神色悲憫難過,他繼續道:“表麵上是鐵麵無私,其實斬了犯人之後,他的內心也在默默地流淚啊!”

恰此時,身後那桌茶客的議論飄到仁宗的耳朵裏“喂!包大人被罷黜的傳言你們聽說了嗎?”

“聽說了,真可憐啊!”

“聽說包大人不肯聽皇上特赦秦王的命令......真是再也找不到像包大人那麼公正廉明的好官了,唉!”

“包大人被罷黜之後,秦王不就會特赦了嗎!”

不知仁宗就在他們身邊,旁桌的茶客們大聲地議論著他們對此事的看法,而坐於旁邊的仁宗,心情由開始的驚訝變得沉重起來,隻聽茶客們議論道“真是沒有天理啊,被秦王殺了的老張家裏,還有在喝奶的娃兒,他老婆根本沒有辦法謀生啊!”

“小楊更慘,家裏有臥病在床的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聽說兩個老人家根本不想活了呢!”

“本來想說指派包大人做開封府府尹的皇上真是讓人尊敬明君,可是現在......唉,夢想破滅了!”

“別傻了,皇上是何等人物,怎麼會管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死活?”

猶如當頭棒喝,仁宗再也聽不下去了,他捂住自己的嘴,身體忍不住的發抖,對於那些人的話,除了震驚更多的是心痛,喃喃道:“......怎麼會這樣......朕是真心關心這些老百姓的啊......!”

吳桐擔心的看著皇上,低聲輕喚:“皇上......”

仁宗捏緊了拳頭,聲音微顫:“吳桐,這真的是百姓的心聲嗎?他們根本不了解朕的苦心......”

吳桐正色道:“那是因為百姓並不認識皇上,隻能依皇上的施政來判斷呀!”吳桐無奈的苦笑,接著說道:“傷腦筋的是,百姓們對善政通常並不會有太大的聲浪,可對於過失卻相當的敏感。秦王與包大人就是十分清楚這點,所以才會請求皇上準許處刑的!”

仁宗愣愣的看著吳桐,腦中出現了秦王溫和的笑臉,和對他說的話,[你當了皇上就可救百姓於苦難之中,你一定能成為一個好皇帝的]。和包拯請求判處秦王死刑時,凝重沉痛的臉色[請皇上三思這些百姓們的心情,如此就能體會秦王的苦心了]。

原來——是這樣啊......

朕......終於了解了——

淚水從他捂著雙眼的指縫中,滑落。

第二天,仁宗宣見了包拯。

仁宗欠然的說:“包拯,你和秦王要求判處死刑的原因,朕大概明白了——一切都是為了朕和這個國家緣故。如果感情用事赦了秦王,豈不是無視那些被殺的無辜百姓及其遺族的悔恨、憤怒和悲傷嗎?朕差點犯下了對於站在弱勢一方的百姓,卻置之不理的愚昧行為!”

仁宗輕輕一頓,聲音充滿了痛苦:“一國之君,要將百姓的福祉放在第一位。為了保證百姓能安居樂業才會有王法的存在。而朕卻為了私情而枉法,這是對百姓背叛的行為——不得民心是理所應當的!秦王為了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才會要求判處死罪的!因為這對希望朕成為明君而相助左右的秦王來說,那是比自己的死更來得更痛苦事情——秦王是在教朕[舍去私情遵守王法]的治國之道!這一切都是為了國家的安定和朕的治世在著想。”

淚水再也忍不住,溢出了仁宗的眼眶“秦王他......說過一生都會守護著朕,果然沒錯!”

皇上......看著眼前的仁宗,包拯的心中充滿不忍,和欽佩。

輕輕拭去淚水,仁宗看著包拯笑道:“包拯,你洞悉一切內情,冒死上奏,朕感謝你!你果然,是朕的忠臣。”

包拯看著仁宗,眼中除了凝重還有一絲淡淡的釋然,躬身行禮,“微臣愧不敢當!”

此時仁宗的眼睛寫著的是對包拯的完全信任,他說:“包拯,朕要賜你一樣東西。”說著向身後揮手。

包拯側頭,隻見一太監手捧一托盤,盤中放著一柄金色的寶劍。

那劍是由黃金打造,華美非常,明黃劍穗,劍鞘上不止雕有精致的五爪金龍,還裝飾著珍貴的珠寶。

包拯大吃一驚,看著寶劍,心道:這是......皇上的寶劍!

看到包拯驚訝的表情,仁宗滿意的笑了:“若有人不服你的判決,你就把這劍給他看!這劍是朕對你完全信賴的證據!你可是朕與百姓溝通的重要橋梁啊,為讓百姓知道朕的心意,及讓民眾反應現行的政策,朕命你今後繼續留任開封府!”

返回開封府衙,在公堂之上,包拯把仁宗的心意傳達給了秦王。

秦王如釋重負,感激的看向包拯,“包拯,總算讓皇上明白我們的苦心。有你在皇上的身旁,本王也可安心的去了!”

說著,激動的留下了淚水。

包拯看著堂下的秦王,眼中竟使惋惜與不忍。

秦王輕輕閉上眼睛,淚珠慢慢滑落,深深吸口氣,他看著包拯笑道:“今後代本王好好輔佐皇上,讓他成為明君。”

包拯起身對秦王鄭重的行了一個禮,正色道:“臣必當盡心竭力!”

站在龍頭鍘麵前,秦王似乎又想起了什麼,擔憂的輕喚:“吳桐,到現在仍有人想要皇上的命,請你一定要盡力保護皇上。”

吳桐愣了一下,繼而向秦王鄭重的行了一個禮,向秦王保證:“吳桐遵命!”

秦王忽然笑了,那是一個平靜而釋然卻讓人心碎的笑容。

“真是的,還沒看過你穿女裝的樣子......”他輕聲說道,那聲音仿佛蝴蝶扇動翅膀,輕的,連他自己都未聽清。

今次的開封府大堂在威嚴之中透出一股濃濃的化不開的憂傷!

秦王離世後,包拯攜吳桐向仁宗複旨。

聽完包拯的陳述,仁宗許久才輕輕開口:“秦王去的很安心嗎!”

看到皇帝滿臉的哀傷憂戚之色,包拯連忙奏道:“這次皇上的處分,百姓們十分的心悅誠服!而且皇上下令賠贈罪金給被害人的家眷,百姓們十分稱讚呢!”

抬頭看著包拯和吳桐那真誠的笑容,仁宗嘴角微微上翹,手捏成了拳頭,心中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眼光也隨之變得深遠而遼闊,他誠懇對包拯和吳桐說道:“這次你們和秦王舍命助朕,朕終生難忘。今後朕會更加勤政愛民,希望你們兩人能協助朕!”

包拯和吳桐正襟跪下,“臣等遵旨!”

“啊!還有,吳桐。”聽到仁宗叫自己,吳桐詫異的抬頭,卻見仁宗一臉奸笑。

“為了多了解百姓的心情,下次再帶朕微服出巡吧!”

“咦!?”皇帝沒事忽然提起這一茬,吳桐和包拯一時沒反應過來,呆住了!

看到吳桐和包拯的反應,仁宗做出一副無辜相,威脅吳桐道:“如果不從,朕可要告訴大家是吳桐誘拐了朕哦!”

“皇…皇上!?”吳桐哭笑不得。

拜托你,不要說這麼容易引人誤解的話好嗎?

禦書房外,張侍郎滿臉的不甘與憤恨的看著吳桐:可惡的吳桐,差一點就可以把包拯拉下台,他究竟是什麼時候和皇上見的麵,看來要整垮包拯,必須要先鏟除吳桐這小子才行!

“啊——”

子夜時分是最好的練功療氣時候。

吳桐本來是在在房間裏打坐,忽然聽到這麼一聲淒厲的喊叫,立時回轉心神,一個瞬移,來到發出聲音的地點——停屍房!

“死土豆,你大半夜的嚎什麼嚎,不知道大人方睡下嗎?”吳桐憑空出現在土豆麵前,點了其啞穴,低聲訓斥道。

“啊......啊......”土豆同學手舞足蹈的比劃比劃木床板上的屍體,再比劃比劃他自己,然後又抓著吳桐的衣袖賣力的搖晃。

吳桐頭痛的扶額。她是真的拿這個年輕的,她看了眼土豆,好吧,是太年輕的仵作沒辦法了。

眼前這位瘦瘦小小,眼圈通紅,就要哭出來的仵作,是上一位尤姓仵作的徒弟,老仵作月前得了場重病,病好後便直接辭了仵作的職務,回老家頤養天年去了。

可府衙裏又不能沒有仵作,沒辦法,就隻能是暫用這個不算正式‘畢業’的土豆。

這個土豆現在已經是可以和吳桐劃上等號的人,在開封府所有衙役的心目中。倒不是他有多麼多麼的能幹,多麼多麼的博學,而是他一見到屍體,不是哭就是昏倒。

如果屍體多的話,他還會來個一哭、二鬧、三上吊!

看看那應該是新送來的四具屍體,吳桐隻好先安慰他,“好了,你先去睡吧!這些我明天會想辦法的。”

待到土豆走後,吳桐生氣的抱著手臂:這些衙役也真是的,大半夜的還叫人家土豆來驗屍,又不是不知道土豆膽小,看我明天怎麼收拾你們!

想到這,她邪邪的笑了。